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解决林业的病虫害问题,在提升环境保护效果及社会经济发展效益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关部门应该重视林业管理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全面分析导致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因素,并对症下药,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以此免森林发生退化,确保森林资源的丰富性,让林业得以可持续健康发展。
1林业管理中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1.1没有做好林业病虫害的提前预防工作
如果有关部门在植树造林的时候,没有经过全局考虑,很可能会只引入单一树种。这样的造林方式会导致该林区生物种类较少,生态环境比较简单。如此,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防病必然处于较弱的水平,使其发生病虫害的风险大大提高。
1.2树种引入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和考量
一些林业单位可能会因为树种引入制度和流程不够完善,在树种引入前没有做好当地的水土质量勘察工作,且缺少科学分析当地环境和气候等因素的环节,最后引入了不适宜当地栽种的树种。这样一来,引入树种造的森林自然很容易发生病虫害。
1.3自然林管理工作存在误区
在实际的工作中林业管理部门往往会出现护林技术使用不当的工作失误。比如,当自然森林出现较大面积的病虫灾害时,有些林业管理部门只是使用简单的农药剿灭法来抑制虫害,然而这一举措往往会让病虫的抗药性逐渐增强,最后林业病害反而更加严重。因此,林业管理人员应该使用合理的方式做好自然林防护工作,从而避免林业病虫害反复发生。
1.4野生动物保护政策加大了森林防护的难度
我国对珍稀动物的保护政策能够有效减少相关物种的猎杀,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然而这一政策在实际执行的时候,却有可能危害到林业的发展和地域的生态平衡。比如,近年来,由于政策的保护,一些地区的袋鼠和野兔过度繁殖,严重影响了森林树木的正常成长。这正表明了森林的保护与一些政策存在着很大的矛盾。
1.5检疫水平较低且对林业的检疫不够重视
目前相关部门在林业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致使林业的检疫工作做不到位。归其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检疫人员缺乏专业性。这主要体现在很多检疫人员不能熟练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检疫的流程和操作不够规范。第二,管理部门对检疫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有时某些部门可能出于金钱方面考虑,存在侥幸心理,为了省钱不进行林业检疫。第三,林业检疫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目前为止,我国的林业检疫站数量远远低于林业的实际需要。
2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实践和探索
2.1改变树种的单一引入思维,引进混交林
林业部门应该改变单一树种引入的造林思维,引进混合林,提升森林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考虑到树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其栽种后的抗病虫害能力,在造林的时候还应优先选择本土树种。引入混合树种造林的时候,应该结合各树种的特点,合理进行搭配组合,使森林更美观且抗病虫害能力强。此外,针对退耕还林的造林计划,应该选用高抗逆性的经济树种进行培育和栽种。还应注意与草木、灌丛及经济农作物的混合搭配和开发,打造丰富立体的生态环境,提高所造之林的稳定性,使其拥有更强的病虫害防治能力。
2.2积极引进新的管理模式和专业的技术设备
有关部门需要重视森林培育前中后期的各项管理工作,引进专业的技术设备改进病虫害防护工作的各项流程,从而达到更好的林业病虫害防护效果。引进新管理模式之时,先要转变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和思路,从而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使新的管理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该当地的林业发展情况。在具体实施病虫害的防具操作时,引进3wf-3s喷雾喷粉机之类的高新技术专业设备,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3做好检疫及病虫害疫情处理工作
林业检疫是林业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做好检疫工作,就很难及时发现森林的潜在病害并及时处理,进而导致森林病虫害现象不断恶化,使病虫害疫情发展更不可控。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国外病虫害类型通过不同的途径传进了中国。这导致我国的植物生长更易于受到病虫害的攻击,从而出现疫情。此时,疫情的处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林区出现疫情时,工作人员必须立马建立隔离带,防治疫情向周边蔓延。在病虫害预防方面,则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保证检疫工作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定执行,及时找出潜在的病虫害威胁,防止其继续恶化[1]。
2.4优先选择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保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友好相处是发展林业的重要理念。因此,在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者,应该充分考虑环保的问题,优先选择更加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无公害的防治技术主要可以分为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这两个类别。物理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害虫的生理特点,根据它们的趋向性选择对应的诱惑物或者使用诱虫器,将害虫吸引到一处进行灭杀。生物防治技术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开展工作:⑴微生物防治技术。使用一些细菌、病毒、抗生菌等微生物,防治害虫。⑵引入天敌防治技术。将虫害的天敌种群通过移植等方式引进到发生虫害的林区,并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环境来抑制害虫的增长,使林业生态系统达到健康的生态水平[2]。
2.5多渠道筹集资金并投入到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
要做好林业病虫害的防护工作,引进高新技术和专业的精密仪器是必不可少的手段。相关部门除了要加大林业管理部门的财政投入,还应该鼓励地方发展多种渠道募集林业病虫害防治所需要的资金。当地的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地方特色,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落实承包责任,让相关单位实现自给,然后国家再给予扶持。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不断引进最新的技术,保障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力度和效果。
3结语
本文全面分析了林业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基于现实情况提出了行而有效的措施,以此为从业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谢沛峰. 谈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J]. 科学技术创新, 2015(24):270.
[2]张辉. 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J]. 现代园艺, 20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