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实施可以使学生对三观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习对学生的生活非常重要。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在许多方面都在更新和变化,作为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关注热点社会政治因素,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初中德育法治教学效果,特别是在新学科背景下,教师还应该在不断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办学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教学,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1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初中的学生思维很活跃,因为他们年轻,辨别力不强,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建立起来。如果是坏的观念的话,这往往是一种道德败坏的心态,缺乏法治的影响,社会上发生了许多学校欺凌的案件,厕所里的一名学生被打得焦头烂额,在网络上发布过程视频后,疯狂蔓延,导致不良后果;2016年12月29日,法律网报道称,初中二年级女生遭到集体殴打,目睹学校发生惨烈暴力行为。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校园暴力案件,这不仅表明学生的法治观念薄弱,而且还表明道德观念尚未形成,初中德育教育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学生座谈会上明确指出,青年人应遵守道德规范,把加强道德作为必修课。只有通过不同的方式,学生才能通过德法教育法律培训,让学生继承中国最好的传统和风尚,理解感恩,学会谦虚。
2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策略
2.1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重要的发展途径是实践教育。因此,在初中的道德及宪制地位下,老师必须小心创造教学环境,生动展示课程内容,鼓励学生更积极的实践。例如,通过专题讨论会,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展示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并在生活中有效运用,形成独立的判断和正确的价值观。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可以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于初中学生,老师不应采用批评的方法,亦应与学生平等的沟通,以达致有效的思想渗透。如果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和关怀,就应该有一定的学习精神。
2.2在"连环提问"教学方法中引入创新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老师的重点往往不是消除谬误,而是灌溉性教学。因此,老师可以利用"连环式提问"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精细的设计,以达到教育目的,唤起学生的智慧,培养他们的思维,创新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例如,如果学习了"感受法律的尊严"这一节,老师可以使用问而不是说,让学生有机会思考以下问题: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法律,世界会是什么样的?法律是什么意思?我们怎样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有什么意义?通过这些问题,老师逐渐引导学生了解知识的脉搏和本质。"系列问题"为老师提供了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智慧、让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并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创新教学方法。
2.3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为了吸引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注意,这一问题通常以文本或视频的形式出现,比教师直接口头陈述有感染力得多。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多媒体和其他信息技术,教师也越来越多地改变传统的"言行"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展示语音、视频等充满兴趣和灵活性的具体例子,刺激学生的学习,让他们积极参与政治事务的分析。例如,在教授"遵守规则"这节课程时,媒体转载了红绿灯处发生交通事故的视频。这些教学策略不但能有效地集初中生的注意力,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因材施教,创新教学方法
在具体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能力、多方面的学习愿望,在实施多样化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之前,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时,应进一步发展道德法治的方向,例如,在学习和探索"法不可违"的知识时,教师在掌握了学生的道德和法律技能后,首先"掌握基本权利,培养法律意识",其次是"科学和生活中哪些权利不可侵犯",根据学习道德与法治的不同过程,设计不同教学重点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理解本课程内容后,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和发现道德和法治知识的同时,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感。
2.5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在对初中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他们的技能,一方面,教师要深入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明确课程内容,规范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例如,在学习"生命可以永恒吗"的内容时,教师们可以用多媒体和视频来展示《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经"的场景并提出相关问题,如,唐僧的肉能永生吗?这是科学的现实吗?生命真的能永生吗?运用多媒体视频,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并指导其思考。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有效发展,要求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他们充当了学生的一面镜子,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学生,感染了他们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严格言行一致,这样就可以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赢得学生的信任。例如,当教师教授"可耻的行为"时,他们让学生控制教师的行为,这些行为可以根据教学实例证明,初中生通过学习和模仿,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
2.6实施教学方法多样化
初中德育立法的核心是生活方式,即教师可以通过运用问题教学方法,逐步提升初中伦理法律框架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果,运用角色扮演、有趣的历史教学、生活条件研究、主题教学等教学方法。有趣的教学方法使教师能够专注于教学内容,及早找出合适的个案,并透过讲述,为教学作出贡献,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参与程度。角色扮演方法的运用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科书中所包含的信息,在教师预先设计的角色扮演游戏中,从而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的道德与法治。例如,在"尊重他人"教育中,教师可以用角色扮演来引导学生学习。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学生扮演互相尊重的角色。他们都感到很高兴。然后教师命令另一组学生做相反的事情。两个学生互相说了坏话,面红耳赤。通过这个角色扮演,学生们很容易在人与人之间找到尊重的意义,理解尊重他人的含义,并从教师那里获得良好的效果。
3结语
总而言之,有效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建设是教师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教师要不断地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专心听讲,在教学中,既要理解内涵,又要适当整合情感教育,要鼓励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道德品质,通过道德与法治模式改革,充分发挥德法教育的功能。在适当时候,教师还要分析研究现代教学方法,不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使之成为科学,提高其效益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白立太.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1):145-146.
[2]徐红炜.创新模式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浅析[J].科幻画报,2021(09):223-224.
[3]黄秋京.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1(38):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