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能动力工程在火电厂中的应用意义
(1)提高火电厂的电能产量和效率。热能动力工程技术可以帮助火电厂提高锅炉、汽轮机等设备的热效率和机械效率,从而提高电能产量和效率,降低燃料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2)保证火电厂的安全运行。热能动力工程技术可以帮助火电厂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的故障和隐患,保证火电厂的安全运行和生产稳定。(3)降低火电厂的运营成本。热能动力工程技术可以帮助火电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效率,减少人工和能源的消耗,降低维护和管理成本。
2火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现状
2.1湿汽损失问题
湿汽损失问题是火电厂中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之一。蒸汽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产生大量的热蒸汽,而热蒸汽会和空气发生反应。当热蒸汽和冷空气进行了接触,就会发生冷凝现象,从而产生水滴。这个水滴会使得蒸汽能量降低,而火电厂是通过热能进行发电的。因此,这一过程大大降低了内部的蒸汽质量,从而降低了能量的效益,这就是湿汽损失现象。此外,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水滴也会给蒸汽增加负担,具体体现在,档口的蒸汽会根据能量的输送进行相对的运动,一旦水滴移动的速度小于蒸汽移动的速度,蒸汽和水滴就会产生联系,附着在蒸汽上的水滴就会对蒸汽中携带的部分能量进行吞噬,从而造成湿汽损失。
2.2重热现象
重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1)由于火电厂对自身电力的利用效率不高;(2)火力发电是通过燃料的燃烧,然后通过一系列转化,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但是在燃烧的过程中,一些燃料没有实现充分的燃烧,从而导致重热现象的增加;(3)一些外部因素也会导致内部企业不稳定,从而影响发电的环节。
2.3节流调节问题
节流调节问题是火电厂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当设备出现异常转变的时候,常常随着能量的损耗。节流调节可以对机械运行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但是也有其局限所在。节流调节往往只能够应用在小容量的设备之中,才可以对机械的运行进行维持。一旦机器的负荷超过了规定的最大限度的时候,机械的运行速度就会减缓,从而降低整个机组的工作质量。也就是说,节流调节的主要作用是当机组保持在规定的标准进行保障。一旦超负荷,节流调节难以发挥其作用。
3火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改进措施
3.1科学运用重热现象
在低碳环保的背景下,要促进火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对待重热现象,应当从以下几点出发。(1)要树立科学管理意识,实现对重热现象的科学运用。重热现象是普遍存在于动力机之中的,因此,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来弥补其不足之处。通过科学运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2)通过对机组中的各个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疏导来降低重热现象的危害。重热系数表示的是各级机组在运行中所表示的相应的标准焓降值与其相同值间的比值。因此,重热现象会对机组产生负面影响。而为了降低负面影响的作用,可以通过疏导的方式,准确把握误差选值的动向,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重热现象对机械造成的误差就行纠正,从而加大对资源的利用率。通过这种方式准可以确的把握存在的故障以及误差的动向,这种方式可以降低重热现象的发生,从而保火电厂其他活动的顺利开展。(3)引导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合理的操作也可以改善目前的重热问题,主要在于操作人员要在重热系统中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控制,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类,通过控制可以降低重热现象的发生,从而改变重热对于机械设备产生的不利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能量损耗是一种自然的规律,只能尽量减少,这种现象是不能杜绝。
3.2减少湿汽的损失
降低湿汽对能量的损耗可以保证火电厂有效的发挥水平,可以通过改善和调节每个设备环节的管理来实现这一问题的解决。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勘测设备数据的方式,实现对机械内部的调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及时排出对能量产生损耗的水滴,进而降低了能量的损耗,实现了对资源的控制。同时,湿汽还会对机械产生侵蚀作用,为了防止这一现象发生,可以把防腐蚀能力强的装置安装在机内部,从而减少侵蚀带来的机械装置损耗。另外,应用中间热循环的装置以及采用吸水缝的喷灌方式都可以降低湿汽带来的能量损耗。总之,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才可以减小火电厂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不必要的损耗,进而促进火电厂的可持续发展
3.3提升节流调节的可能性
当节流调节作用在发生变化的设备的时候,其所在的机组会根据机组内温度的变化而发生不同的变化,从而导致能量运输产生损失。因此,对于节流调节产生的能量损失问题,可以通过调整机组,使其在压差和流量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进行解决。
3.4对二次风量和燃尽风量进行优化
空气的供给和锅炉燃烧的效率息息相关,所以,可以提高燃料在空气供给下的燃烧率来减少能量的损耗。例如,可以通过分层隔开燃料来保证煤炭燃料可以实现充分的燃烧。此外,还需要保证每一层的二次风箱具有最优化的风量比例,最优比例的确定可以通过科学的测量来实现。由于锅炉中内部结构的多样化,也会给风量的测量带来各种阻碍。因此,在制定的过程中要对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量。
3.5通过引进新技术来体改汽轮机的工作效率
汽轮机是我国火力发电厂常见的发电方式,但是在实现电能转化的过程中,常常伴有各种问题,例如汽轮机内部零件的相互摩擦等问题,这种问题不仅会导致零件损坏,同时也会导致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从而造成能量的损耗。而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新技术的引进来解决,新技术主要通过提高气流速度的方式来减少损耗。同时,也可以利用新技术对零件进行改造,从而减少由于零件形状而产生的摩擦问题。此外,虽然新技术的引进十分有效,但是相关人员也要注重零件和日常设备的维护,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3.6控制送风量
应当根据燃料的变化来对送风量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此来保证燃料的经济性。从送风的主要任务来看,保证锅炉燃烧效率达到最高水平是其主要任务,因此,就需要对送风量和燃料量进行及时的调整。但是问题在于,进风流量控制也需要炉膛压力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中,这就需要保持进风和送风的平衡。锅炉燃烧的安全性和炉膛压力高低息息相关,如果压力喷射过大,可能会发生爆炸现象;如果压力比较小的冷空气进入,也会影响燃烧的效率。
4结语
火电厂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为了逐步推进热能与动力工程改进工作的有序展开,应对重热进行科学的运用,也要调节设备以此来减少湿气损失,调节机组提高综合保障和支持能力。
参考文献
[1]温忠鑫.热能与动力工程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J].节能与环保,2022,(04):39-40.
[2]徐怀德,袁荟岭,李芸,张科礼,周成.发电厂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探讨[J].大众标准化,2021,(18):232-234.
[3]王鑫华.火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改进方向[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15):129-131.
[4]满莉莎.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当代化工研究,2021,(01):107-108.
[5]张霄.热能与动力工程之节能技术方法分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0,1(23):84-87.
[6]何兴富.发电厂热能动力系统优化与节能改造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2):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