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角度
邹金龙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邹金龙,. 浅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角度[J]. 地理研究进展,2021.12. DOI:10.12721/ccn.2021.157112.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高中地理学科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高中地理的内容比较复杂,很多地理知识需要学生先进行理解再记忆。为了提高教师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教学反思,发现自己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积累经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对地理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提高教师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现阶段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对学习的地理知识不够理解,对地理规律掌握不够深入,不能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等等,因此,教师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新时代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着力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角度两方面对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角度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角度
DOI:10.12721/ccn.2021.157112
基金资助:

前言:教学反思一词提出比较早,之前的很多教育学家都提到过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在新课改背景下,很多学科的教学目标发生变化,需要教师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反思,现阶段教学反思已经成为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方式,科学有效的教学反思能够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在实际的教学反思中,受多重因素影响,很多教师对高中地理教学反思不够敏感。教师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能够提高教师对教学方式的创新能力,还能够让教师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度。教学反思还能够让教师对学生地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针对性的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还要时刻结合最新的教学理念,让教学反思紧跟时代步伐。

1. 新时代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着力点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教育部门对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进行调整,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以生为本”理念落实到实际的地理教学中,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调整,教师需要不断的进行课堂反思,建立适合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方式。苏格拉底曾说过“未经反思的生活称不上是真正的生活”,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更应该用加倍的激情去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要对自己的身份进行转换,要由课堂的主导者更换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学主体由教师变为学生,积极进行教学探究,不断反思自己的高中地理教学活动,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课堂有效性,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反思时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反思:第一要对教学主体位置进行反思,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在地理教学中的位置,对以往的教学主体进行改变。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观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二,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科学引导学生由之前的被动式学习方法改为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探究,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之后的学习和生活。第三,教师要积极对高中地理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要注意结合遵守“以生为本”“加强师生互动”等原则。让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主动,逐步将传统教学中的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和地位进行互换,建立有效的师生交流渠道。第四,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要注重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建立,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对国家的未来有重要影响。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有目标才有学习动力。第五,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让教师认识教学不足的同时,帮助教师进行专业成长,提高教师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2.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角度

2.1反思角度一-以生为本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占有主要位置,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讲解,学生只能够被动的接受地理知识,学生在地理教学中参与度不高,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在新时代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还要保证教师和学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有效的互动,在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课程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能够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了解,教师可以实时掌握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将具有时代性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地理知识拓展,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地理知识进行构建和完善,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有效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进行《环境与环境问题》这一章节的讲解时,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关注的重视程度,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提前进行对我国的环境资源和环境问题进行查询,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环境问题之我见”活动,让学生就现阶段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教师可以与学生就提出的环境保护建议进行辩论,确保学生提出的建议具有可行性。学生在与教师的辩论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课堂交流,让学生对当前的环境问题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保护环境重要性的认知,加深对地理课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2.2反思角度二-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认知不够,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不知道该从哪方面进行解决,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还会对学生之后的生活和发展产生影响。在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怎样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正确引导是需要多角度考虑的问题。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认知存在偏差,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自学,教师在课堂上仅仅是为了保持课堂纪律;还有部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分组,进行高中地理学习、讨论。这些教学方式都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学生丧失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自主学习是在新课改背景下产生出来的一种学习模式,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自主学习具体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进行探索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自主学习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自主学习需要教师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一旦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出现问题,会导致地理教学课堂出现混乱。一是因为部分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比较低,适应能力差,不能很好对自主学习模式适应;二是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相对较低,不能对课本知识进行理解,需要教师及时指导才能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因此,需要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学生进行观察和研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提出有教学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谈论和分析。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速度。

例如教师在讲解《非洲和埃及》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亮出一张金字塔的图片,利用金字塔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非洲和埃及,提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非洲有很多沙漠,气候很热?学生根据非洲所占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非洲属于热带沙漠、草原、雨林气候,受多种气候影响导致非洲气候炎热。教师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中国有哪些地方和非洲的气候类似吗?例如西双版纳引发学生进行资料查询最终得出结论,西双版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非洲的气候类型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学生进行引导,有利于学生拓展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2.3反思角度三-教学方式创新的必要性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中比较被动,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失去对高中地理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对高中地理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图片、视频等,将抽象化的地理知识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地理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教师在进行《气压带和风带》这一课时的讲解时,很多学生在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和太阳直射点之间的变化规律不够了解,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通过为学生多画几张规律图,让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讲解,很多时候学生还是不能对地理教学内容进行理解掌握,这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动态化的展示出来,让学生重复进行观看,便于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进行深刻理解,提高教师高中地理教学课堂效率。

又如在信息时代下,各类教学平台逐渐显现,例如智慧校园、电子书包、电子白板等等,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地理教学,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同时,还能够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针对性辅导,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讲解《宇宙中的地球》时,很多学生对八大行星的位置和轨迹不够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将提前下载好的八大行星运动视频通过智慧课堂教学平台的客户端进行上传,学生通过学生端进行下载之后就可以进行观看。教师还可以利用智慧课堂教学平台为学生上传每一课时的地理知识讲解视频,让学生可以随时进行重复观看,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智慧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教师还可以利用智慧课堂教学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沟通,将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教师对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便于随时调整高中地理教学进度,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2.4反思角度四-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的必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现在的高中地理教材不断订正,很多的价值观渗透到教材中,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挖教材内容,帮助学生进行“三观”的正确树立,有利于学生之后的学习和生活。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核心素养中包括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具体是指: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要和谐发展,人地和谐发展的前提是人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面对世界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等,人类要对人类活动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以利用高中地理中的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例如在《地球上的水》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问题,现阶段地球上的水资源有多少?淡水资源有多少?相对十年之前水资源减少了多少?参照现阶段的用水数据,地球上的淡水资源还能坚持多少年?让学生通过调查数据和小组讨论进行问题回答,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现阶段的水资源问题和我国为保护水资源进行了哪些措施两个问题对学生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对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缺水的现状,利用图片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对水资源问题持续关注,利用真实事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2.5反思角度五-重视课后反思的必要性

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是十分必要的,课后反思的主体责任人是教师,让教师对自己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好坏,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稳妥等进行反思。教师反思不仅仅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回顾,更是对教师教学课堂中出现问题的一种反思。通过课后反思,能够让教师认识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不但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和改善,提高自身的教学专业水平。教师通过不断的反思,最终形成有自己鲜明特征的教学风格。

具体来讲,在教学完成后,都有很多地方值得教师去反思。课后反思具体来讲:第一点课堂亮点反思,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结束后,可以回想这一节地理课的亮点,可能是一个教学素材运用的特别好,引发学生进行激烈讨论;也可能是一句经典的话,引发产生共鸣;还有可能学生对地理知识讲解的特别好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地理课后进行记录。第二点课堂失误反思,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讲解发生失误后,就要进行课后反思,首先对地理教学设计进行反思,看是否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其次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地理内容理解了吗?教学中的重难点学生进行突破了吗?再其次对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反思教学方式是否与教学内容相对应;最终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反思,学生地理教学课堂积极性不高,是否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有问题等等。

结束语:总之,教学反思能够让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和错误进行科学认知,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有利于教师不断成长。科学有效的教学反思能够让教师不断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教师良好的学习习惯,受用终身。在实际的教学反思过程中,不仅教师在反思,学生也在反思,包括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等等,学生在不断反思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反思过程中,可以从以生为本的重要性、自主学习重要性、地理教学方式创新重要性、培养高中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及课后反思重要性等多个方面对高中地理教学课堂进行反思。教师多角度的对高中地理教学课堂进行反思,及时纠正教学中的问题,有利于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冬冬.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兼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 华夏教师,2018(27):74.

[2]校思泽,景琦,武悦萱,张蓓蓓.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反思[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110-111.

[3]李红玉.问题激发灵动课堂——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应用分析[J].新课程,2020(41):212.

[4]田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名师在线,2020(27):82-83.

[5]李积鑫.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教学为例[J].青海教育,2020(Z3):87.

作者简介:邹金龙(1966-1-)男,汉,江苏省太仓市,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地理教育。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