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产品销售及水产养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邵世庚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邵世庚,. 浅析农产品销售及水产养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J]. 城镇建设与科学,2023.12. DOI:10.12721/ccn.2023.157790.
摘要: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农村地区积极开辟新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很多农村地区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水产养殖道路。在符合水产养殖条件的农村中,水产养殖行业实现了当地产业融合发展目标,帮助农村构建全新经济发展模式,有效开发和利用农村资源。本文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出发,思考农产品销售和水产养殖的作用。
关键词: 农产品销售;水产养殖;乡村振兴
DOI:10.12721/ccn.2023.157790
基金资助:

“三农”举措和乡村振兴战略等国家政策相继出台,为拉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等工作方面指明了方向。其中农产品销售和水产养殖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加快建设成熟的乡村农业产业链条,完善水产养殖和经销流程,可显著实现农村产业互补性发展,改善乡村环境,有助于构建和谐、良好的乡村。不断探索农产品销售和水产养殖的科学模式,既可以增强农村地区的经济效益,又可以是实现当地渔业产业健康良性运转[1]

一、农产品销售和水产养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一)促进乡村产业互补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是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农产品销售和水产养殖可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建设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我国南方地区以及北方沿河地区,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农村可探索水产养殖业,有效结合种植业、畜牧业和工业,达到乡村各产业互补发展的目标,也可很好地实现产业综合发展的效益。农村地区不同产业互补发展,可有效利用农村地区的优质资源,例如在水产养殖中,可以将动物的粪便作为饲料,搭建良性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实现农村地区产业整体性发展。再者,在水产养殖期间,要及时将池塘底部位置的淤泥进行清理,当作种植业的肥料,确保池塘始终干净[2]。在水产养殖期间,要避免渗漏污染地下水现象,强化水产养殖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水产养殖人员在养殖过程中,需要主动采取措施降低有害气体的产生,在农产品销售环节,也要保证产品的健康,避免对周围环境和消费者产生不良影响。

(二)改善农村地区环境

乡村生态文明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治理和改善乡村环境是至关重要的项目和研究课题。农产品销售和水产养殖,表现出绿色、健康发展态势,在生产环境,可以循环利用废弃物料,实现生态循环体系建设。农产品加工获得的麸糠可用作家畜养殖的饲料,家畜养殖的粪便可作为水产养殖的饲料,池塘淤泥和用作农产品生产的肥料,通过构建农业生产废弃物循环系统,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降低成本支出,实现农村地区环境发展的目标。农产品销售和水产养殖,可加快推动水产养殖、种植业、畜牧业三个产业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原来乡村产业发展的瓶颈打破,保证当地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改善[3]

(三)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定出台,主要目的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品质。相比较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经销模式,农产品销售和水产养殖将新经销策略和养殖技术应用其中,保证在产品在市场中可以取得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践行提供有效支持,并有效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和水产养殖业发展[4]。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农产品销售和水产养殖环节中加入互联网技术,创新利用和开发了新型养殖技术,更进一步地实现经济效益提升,打造出适合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创新的新营销模式和发展模式,显著增加养殖户经济收入,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二、我国农村地区水产养殖发展现状

(一)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

我国水系遍布,水资源相对丰富,水产养殖拥有厚重的历史,在养殖技术的支持下,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并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相关资料结果显示,我国水产品养殖产量连续十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为全球贡献了70%的水产品,我国城乡居民1/3的优质动物蛋白是我国水产品提供的。我国在鼓励水产养殖方面,制定出台多种优质方案,为水产养殖提供大量的种苗,发挥出国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重大作用,水产养殖取得重大成就。水产养殖产业已经助推我国渔业稳定发展的中坚力量[5]

(二)传统养殖约束性

农村地区的水产养殖户缺少养殖知识,在养殖期间,仍旧以人力资源和养殖经验作为主要支撑力量,比如在测量控制水质的时候,以个人的主观判断作为依据,不能获得准确的结果,由于缺少科学依据,造成水质测量结果出现偏差,没有及时、快速地获得氨氮、溶解氧等理化指标,造成水产出现病害或者浮头现象,对水产品的成长和健康等有所不利。再者,传统的养殖业在发展的环节中,想要取得理想的经济收入,一方面要有足够的经验和充足的人力资源投入,另一方面还必须要依靠外界力量的支持,例如天气因素,由于天气具有无常性和不确定性,导致水产养殖的产量也存在不稳定性[6]。水质条件、水域空间等都会对传统水产养殖形成制约,且水产病害和用药较多,不符合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更是降低水产品的品质,大幅度地削减了水产品养殖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制约经济效益提高。

(三)水体风险性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提高的双重推动下,农村地区的水产养殖呈现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的特点也日渐明显。水产养殖户为保证水产品产量,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养殖的期间大量投放有机物,造成饲料严重浪费,残留的饵料与水产品排泄物长期共存,加上水产品养殖户在水产养殖期间大量的使用杀虫剂和消毒剂,水体自我修复功能下降,导致水体调节能力和自净能力受到影响,硫化物、亚硝酸盐、硝酸盐、生物耗氧量和需氧量超标,对周围的水体质量产生严重污染,造成养殖的水产品出现病害,诱发水产品安全问题[7]

三、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水产养殖措施

(一)发展绿色生态养殖

我国水产品养殖工作已经迈入新时代,在生态文明理念的作用下,绿色、高效的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日渐显著,成为推动水产养殖和农产品销售效益提高的重要举措。我国各地区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够建设了个性化水产品养殖和销售模式,大宗淡水鱼养殖新模式已经全面开启。比如,在回型池内“种青养鱼”、生物浮床水质净化技术养殖水产、鱼-藕互惠种植饲养复合系统、鱼-稻复合生态健康养殖系统等等。在养殖水产的过程中,水产养殖户需主动学习新型养殖技术,根据养殖需求选用合适的养殖手段,综合优质饲料、良性工艺、优良品种、高效设备,提高养殖能力,并快速融合各类技术模式,构建高效、绿色的水产品养殖管理与质量控制体系[8]

绿色农业产业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建设中,已经成为重中之重,为保证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农产品销售额度,就要不断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不滥用鱼药,提高各类检测技术的灵活应用能力,将农村地区的水产养殖特色充分地发挥出来,明确水产养殖产业的定位,凭借当地的水资源环境,整合生态农业,实现产业互补,缓解农业生产压力,提高产品安全效益。水产品养殖环节中,尽可能的是少使用或者不实用药物,保护水环境的同时,保护水产品安全,与当地水稻、藕等种植资源相结合,发展绿色生态养殖,助力乡村振兴[9]

(二)建立系统化资源养护服务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促进水产养殖户经济效益提高,在规划水产养殖业的时候要从整体经济发展角度出发。总包方与设计、建造、设备厂家等单位多次开会讨论网箱细节使用情况,包括网衣挂网模式、投喂系统、阀门遥控系统等,已完成主体结构的生产设计,并与下游厂家签订合同,钢板与设备陆续到货中,下游厂家积极配合会全力以赴抢出工程进度。进口鱼卵,为海上2023年养殖提供苗种贮备苗。公司有专业的养殖技术人员不定期进行巡查,以便及时掌握各个养殖基地的进展实况。在山西等冷水山区进行120万粒进口三倍体硬头鳟发眼卵的孵化和养成,技术人员负责管理,现因网箱建造延期,与中渔协商变更鱼苗采购协议,计划2023年11月份回收1kg/尾、55万尾鱼苗,目前生长正常。在重庆养殖场的6.5万尾鱼苗,在湖北利川养殖场的3.5万尾鱼苗,现因网箱建造延期,与两公司协商变更鱼苗采购协议,计划2023年11月份回收2kg/尾、5万尾鱼苗。关注委托养殖的鱼苗生长情况,及时做好鱼苗养殖的各项检查工作,包括鱼苗养殖场所条件、委托养殖工作、待交付鱼苗质量等履行情况进行抽检;并寻找合适的养殖场,储备必要的鱼苗,为2023年网箱鱼苗投放做好充分准备。

(三)建设良好的渔业文化

在水产养殖的环节中,既要注重水产品养殖质量,又要提升和发展渔业文化,良好的渔业文化可提高农村文化,实现乡村振兴质量提高。首先,要对传统的水产文化传统展开深度挖掘,并且要对优质的文化进行大力弘扬,建立最美渔村,并根据渔村的传统文化展开民俗活动,弘扬关于渔业的相关活动,比如渔业摄影比赛、钓鱼竞赛等等。通过组织开展各种类型渔业文化活动,可实现文化的良好传播,有利于地方的餐饮、度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第二,注重提高水产养殖户的文化素养和科学技术应用能力,保证在乡村振兴视角下,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整体文化水平[10]。首先,要将大量的专业技巧和专业知识传授给渔民,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其次,将水产养殖户的传统思想做出改变,将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出来,从本质上将渔民的生产思想做出改变。

(四)水产养殖下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投入资金主要用于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苗种、饲料、渔药等,以土地租金、苗种、饲料等占比较大,这三个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充分评估自己的实力,不能把生产过程想象得一帆风顺,要预留一部分风险流动资金用于应急,有了后续备用资金,才能应对自如地处理风险事宜,恢复再生产和应对下一个生产周期,补救和挽回风险损失。在对水产养殖投入资金之前,要主动向周围的渔农和水产管理部门了解情况,得到水产管理部门的帮助。保证选择在水系良好的位置进行养殖,确保投资拥有良好的效益。

结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推动下,农产品销售和水产养殖是最为有效的措施,为实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强化水产养殖效益的同时,注重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提高水产养殖水平。积极构建完成系统性的水产养殖模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实现水产养殖模式更迭,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渔业资源,增加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探索水产养殖发展新模式,增强水产养殖发展模式的系统性与多样性,积极推广现代养殖技术,促进养殖产业的绿色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赵海华. 广东省肇庆市D区S镇推动乡村水产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2.

[2]孙滢,李绍凡,秦蕊蕊,原雨田,王涛. 水产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以大连海洋大学观赏鱼庭院养殖示范项目为例[J]. 智慧农业导刊,2022,2(19):98-100.

[3]熊兰湘,许婉玲,岳坤,蔡秋栋,林炜铭,万世明. 基于水产养殖现状的智能化研究及推广——以广东省茂名市官桥镇为例[J]. 南方农机,2022,53(18):45-48+57.

[4]成琳. 科技兴农带动水产养殖迈向新台阶——武汉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助力乡村振兴[J]. 税收征纳,2022,(06):55-56.

[5]万玛什杰. 新兴媒体在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22.

[6]徐兴利,黄家伟. 助力乡村振兴  保障食物供给  维护生态环境——“不简单”的水产养殖[J]. 食品界,2021,(10):8-15.

[7]张公柱. 湖北省阳新县农业科技特派员指导科学防治鱼病  助力乡村振兴[J]. 渔业致富指南,2021,(18):9-10.

[8]陈洪清. 乡村振兴背景下福建闽东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与对策研究[J]. 河北渔业,2020,(04):53-57.

[9]韩超. 激发体系活力  助力乡村振兴——访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崔利锋[J]. 中国水产,2019,(03):16-18.

[10]臧国莲,安丽莉. 高唐县盛和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荣膺“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示范站”称号[J]. 渔业致富指南,2018,(23):1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