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几点思考
赵建斌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赵建斌,.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几点思考[J]. 林业研究,2022.10. DOI:10.12721/ccn.2022.157207.
摘要:
林业不仅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同时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资源。然而病虫害却对林业工程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危害,对我国林业后续发展而言极为不利。基于此,文章围绕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进行探讨。首先指出林业工作开展过程中针对病虫害采取的防治技术,之后分析适用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希望下述论述能够起到借鉴作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帮助,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防治方法
DOI:10.12721/ccn.2022.157207
基金资助:

林业关乎社会稳定及国家经济发展,但林木在生长阶段很容易受到病虫害威胁,导致树木难以正常生长,甚至出现林木大量死亡的情况,不仅减少了林木资源储备也破坏了生态环境。除此之外,林木种类单一是造成经常发生病虫害重要原因,若不及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引入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无疑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正因如此,针对林业病虫害落实防治技术和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

1.1生物防治技术

病虫害会干扰林木生长状态造成大量损失,正因如此工作人员需要引入适当技术加以防治,尽量减少因病虫害产生的损失。生物防治是林业工作开展过程中常用技术,简单来说即是通过生物方式为林木提供强有力的保护,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实施生物防治技术不仅可以实现预防病虫害的目的,同时还可减少病虫害防治阶段投入的成本。昆虫防治、微生物防治等均是当下常用生物防治技术。昆虫防治是引入病虫害的天敌,为天敌提供适当的保护并加强控制力度,通过这种方式消除林木生长范围内出现的害虫;微生物防治是指通过不同类型的菌种进行防治。

1.2化学防治技术

和生物防治技术相比,化学防治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在源头入手消除病虫,减少虫害对林木造成的破坏。常见方法是向林木喷洒农药,如此能够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常用杀菌剂根据功能不同可细分为三种,包括铲除、保护及内吸,工作人员要基于林木状态使用合适的杀菌剂。产出类药剂可以直接清除林木中的病原体,保护药剂可以修复被病虫害破坏的组织,增强林木自我保护能力。和前两者不同,内吸药剂会渗入林木内部,从源头入手提升林木免疫能力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另外,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不仅可运用农药喷洒方式,还可通过土壤消毒、树木消毒等方式为林木提供保护。技术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的是所用药剂含有大量化学成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甚至成为引起病虫害的主要原因,故而利用该技术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时,要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技术造成的影响。

1.3物理防治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机械方式清除林木中存在的病虫害,包括诱捕、诱杀等。物理防治同样是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经常运用的技术,而涂白、阻隔等应用最为频繁。阻隔技术即是在树木外侧捆绑对害虫而言具有毒性的绳子,或者铺设适当的塑料薄膜,这样做能够实现隔离病虫害的目的;涂白技术则是根据需求混合石灰粉和水,将调配好的溶液均匀涂抹在林木枝干表面,技术实施之后可以剔除附着在树干表面的虫卵,如此同样能够实现病虫害防治目的。

2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

2.1创建完整的生物防治体系

如果想保证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质量,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防治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要合理应用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技术,同时还可通过人工方式销毁已经出现病虫害迹象的林木,借此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对林木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病虫害种类,以此为参考采取针对性手段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例如,若病虫害对树木造成的危害并不严重,工作人员可使用生物剂进行防治工作。为减少因病虫害产生的资源损失,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病虫害的危害,基于实践经验进行综合分析,掌握不同病虫害特征、习性、传播规律及天敌等,结合林木生长环境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展防治工作。另外伴随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工作人员不能一直秉持传统观念进行防治工作,要引入现代化防治方法,譬如遗传生物工程,观察应用效果发现该方法可以提高防治水平。除此之外,有关部门需立足实际针对林木创建完整的病虫害防治体系,要求所有参与防治的工作人员明确自身职责,努力提高个人职业素养以及工作能力。为激发防治人员工作热情,有关部门需落实奖惩机制,将防治表现与薪资奖励相结合,对表现优异者给予适当奖励,对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防治人员给予适当惩处。为加强对林木资源的保护,林业部门可定期邀请专家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开展专项讲座活动,教授防治工作者更为先进的方法和理念,以便林木病虫害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进而取得理想效果,为我国林业后续发展提供助力。

2.2营林防治法

简单来说即是在正式播种之前对树种进行处理,消除树种中可能存在的病虫害,从源头入手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工作人员要结合环境实际情况合理应用圃地轮作防治,控制病虫害传播范围,或者采取人工方式向耕地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另外,针对苗圃开展卫生清洁工作,为树种打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清除其中存在的病原体。在苗圃附近放置具有吸引力的食物,当害虫大规模聚集在食物附近之后,工作人员可喷洒农药将其杀除。

2.3造林防治法

造林防治法顾名思义就是在造林之前,选择一些抗病虫能力较强的树种,并在生长过程中采用抚育管理的方法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在造林防治方法的开展过程中,要想有效的控制病虫害来源,相关人员还需要注意做好土壤的施肥工作,增强树木的健康发育,以此增强抵抗力,减少遭到病虫害的几率。一旦林木生长过程中出现病虫害迹象,工作人员要及时清理,之后采取统一方式将其销毁,从源头入手杜绝病虫害,以免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

3结语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对林业工程发展而言,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保护林木不受病虫害侵袭,减少因病虫害产生的损失,使林木正常生长,从而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正因如此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针对病虫害防治技术及方法进行优化改进,努力提高技术方法应用水平,综合分析确定导致病虫害出现的原因,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加快我国林业工程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柏江虎.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分析[J].花卉,2021,000(012):259-260.

[2]张鹏.现代林业病虫害防治新技术与方法推广[J].种子科技,2021,39(5):2.

[3]宁银鑫,徐生丽.关于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技术与方法探究[J].种子科技,2021,39(19):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