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木容器育苗技术应用现状
我国用容器育苗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容器育苗的关键技术是育苗容器的选择和育苗基质的配比。国内在育苗容器的选择上开展了多方面研究,目前常用的容器种类有:穴盘、纸质容器、薄膜容器、塑料袋,硬塑杯等。由于机械化、自动化及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塑料薄膜容器。这种容器的最大优点就是成本低,适用于百日苗。但是遇到培育时间较长,木质化程度高的苗木容易产生窝根,且容器极易破碎,不利于机械化作业。纸杯容器由于折叠后便于贮运,可带筒定植,无需去杯或划袋,也使顶芽、针叶少受损伤,且蜂窝纸筒无间隙,装土工效高,省地又减少水肥淋失,具有广阔前景。不同形状的容器所育苗木的根系发育有明显差异。研究表明,选用塑料薄膜容器、方块泡沫容器、冲塑硬杯容器进行松树育苗试验,效果差异显著。塑料薄膜容器育苗不仅显示出良好的生长势态,而且长势均匀,生长迅速。不同形状容器育苗的研究结果表明:水滴容器所育苗木侧根最多,底部边缘设排水孔的容器苗比底部中心设孔的容器苗根系质量好。这可能因为底部中心设孔的苗木侧根沿杯壁向下伸长时,遇底受阴而盘曲;而底部边缘设孔的容器苗,根系下伸伸出杯底孔外,遇空气干枯而造成自然剪根,促使容器内的新根增长,无盘曲与折返现象。
2 容器育苗技术应用到林业生产中的优势
2.1 节约成本
使用容器进行育苗,在每个容器当中,所培养的种子数量大多为1~2颗,这样的方法就使得种子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而且更加有利于后期的种植,提高种植速度,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育苗工作效率。
2.2 采取营养土种植
容器育苗技术主要是通过培养基进行种植的,培养基中具有一定的养分,具有充足的水分,这样就能很大程度上满足育苗过程中苗木对于养分的需求,能让苗木在充足营养的环境下进行生长。
2.3 摆脱环境的影响
容器育苗技术是在特定的温室或者是大棚中进行种植的,这相对比与露天育苗要更加具有优势,无论周围环境如何,气温如何变化,都不会对苗木造成影响,这样的方法也能够进一步增加苗木的存活率。
2.4 根部保护提高成活率
育苗工作中,苗木的根部是非常重要的,在容器中生长的苗木因为根部与外界相隔绝,所以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这就大大提升了苗木的存活率,还能够避免苗木在栽植过程中的缓苗期。
3 容器育苗技术的培育方式
3.1 无纺布容器育苗
无纺布袋作为容器材料的一种,具有通气性强、控根效果较好等特点,易于移栽,大大降低了育苗成本,但在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要精细化管理。无纺布容器育苗能使根系自由伸展,它的核心技术,就是空气修根,能极大地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具有运输方便、减少环境污染、造林效率高的优点。
3.2 控根容器育苗
控根容器育苗是在特定条件下,用装有基质的控根容器来栽植苗木的一种快速育苗技术。该技术具有育苗周期短、苗木生根量大、移栽成活率高、苗木移栽方便等优势,现广泛应用于大规格苗木培育与移栽。
3.3 穴盘育苗
穴盘育苗与传统的育苗方式相比能够有效的节约占地面积,缩短育苗实践,提高林苗的抗病虫害能力,降低林苗繁育成本,同时,有利于林业种苗的新技术推广及应用,可以不受季节限制,连续生产,可以广泛开展集约化生产,提高林农经济效益。
4 促进林业容器育苗技术应用的对策
4.1 培育技术人员
引导各地从事容器育苗工作人员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针对性地安排“现代化苗圃营建与创新、容器苗设施化栽培”等培训内容上,现场考察与专题讲座互动,组织参观开化林场苗圃,各地可以充分交流讨论育繁推一体化种苗基地创建等方面的经验,就容器苗培育技术进行典型推介,鼓励各地区广泛推广容器育苗技术。
4.2 加大资金支持
容器育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各地区财政部门应开辟专项的林业科技资金,着重加大对容器育苗示范基地的考察与推广,引进国内外容器育苗技术的前沿人才,吸引有实力的苗木生产企业与科学研究院来合作创办容器育苗技术推广基地,帮助更多的林场掌握这项技术,推进容器育苗的机械化生产进程,进一步提高容器育苗苗木在造林中的市场占有率。
4.3 建设育苗基地
容器育苗基地应秉承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种植、专业化管理的宗旨,重点推广适宜国内规模种植的林木优良品种,从良种繁育、品种配置、树形管理、肥水控制等方面开展林木容器育苗技术产业化开发示范,首先要解决运用的容器类型和培养基质,进过多次的技术试验,掌握技术规律获得一定经验之后才能批量进行容器育苗技术实施。为广大容器育苗技术推广者提供咨询、现场指导及售后跟踪等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帮助更多的林农走向科技育苗的道路。
4.4 合理配制基质
容器育苗基质是培育良种苗木的基础,由于容器育苗生长环境与传统育苗有显著差别,因此,基质的配制至关重要,决定着林苗的后期生长发育。育苗基质选择应满足质地疏松、保肥保水力强、微酸或中性等要求,从而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当前多数容器育苗基质的主要原料是草炭、蛭石,可以直接购买使用,方便、省时省力,量大时也可自己配制。也可根据当地现状就地取材,稻壳、菇渣、椰糠、堆肥、腐叶土均可用于基质的配置,同时也可适当添加化肥,以保证营养均衡,配制时应将各材料搅拌均匀,充分腐熟后方可使用。
4.5 加强养护管理
容器育苗的后期管理非常重要,主要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温度。苗期温室内需保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易造成秧苗徒长,温度过低影响种苗生长速度。应根据不同林苗种类、不同季节来进行温度调控、满足林苗对温度的要求。夏秋育苗去掉大棚围裙膜,保留棚顶膜,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3点,棚顶盖遮阳网降温。第二,光照。尽可能增加光照强度和光照时数,夏秋育苗,出苗前棚膜上覆盖遮阳网以降温、遮阳,出苗后晴天每天下午3点后和阴雨天要揭去遮阳网。冬春育苗,大棚上的草帘要早揭晚盖,在阴雨天也应揭开,增加棚内光照。也可配以农用荧光灯、生物效应灯、弧光灯等补充光照。第三,炼苗。容器苗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空间的限制,容易导致幼苗生长形态徒长细弱,如何生产矮壮的林苗是容器育苗技术关键,出室前5-7天要降温、通风、减少肥水供应次数进行炼苗。第四,水分。林苗生长期,应始终保持基质湿润,不需控水。喷水量和喷水次数视育苗季节和林苗大小而定,原则上掌握在穴面基质未发白时即应补充水分,不可等到穴面基质干枯结痂再浇水,每次要喷匀喷透。但注意湿度不可过大,以免发生林苗病害。
结语
容器育苗在提高种子发芽率、提升育苗质量方面体现出极大的技术优势。同时,该项技术的普及应用使林业育苗更加科学化,更有利于提升营林水平。因此,科研推广人员务必要不断创新技术,体现更广阔的技术优势,以推进林业育苗技术的进步发展,激发林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华.关于林业种苗容器育苗技术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9(11).
[2]艾尼·托乎提.试论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与发展[J].新农业,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