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行业的发展进步以及宠物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当中,使得动物医学行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目前,有很多院校都会设置动物医学专业,招聘对该行业感兴趣、有天赋的学生,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基于动物医学行业的特殊性,实际教学时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应当及时设置实践课程,侧重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1.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融合在一起
1.1教学内容优化
加强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增加综合性、探索性的实验项目,对学生着力开展创新能力、动态思维能力培养,是院校的主要工作目标。探索性实验要求事先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案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实验目标设计实验技术路线、实验方法与步骤,明确实验注意事项。在实际设置实践课程时,教师要先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设置问题情境。同时,教师应全程参与实践操作环节当中,为学生提供指导。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参与血液抽检、显微镜观察等活动,让学生真实的接触各种动物常见病症的菌群,了解菌群的特点。并尝试进行菌群培养工作,找到菌群的适宜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和营养等方面,从而找出诊疗各类疾病的有效方法。动手实践是巩固所学知识必经的一个过程,而新时期的人才培养阶段,还要着重考虑如何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
1.2建设专用实验室
建议构建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和公共基础教学实验平台,面向全校相关专业开设实验,实现校内教学资源充分共享,促进实践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如中药专业、生物专业、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可共用动物生物机能系统实验室,显微切片制作及观察室等。以综合性实验为主,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应及时投入资金,更新实验教材,以适应新实验和新技术的要求。对于高精密仪器要专人操作管理和维护,设立一定的维护经费和试剂采购经费。
1.3考核制度改革
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提升学生参与实践课程的热情,让他们能自觉端正学习态度。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兴趣以及考核模式。比如,院校以闭卷考试的方式给学生评分,要求学生考试及格才能顺利毕业。因此,学生会更重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基于新时期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应重点考虑优化考核模式的方法,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分值比重,并设计合理的考核方式。现阶段比较有效的考核方法是:以学生参与课堂实验的表现为基础,并在考试中给出实验题目,观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再综合理论课程的考核结果,帮助学生找出自身在动物医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及不足,找到个人的发展方向。
2.组织创办具有趣味性的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关键在于让学生不断进行实践锻炼,可以组织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习能力。
2.1参观学习
积极践行开门办学的方针,与宠物医院建立广泛深入的合作。让学生参观动物医院的诊疗过程,感受工作氛围。或者可以建立学校、企业联合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生就业意向,重点加强单一畜种的疾病防控技术训练。支持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成立动物疾病防治协会,聘请专业教师为指导教师。
2.2比赛活动
定期举办兽医技能竞赛,如“家禽解剖大赛”。为活动设置奖励,并给学生提供平等参与活动的机会。教师也要与学生沟通,给学生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让学生能够踊跃报名参与比赛。在比赛环节中掌握理论知识的操作技巧,逐步培养出一批实用型人才。另外,应开设动物医学进展课程,就动物医学发展动态进行师生交流,让学生对本学科的前沿发展有所了解。
3.其他有助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案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整个教学环节中难度最大的一项任务,在教学管理阶段,不仅要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还要注重提升教师团队的实践课程教学水平。
3.1师资力量
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直接决定学生专业能力水平,双能型教师的培养,是动物医学专业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条件。但很多教师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中,都没有时间提升个人教学水平,这是院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同时,应当聘请医院的专家来为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指导,并给教师团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注意提升教师的教学素质,让教师发挥带头作用,引领学生正确看待本职专业特点,合理拟定个人学习计划,解决人才培养难题。
3.2兴趣培养
做好新生的入学思想教育工作,这是稳定学生心态,让其专心学习的基础。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案,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及技术方法。比如,融入信息技术,将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拍摄下来,并剪辑成微视频,让学生在课后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来进行自我反思。同时,在课堂上融入多媒体教学设备,让抽象的知识更加生动,方便学生理解。另外,应从创新创业教育的角度出发,介绍行业发展前景,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实际教学工作应注意遵循适应性原则,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差异,优化教学模式。要在课堂上以启发式教育为主,给学生留出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时间,真正完成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培养工作。
结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并引导他们找到学习的目标、方向。这需要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在和个性化优势,积极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提高其学习动物医学课程的自信心。可以考虑融入现代化教学理念、技术及设备,降低教学难度。同时,应在实践环节中为学生提供全程的指导,让学生能真正具备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晓平,钟志军,石锦江,等.动物医学专业应用型特色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19):2.
[2]王冠清,马海城.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浅析[J].湖北畜牧兽医,2021,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