前言:想要保障化工企业的正常运行,对于项目的施工档案管理必不可少。档案的存档记录,可以大大改善化工企业的工作效率,完善的资料存档对于化工企业的项目运转过程可以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观察。加强化工企业的资料管理,可以为后期的项目运转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1档案管理在化工企业的现状
1.1档案数量众多,管理人员不重视
重要的化工项目的建设,资金投入都比较多,工程计算量数据比较庞大,从项目的项目建议书的审核批准、审查项目、布局、工程开工、监督工程、到最后验收工程、投入市场的全部过程中会累积非常多的档案,涉及的数目资料非常巨大。相关人员对档案的看重程度不够重视,对于企业的档案管理不存在管理的意识。项目建设部门的经理负责人认为,施工项目的完成是最重要的,至于档案的管理问题,不加以管制是没问题的。普遍不会设置一个专门管理档案的工作部门或者员工,大多数的情况下,会抽调某个工作人员,查找档案之类的,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具体人员的身上,造成管理混乱,工作效果不好。施工单位对具体施工的档案监管工作的监管职责做的不完善,相关的管理认知,存在不足,导致档案管理出现问题。
1.2档案周期长,管理机制不健全
一个项目从立项到最后完成验收的全部过程中,它的跨度时间是非常长的,特别是重要的施工建筑项目。非常多的施工都要几年之后才能完成,而档案的纸质资料是跟随全部施工过程慢慢积累起来的,假设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对整个项目全部参与书写,那么想要把全部的档案资料准备完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有个别重点项目管理施工的单位不存在完善的档案管理部门,没有对应的、完善的管理机制,档案的管控和工程的建设不能统一均衡的发展,各部门的责任划分不清晰。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档案没有尽到质量监管的责任,投不出决定权。负责人只对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展和工程质量比较在意,却对相关档案不够重视,监管人员工作不到位,分工不明确。档案的监管工作缺少相应的管理办法。各个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合作,使档案的文件形成和管理通道不完善,电子化存储不全面,档案的完整性得不到确切的保障,对档案后期的归纳,总结产生较大的影响。档案的管理会出现空档现象,导致档案缺失。各部门不能很好地配合,导致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出现问题。
1.3档案调用频繁,完整率不高
在接到一项工程时往往会伴随着大批量的纸质文件,他们对于工程的规划布局有一个整体的筹划,重要项目的文件材料、工程施工的纸质文件的使用频率很高,如果没有相依靠的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那关于档案的完整度很难保障。一些工作的时间周期比较长,如果没有合理规划介入,等到工厂完成时,可能一些纸质文件会因为保管不当或者时间过长而发生丢失、损害等,这可能会导致后期不必要的纠纷,为整个企业带来利益损失和名利损害。由于档案的管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低下,技术手段不完善,对多种数据资料的采集、编排做的不到位,导致相关信息的收集达不到全方位的完善,制作的数据材料达不到长时间存放的质量管理要求,移交过程中产生失误等,都会使管理的整体水平下降。
2档案在化工企业具体管理策略
2.1改善观念,加强重视
要加强改善很多企业领导者对于档案管理的认识程度,不能让他们一味的认为档案的管理部门是一个不需要被重视的特殊部门,不必为这个部门浪费太多的人力物力,不必太过关注。要让他们认识到这是错误的,树立真正的重视意识。档案的管理涉及整个公司部门的管理问题,采取同一个制度的模式进行全面管理,有利于子公司在各个方面更快的融入到母公司中去[1]。
档案管理的工作会对这个公司的知识进行系统的管理,制定更加符合公司发展规模的项目策略,帮助化工企业在项目中涉及的机密文件、核心项目做重点管理,甚至进行加密,防止信息的泄漏。档案管理需要对资料统一的合理规划,做到分门别类的存档,根据项目的进展,编写不同的编号来方便管理,最后统一装订,从工作开始到结束做到规范化,方便后期查询。还可以建立电子信息档案,把所有收集到的项目数据电子化存放,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建立多种存放渠道,防止数据丢失。高效的方便企业在项目生产上的工作,因此档案管理并不是无用的,它是企业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基石。
2.2建立健全的制度
关于档案资料的管理,不是一项很容易完成的工作,想要正常的运行,就需要一套经过科学规划的管理办法,制定相同的关于化工企业项目数据的采集规范,完善电子化的项目资料,才可以保障项目的数据为企业的创收提供保障。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项目信息的采集和完美整合的前提条件。这还需要大部分部门积极配合和参加,相关管理人员共同监管,才能保证项目信息的采集和整合更加完善。
设立专人专项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的职责,保证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严格把控档案信息从产生、发展、到最后的整理、收纳的每一步,做到确保不遗漏其中的任何一步。从档案管理的一开始就做到责任的交接,确保每时每刻都可以找到相关工作人员,统一管理工作。项目的管理要时刻跟进项目数据,做到一同收集信息,一同归纳总结,一同项目收尾。在项目建设发展过程中,档案的管理、收集要保持同步的频率,必要时,可以增加经济的投入,确保档案资料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为了保证档案从始至终的质量监管,对于项目资料不合格的文书或者材料应当给予拒绝,坚决不接受粗制滥造的文件。
2.3持续跟踪记录,妥善保管
要对项目的档案管理和项目的施工进度同步进行,做到后续的跟踪服务,全部工程都要积极参加。依据相关管理指标和办法,清晰明了的划分档案的归纳范围和每个时期应该整合的资料,分区域有针对性的着重记录。当累积了纸质资料和各种文档时,要时刻关注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要不断的进行核实,防止数据资料出现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内容[2]。要注意关于项目的所有资料都要进行数据采集,比如立项开始阶段的文件、有关项目的大体安排、施工图纸、所需装置等的设计都要进行收集保管。
在项目施工完成后,要全方位的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设计的开展报告书、关于技术的统一设定、各项目的审核书、施工阶段的总结、关于环境的评控风险等的文书报告。在各个阶段的数据收集过程中,要对隐藏的施工项目、重点部位的数据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持续关注监看多种线路的数据,对于超大的机械设施、精细的设施的调整使用,离不开一些核心的技术操作,这个操作中,一定会出现与其相关的特定性、核心的数据结构,要在确保不涉及信息泄露的操作下进行妥善收集和整理。这也许会成为后期工程设计调整的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
结语:综上所述,要做到一个高水平、高质量档案的监督和管理要求,就要从相关领导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入手,做好档案管理,可以为追求化工企业的生存发展做一个整体全面的战略部署,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周芬.当前化工企业项目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化工管理,2017(26):178.
[2]薛伟.浅谈企业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管理现状及对策[J].山东档案,2014(03):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