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电力系统的电网调度工作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有效应用,极大程度上缓解了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业压力,不仅能够借助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对电气控制设备进行优化,同时还能做好对其运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充分降低总体工作数量和难度,为工作人员提供更高便捷性,促进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要表现方式
(一)对变电装置实现集中控制
通常来讲,对于变电站而言,做好变电装置的管理是最基本的任务要求,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一般都是将变电设备的输送电压统一交由变电站来进行管控。在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引进变电站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对变电站内部所有变电装置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集中掌控,不仅能够充分减少相关工作人员的实际任务量,还可以将不同种类的变电站设备按照特殊且相对应的方式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有效提高变电站内部装置之间的整体协调性。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之后,通过对变电装置实现集中控制,一方面可以为变电站的内部工作人员减少调控变电装置的总体工作难度,另一方面则是能够发挥出规避或减少因相关工作者对电气设备管理不当而产生意外设备故障的作用和效果,帮助变电站在运行期间,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确保电力供应始终保持安全稳定运行。
(二)对变电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现阶段,在变电站内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对其内部变电设备实现远程控制,虽然更多是依靠对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有机结合的合理化应用,但做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可以高效提升变电设备管理工作者的总体工作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减铺设相关设备应用材料产生的实际消耗。通过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引进变电站内,不仅可以优化设备运行过程中参数变动的调节方式,不需要依靠管理变电设备的相关工作人员以传统手动的方式对其进行人工调节,而是用自动化的方式,通过远程控制来调整变电设备的相关运行参数。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影响和作用下,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参数调整过程中的精准度和及时效应,另一方面还能有效节省相对应的人力资源,从根源上降低调整变电设备参数的总体难度,全面促进变电站工作效率的高效提升。
(三)对变电设备展开线路管控
在变电站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还主要体现在对整体变电设备线路的管理和控制上。本质上来讲,变电装置的线路作为整个变电站内部的基础环节,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本身考虑到线路的应用区域较为广泛,且其产生问题和故障并不容易被发现,因此时常会产生因为线路问题而对总体电路流程产生影响的情况发生。而在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之后,可以及时对变电设备的线路运行参数和性能展开全面的监控和管理,在其产生异常情况的状态中能够及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预警和提示,及时对安全隐患做好全面排除。与此同时,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后,对变电设备线路施工技术人员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必须结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规划设计来对线路进行连接处理,给变电站内部设备的线路安全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1]。
(四)对变电站的现场工作情况进行控制
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时,其可以对变电站的现场情况展开全面的控制,能够对生成过程的数据信息进行全面记录和监控,并通过提示和预警等方式,引导工作人员借助现场监控来及时觉察变电站现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以防范于未然的工作理念,在充足的时间范围内,对其进行优化处理,从而确保变电站的现场流程能够在可靠和稳定的监控下,实现高度连贯性的有序运行,同时也为变电站相关设备的安全应用创造坚实的基础保障。
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变电站中的实际应用
(一)电气管理
通常来讲,在变电站内部的电气管理中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编程调控的方式,对变电站各个变电设备和仪器线路的多项数据做好收集和整合,之后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计算机和大数据等相关方式,对各项设备的数据信息展开全面化分析,和研究,并将其最终处理过的数据结果以互联网的方式传输到远程的电脑显示屏幕中,为更多从事电气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在变电站的电气管理中,可以对其稳定性产生高效的作用和效果,带动相关电气管理技术的革新和优化,尽可能降低在传统的人工操作模式下产生的意外情况,为变电站电气管理工作的高效发展创造更加优渥的条件基础[2]。
(二)电网调度
通过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在变电站的电网调度工作中,可以将每个工作环节之间的功能和个性进行无缝衔接,使用自动化控制的方式,确保电网调度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够保持在紧密相连的状态中。在电网调度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一方面能够对电气系统的运转情况展开动态化监控,另一方面则是可以对其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分析,确保变电站内部的电力调度始终保持稳定性和安全性。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影响和作用下,不仅可以实现对变电装置、设备以及变电站的总体系统展开全面的高效监控之外,还能够借助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对其异常的参数情况进行模拟和预测,从而极大程度上为变电站的有序运行提供可靠的系统保障。
(三)自身性能分析
在变电站内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不仅能够对其内部的变电设备、工作仪器以及变电站整体的性能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有效强化其本身监控的区域和范围,在对变电设备运行参数的管控和安全等各个方面中,发挥出高效且关键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明显减少变电站内相关设备运行中出现故障问题的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其规避了因为设备问题和流程变动而产生的经济损失,促进变电站经济效益的稳定提升。另外,在对自身性能展开分析和应用的过程中,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再保障控制技术手段的前提下,实现整体微机化战略目标的全面达成[3]。
三、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
结合当前变电站内部应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现状和实际情况来看,在对其进行未来规划的过程中,要尽量向设备监控、数据整合以及线路保护等方向的有机融合上靠拢,从而达成一体化的战略目标,从根源上缓解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相关装置的复杂程度,同时也为其后续的维护维修提供一定的便捷性和有效性。在引导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走向一体化操作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信息传递时的精准度不会因为传输对象的增加而产生异常,同时还能够根据现实指令的下发,对相关变电设备实现精准化的智能控制,从而有效推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化升级和改进,为后续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可靠基础。
结论:综上所述,在变电站中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对变电装置和设备分别进行集中与远程控制,加上做好线路管控和现场的优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电力调度的总体工作效率。通过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于电气管理、电网调度以及自身性能分析等方面,从电力系统方面,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赵博涛.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分析及其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2(22):112-114.
[2]崔彪.基于智能技术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16):119-120.
[3]刘俊辰.电气工程和电气自动化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分析和研究[J].科技风,2021(23):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