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必须加强对农田的管理,改善它们的环境质量,增强它们的生产力,促进它们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把维护农田的生态平衡、确保粮食的安全放到首位,并且努力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使得我们的乡村得到持续的发展。
一、土地综合整治在乡村振兴战略重要的重要意义
(一)是建设文明乡村的基础
土地在农村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有序使用和充分开发,不仅可以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还能够有助于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然而,由于缺少有效的统筹规划和建设,许多农村的社会结构混杂,使得当地的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进而影响了当地的环境卫生,也使得当地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和收集变得困难。随着乡村振兴的推动,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已经从单一的耕种、耕地恢复、农业灌溉等方面扩展到了覆盖全域,从空间、功能、资源的配置到空气质量的改善,从空间、功能、资源的配置到空气质量的改善,从而使得土地的使用得到了充分的考虑,从而达到了恢复受损的生态环境,并且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自然环境,从而为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和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1]。
(二)是振兴乡村的重要平台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五大目标”的农村复兴的宗旨是推动农村的现代化、产业化和集约化。因此,土地综合整治的开展,不仅是为了优化国家的空间结构,更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和保障农村的经济发展,它不仅可以提升村民的收入,还可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强大的支持。随着农村复兴的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的重任变得越来越重大,它既需要改变传统的耕种模式,又需要有效的管理和开放,以及科学的规划,以期达到最佳的生产力和产业结构,从而推动农村的永续发展[2]。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科学的技术支持,以期达到最佳的结果,达到农村的可持续繁荣。
(三)引领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产业支撑和土地资源管理。农民对土地资源的粗放式管理导致农业产业发展滞后,传统种植业和农业缺乏先进设备和技术,难以适应消费升级,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完善的产业链支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可以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扩大发展空间、推动产业转型、解决基础设施缺乏、耕地细碎和产业用地分散等问题,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引领农村产业升级。
二、传统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村民的支持和参与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农民群众已经成为了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为改善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然而,由于缺乏充分的社会保障和资金投入,他们的参与水平仍然较低,而且相关的基础设施也未能满足他们的期望。在农村地区,“老龄化”的问题非常突出,许多留守的村民的文化素养不高,他们没有足够的理解力去解决如何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保护他们的权益,他们只是盲目遵从政府的法律法规,而且还会遭遇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这使得他们在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方面的积极性不高。
(二)资金筹集难度较大
为了确保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投入充足的资金,并且确保其合理使用。然而,在农村地区,资金短缺仍然是制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农村地区,筹集资金的途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提供的专项资金,用于土地整治;二是村集体的资金,通过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销量来提高村集体的收入;三是农民自己的筹款。然而,由于村集体的发展模式尚未完善,这些资金的投入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大多数留守农村的居民面临着经济困难和身心衰退的双重压力,他们无法承担土地开发和整理的费用。此外,上级政府的财政投入也相对有限,缺乏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渠道,这些因素都阻碍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有效实施[3]。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一)创新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机制
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为了实现有效的农村土地整治,我们需要摒弃以往的思维定势,摒弃当前的简单化开发方法,并且加强和完善有关的管控机制,以保证农村土地整治的顺利实施。为了更好的推动土地综合整治,我们应该把它纳入绩效评估和职务提升的范畴,让基层政府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认真制定和执行有效的措施,及时发现和改善问题,保证其有序推进。此外,还要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对整个项目实施监督和评估。
(二)拓宽资金融合的渠道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资金投入的充足是至关重要的,但仅仅依靠资金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多方面考虑,为了更有效地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需要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可以向国家申请专项资金并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途径扩大资金投入和融合渠道。此外,加大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政策支持和公共财政经费投入也是必要的措施,为这一工作提供更好的经济支持。
(三)强化农民群众主体意识
“三农”的《土地综合整治》旨在推动乡村振兴,因而,各级政府需要按照“三农”的规定,结合本地的特点,科学规划,全力推动土地综合整治,以期达成减少城市与农村的不平等,消除社会不公平的目的。因此,要更有效地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基层政府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指导,并逐步实现多元共治[4]。
(四)实现多元共治
在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需要倡导多元共治的理念,强化各方合作。要加强与农民群众的沟通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参与到整个过程中。同时,也要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五)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技术创新是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要鼓励土地综合整治单位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提升整治效率和质量。此外,也要注重人才培养,通过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提升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5]。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渴望拥有更加优质的生活,因此,政府应该把改善居住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居民素质等目标纳入乡村振兴的总体规划,以满足全体居民的需求。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状况落后、城乡发展缺乏协调,使得这些改善措施无法得以落实,因此,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如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以期望达成更加完善的社会环境,让居民享受更加优质的生活。通过改善农民的生活,来增加他们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孙晓红.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改进措施[J].农家参谋,2022(22):82-84.
[2]陈宾. 乡村振兴背景下南京市土地综合整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9.DOI:10.27244/d.cnki.gnjnu.2019.001989.
[3]宁凡涛.基于乡村振兴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策略探析[J].农业工程技术,2022,42(24):84-85.DOI:10.16815/j.cnki.11-5436/s.2022.24.034.
[4]毛靖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22(07):66-71.DOI:10.19374/j.cnki.14-1145/f.2022.07.009.
[5]康庄.以土地综合整治助推全面乡村振兴的重庆探索[J].新西部,2022(Z1):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