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几乎都是在土地利用的基础上取得的。土地资源的维系了国民生产生活的基本物资和发展场所,离开土地资源的经济发展是极其脆弱的。因此需要重视土地资源的利用和规划,保持经济的发展的可持续性,加大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提升利用效率,切不可出现浪费或者不合理利用的情况,这样在我国经济能得到持续发展之时,人类才可以更好的生存。但从我国当前的土地情况来看,虽然国土面积非常的大,但是人口也非常的多,每个人所占有的土地面积是少之又少,这便凸显出一个严重的问题,即人地矛盾。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之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果不能合理的解决,则会影响我国经济、文化、资源等的可持续发展。
1.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分析
1.1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可以从两方面来描述:其一,现代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人类各方面得到满足与发展;其二,不能对人类后代造成任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困扰。这样的利用方式才可以称之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具体的内容主要是指四个方面:
土地生产方面。其一,随着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国家要对土地现有的利用水平进行有效的保持;其二,循循渐进的加大对土地资源这一层面相应物质的投入量。简言之,就是不仅要对土地利用质量做到保证,还要尽最大努力让土地资源单位面积物质数量的产量不断提高。
经济效益方面。主要是土地利用者想尽一切方式来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得到经济效益,有效地将土地的资源价值转变为经济性的价值。
生态环境方面。指国家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不可以将破坏生态环境为开发土地资源的代价,也不可以出现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的任何潜在因素,要保证生态环境与土地资源的开发两个活动处于“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状态。
1.2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
有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根基,如果可持续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就会导致社会生活、工作的圈子不断缩小,从而影响到经济、文化、交通等各方面,这对于国家的可持续而言是非常不利的,会严重局限,甚至阻碍国家的迅速发展,会让我国很难立足于国际之中。鉴于此,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
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每个国家都是由一个个独特的个体组成的,人类的吃、喝、活动都离不开土地资源,如果土地资源出现任何的问题,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广大群众,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鉴于此,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群众来说更为重要。
2我国土地资源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土地资源保护措施不到位,流于形式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为各行各业技术升级奠定基础,在土地资源保护领域涌现了诸多保护措施和工艺,但是管理部门受制于自身经验、理念、能力及资金等要素,在土地资源保护工作中仍然沿用传统保护措施,例如在对部分水土流失区域进行治理时仅仅采用植物治理和工程治理,并不关注治理效果,导致保护工作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当前土地资源保护工作依然保持在破坏、后保护和治理的路径,实际上对于土地资源问题,良好的防范保护才是重点。
2.2土地生产能力大幅度下降
从我国的发展来看,较长一段时间对土地资源的开发都是采取的“掠夺性”的手段,导致我国土地生产的质量及生态都受到了破坏,其中土壤中较多的有机元素也大量的流失,这都凸显出我国政府并未重视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出现了严重的土地撂荒、沙化、退化等严重的问题,耕地的数量及质量都在大幅度下降,会导致水土流失及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的情况。加之有些城市污染较为严重,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得到解决,那么很难保持国家的有效发展。
2.3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的浪费
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一系列工作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尤其是在城镇化建设方面,由于国家对土地资源利用没有进行长远性的规划,导致土地开发利用方面并没有完善的法律及保护措施,导致城市中的“造城运动”越来越频繁,较多耕地土地资源被无情的吞噬,较多盲目开始的项目出现了土地资源闲置的情况。上述一系列行为,都导致了我国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
2.4土地资源保护工作随意性大
幅员辽阔是我国的最大特点,这不仅导致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分布不平衡,还使得各个区域的土地资源保护工作在工作规范、保护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现有的土地资源保护工作中,随意性、缺乏规划是影响保护效果的重要原因。在开展任何一项工作时,都需要借助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才能够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引,也能减少后续工作出现问题,土地资源保护又是一项极其重要的项目,管理人员事先缺乏合理规划,就会导致土地资源问题出现的可能性不断增加。
3实现土地资源保护的策略
3.1强化对建设用地的控制
首先,政府作为国家职能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对土地资源进行保护,要制定完善的管理与保护制度,要真正的对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进行全面的保护与守护,对于耕地要进行立法保护,要进一步对“土地利用规范制度”进行完善编制,要根据实际的耕地情况、质量及类型等,将“耕地保护区”划分出来。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必须做好社会建设这方面的控制工作,对乱用耕地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批评,并从法律角度来惩罚。最后,政府要加大力度对全民宣传耕地保护,让全民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这样才能将被动式的法律管理转变为“保护耕地”这一层面的自觉活动。
3.2重视土壤肥力的提升
自古以来,我国都以农业大国著称,耕地面积占我国总面积的比例较大。为了合理的利用及保护土地资源,需要重视对我国中低农田的改造,旨在提高土地的承载力。上文也有提到,我国较多土地资源的土壤肥力遭到了破坏,必须及时解决此问题,才能还给人类一个美好的明天。对此,在实际的土塘肥力提升的过程中,需要与各地的农业相结合起来,要尽最大努力修建调水灌溉工程,以此来发展节水灌溉的技术。其发展目标是为了提高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将我国耕地中的中低产田进行改良,用先进的现代农业管理技术来有效提升土壤的肥力。
4.结语
我国虽然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都取得巨大的建设成果,但是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不合理规划都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政府部门要可持续的进行土地资源的利用,加大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力度,从中找出阻碍土地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从强化对建设用地的控制,重视土壤肥力的提升,完善土地资源的利用结构,加强土地整治的力度等方面着手,促进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蕊.浅谈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