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中,围绕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和胜任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的能力,地理教师必须把地理教学与核心素养高度融合,创设趣味情境,构建核心导图,设计专题探究,开展有效课堂教学,大力提升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地理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通过充分参与户外考察、观察和测量、社会调研、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形成的行动能力和优秀品质。重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实践性地理教学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价值,是贯彻落实地理学科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即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以及生存活动中通过学习、实践所应具备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理素养,包括多样化且在各领域有广泛应用的地理知识、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可以说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地理素养,对教师的教学模式有较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从地理教学思维、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学模式以及地理教学的培养方向等进行不断优化。所以,在实践地理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目标、有针对性、有步骤地落实到地理课堂教学各环节中,使学生具备地理学科核心及必备的能力与品质。
二、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逻辑思维方法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多种类型。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时,教师必须以多种方式分析和指导学生的思维,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全面的综合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其中之一。分析是指将一个客观对象作为一个整体,然后发现整体中存在的逻辑关系对其进行分解的方法。使得学生可以探索一些已经分解的问题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方法主要要求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有机结合目标对象的各个部分,从而统一对客观客体的理解。地理学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特征,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运动演化过程构成了地理知识体系。在每个地理知识之间,不仅存在相互独立性,而且存在一定的交集。学生很容易将这些知识作为独立知识来学习,忽略了其中存在的内部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并在对象内部逻辑结构上进行不同知识的整合与分析,让学生掌握这种分析事物的方法,并促进他们全面掌握地理知识的理论体系。
(二)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是研究能力的一部分。所谓的研究能力要求学生通过书籍、社交生活和其他方面发现实际存在的各种问题。研究能力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条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每堂课结束后设置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研究主题,以便学生可以结合研究主题,根据现实生活,探索区域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短缺问题、不合理的产业布局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面临的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城市规划问题、交通布局问题等。上述问题与现实生活有关,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可以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是学生研究能力教育的基础,教师需要集中精力通过地理教学来训练学生的观察技能。观察能力的培养不能局限于教室,还可以扩展到教室外。高中地理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在使用图表和地图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观察技巧。在阅读图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理解图片中包含的含义,并从中提取感知材料。学生观察的过程是从语言到思想、从外观到内部、从形式到内容以及从局部到整体的转变过程。作为学习地理的最直观的工具,图表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讨论和分析,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三)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综合实践能力也是科研能力不可或缺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地理实践教学活动。地理实践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地理操作技能,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近自然,在观察自然现象和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综合实践能力的学生可以提高研究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高中地理课教授“生物与土壤”一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与自然亲近,让学生观察自然土壤剖面,然后保存不同土壤水平的样本并将其带回实验室。要求学生筛选土壤粒径并进行土壤化学实验,以分析氮,磷和钾等元素,以了解土壤肥力。在此期间,对实验数据进行详细记录、汇总,分析数据结果,将该实验整理成实验报告。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的水污染情况,在调查过程中进一步阐明水污染的原因,结合具体原因制定解决水污染的有效措施并设计解决方案。这种地理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对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培养严格的科学思维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地理核心素养充分展现了学生的良好行动能力和优秀学习品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学习活动,鼓励他们融入社会、走进自然,深度体验地理学习和实践的乐趣,积极面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环境和发展问题,树立环保观念和科学意识,不断增强应对现实问题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萨出荣贵.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实践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38).
[2]叶丽丽,沈斌.区域认知素养的解读与培育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9).
[3]范光清,王春梅,王颖,等.初中阶段地理核心素养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17).
[4]陈诗吉,姚培泰,李志刚.学科素养视域下地理学术情境试题的命制转向[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