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是指坚持“利他”原则,接受专业培训的社会工作者遵循“助人自助”的宗旨和专业伦理守则,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助人方法,对社会弱势群体包括个人、家庭、社区或组织进行困难救助、矛盾调解、心理辅导等服务,并进行政策倡导以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提升社会福利水平的职业活动。其目的在于减少人类个体与社会整体的失衡,促进二者协调稳定发展,使社会有序运行。
小组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指在小组工作者带领下,小组成员间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充分互动,彼此间建立关系,以促进组员的问题解决、能力发展,最后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目标。
表达性艺术治疗,是以各种艺术形式,包括绘画、舞蹈、游戏、音乐、戏剧等具有较突出表现形式的活动,表达自身潜意识中或者深层次的情感、经历或想法,在工作者的支持下,以非纯口语的沟通方式介入,处理案主情绪上的压力。白血病儿童在住院治疗期间,承受着病痛带来的生理痛苦以及与父母分离、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等心理压力,再加上儿童心智发育不成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因此非常适用表达性艺术治疗。
二、服务对象
依据最新中国红十字基金发布的研究报告,全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4万人左右,其中一半是儿童,我们选取长春市儿童医院的白血病儿童患者作为本次活动的服务对象进行本次小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之中通过画画描绘内心的梦想,探寻他们的内心世界。
三、表达性艺术治疗下的小组活动
由于表达性艺术疗法不会给体验者带来压力,对体验者的认知、年龄、语言、艺术能力皆无限制,可以采取舞蹈、音乐、绘画、沙盘游戏、即兴创作等来进行自我创作表达,对于不善于言谈的人群或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的儿童有独特优势,故我们团队决定从表达性艺术治疗入手,采用绘画的方式,为白血病患儿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小组活动。
活动的第二节主要从“画出我心”入手,可以将白血病儿童内在的意念情绪关联于不同时间、地点的不同事件,甚至将相互矛盾的情感呈现。
每一节活动计划(活动时间45分钟)
目的:工作人员展开自我介绍,并了解认识参与活动中的白血病儿童,在小组活动进入第二节之前打好感情基础,深化组员与儿童对彼此的认识,并初步形成良好的活动氛围。
内容:
1)工作人员向儿童们进行自我介绍,并同时解释接下来小组的进程规划与目标,与儿童们尽量达成良好的协议与规范。
2)游戏:击花鼓
工作者背对儿童们通过拍打能发出声响的道具(矿泉水瓶击打墙壁),并随机喊停,另一个道具(空水瓶或软布偶都可以)在儿童手中按序传递,喊停时落在谁手里就先来做自我介绍(我是谁、我几岁、我喜欢什么)。
3)制定小组规范,工作者总结。
第二节活动计划(活动时间65分钟)
目的:组织儿童进行绘画创作,促进患儿“增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自身价值定位,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增强责任心和自豪感。通过对话了解孩子画画的内容以及背后的意义,询问孩子内心感受,交流沟通给予患病儿童精神支持。
内容:
1)“画出我心”
玩法:工作员向儿童阐述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及意义,邀请孩子自行进行绘画创作。(注:若儿童没有思路,工作员可适当进行鼓励、支持和引导。)让每个孩子介绍一下自己所画的内容谈一谈自己喜欢哪个小朋友的作品,小朋友们互相交流。
2)询问患病儿童一些问题,进行适当的采访,了解孩子们内心的想法
3)小结:工作员总结本节活动的内容;对组员活动进行评价(以鼓励为主)
第三节活动计划(活动时间43分钟)
目的:展示小组活动的成果,提高白血病儿童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感。
内容:
1)由工作者引导带领儿童回顾小组三次活动全部内容,并展示活动中的绘画成果,然后邀请儿童分享小组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2)播放事先准备的“祝福”视频,增强白血病儿童信心。
3)由工作者对小组活动进行总结,作为小组结束的标志。
四、总结与反思
本次对长春市儿童医院的白血病儿童进行的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是在表达性艺术治疗下指导并开展的,我们在小组活动中设置了让白血病儿童以绘画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用这样的途径了解白血病儿童的心理活动,帮助白血病儿童在医院进行心理治疗时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更好的接受医院的医务治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本次小组工作采用表达性艺术治疗可以被其他小组工作借鉴,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同时在呼吁大众关怀白血病儿童上也有一定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在小组工作中的方法运用,表达性艺术治疗的运用对社会工作者也提出了较高的理论基础和实务技能的要求。我们也要注意在表达性艺术治疗小组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注意上下活动的连接性,同时密切关注小组成员在小组的参与度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徐依.艺术治疗在白血病儿童中的应用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20.
[2]王婕.白血病儿童心理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实践[D].中南民族大学,2019.
[3]库少雄,林欢欢.白血病儿童社会工作介入策略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02):33-37+91.
[4]戴香智,侯国凤.小组工作发展的文化优势与挑战[J].中国社会导刊,2007(14):61-63.
[5]高竹君.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白血病儿童家庭的困境分析[D].兰州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