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探析
黄德健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黄德健,. 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探析[J]. 林业研究,2022.10. DOI:10.12721/ccn.2022.157211.
摘要:
林业工程建设在生态环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发挥林区树木的生态价值,构建完善的林区生态系统。在林区树木养护管理过程中,需要构建完善合理的养护管理机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为林区树木健康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并运用现代化先进技术和方法提高养护管理水平,确保林业工程整体建设质量良好,更好的发挥林区树木资源的基础保障作用。
关键词: 林业工程;树木养护;工程管理
DOI:10.12721/ccn.2022.157211
基金资助:

1 我国林业资源的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及相关研究表明,我国林业资源整体发展态势良好,森林资源的面积也在不断增加。深入分析我国各地区林业生产水平不难发现,各地区在环境因素上存在明显差距,在种植面积上也有差异性。分析原因,就是对后期林业的养护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导致林业产业无法健康发展。为了实现林业的健康良好发展,需要重视林业种植、后期的养护和管理,从而提高林业生产的效率。

2 林业后期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林业后期的养护工作也是相当的重要,这就需要林业管理者重视起来,对树苗进行固定,让树苗在被支撑和保护的情况下坚毅地生长,但是在选择支架时也要更加谨慎,除了选择合适的高度外也要保证所有的支撑点分布均匀,其次对支架的深浅的要求也要引起重视,聘用这方面经验丰富的林业员,这样才能使树苗有一个好的生长环境,足够吸收到养分以及水分,树苗才能茁壮成长。树苗的种类也是相当的多,最明显的是有一种怕热的树苗,炎炎夏日是这些树苗最脆弱的时候,水分成为它们生长至关重要的因素,这就需要林员们在夏日来临前为这些树苗搭建好遮阴网,尽可能避免天气的变化对树苗造成的伤害,降低损失。积水也是常出现的问题,需要提前做好埋管、开沟、打孔的准备,防止积水超过24小时,积水一旦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就会慢慢腐蚀树苗,长久下去,造成的损失无法估计。这就需要林业人员有一份积极认真的态度,这样才能在这些灾害来临前做好防护工作,把损失降到最低。

3 树木养护管理的质量标准

3.1 生长势好

一是叶片健壮。落叶树、针叶树叶片生长正常,无虫网、灰尘、黄叶、落叶。二是枝干健壮。无枯枝、死杈,枝条粗壮,无蛀干害虫的活卵、活虫。三是无缺株、枯死树、人为损坏;绿地、草坪、行道树穴内无堆物垃圾、杂草等影响植物养护管理和生长的物品。四是树冠完整美观。分枝点合适,主、侧枝分布均匀,数量适宜,内膛不乱,通风透光。例如:乔木选上部中心位置比较直立的枝条作领导枝,形成高大的树身和丰满的树冠,竞争枝、并生枝、病虫枝及与架空线路有矛盾的枝条应剪去;灌木应保持枝条均衡、植株内高外低、自然丰满的圆球形或修剪成各种优美形状和姿态,分批疏除老枝,培养新枝,剪去徒长枝,使灌木丛保持整齐均衡;绿篱、水蜡等,保持枝条茂密、株丛饱满。五是新栽植树木要求直立、保护架牢固;原定植或新栽植的乔灌木都要剥芽、去除干蘖和根蘖。

3.2 合理施肥

3.2.1 施肥时期

不同树种、树龄、生长势的树木,其施肥时期、施肥种类也不同。一般在树木发芽前,应结合灌溉施入有机肥,以改善土壤肥力,排水压碱,促进植物健壮生长,还能有效地防止客土快速盐渍化,抑制地下盐分的迅速上升。抽梢发叶期,以氮肥为主,使树木营养充足,不断扩大。花芽分化期、开花结果期,应控制氮肥,以磷肥为主,保证花芽顺利分化。总之,必须熟知树木生长中心的转移和养料分配的规律,适期、适量、适时施肥。此外,植物的施肥时期应随树种、年生育进程及肥料种类灵活掌握。

3.2.2 施肥方法

一是全面施肥。在播种、育苗、定植前,一般全面施用1次基肥。二是局部施肥。根据情况,将肥料只施于局部地段或地块,可采用沟施、条施、穴施、撒施、环状施肥等方式。施肥时,必须遵守“薄肥勤施”的原则。

3.3 中耕除草

中耕可使土壤疏松,防止板结,但不能过深,以免伤根。除草可避免杂草与树木争营养、争水分、争阳光,为树木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除草应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

3.4 防寒

为了加强栽培管理和增强树木的抗寒力,可在生长期适时、适量施肥与灌水,以保证树木健壮生长,增加抗寒力。例如,可于树木大部分落叶、土地封冻前灌足防冻水,有利于树木安全越冬。此外,可用树干保护、根部培土、搭风障等方式对不耐寒的树种分别采取不同的防寒措施,确保树木可以安全越冬。例如,可以在11月进行树干涂白,既可以减少阳面树皮因昼夜温差大而受到伤害,又可以消灭在树皮缝隙中越冬的害虫。

4 养护措施

4.1 积极地培养、引进人才

人才包括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其中第一点就是需要人才具有环境保护意识,能够实现绿色管理以及生态护林技术。管理人员具有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意识,能够从环境、气候、季节、市场需求等入手来掌握树木养护管理的规律。对于技术人才来说能够从土壤营养成分、病菌害虫等微观角度来展开病虫害防治,能够利用天敌法来消灭病虫害,让森林恢复健康生态。为了确保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鼓励不同片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通过微信等新媒体动态交流沟通和学习。

4.2 引入机械化管理模式

种苗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由于育苗用地较少,阻碍了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在苗木管理过程中,应采用机械化模式,从业人员应具备创新精神,将投资成本降到最低。从政府层面来说,应高度重视育苗工作,扩大投资成本,保证机械化育苗工作的顺利完成。林业相关机构也要大规模提升机械化育苗的使用率,加大研究力度,不断完善或改进育苗技术,以提高苗木存活率。

4.3 做好育林抚育工作

幼林抚育是植树造林之后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好幼林抚育才能够确保植树造林的有效性,并促进更多高质量树木的生长,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和成材率。在进行抚育工作时,需要对森林的郁闭程度进行科学评估,在符合工作标准后进行相应的抚育处理,包括对空气、光照、水源、肥料等方面的控制,要根据不同的苗木生长需求和生长情况进行调整。对于苗木生长周围的杂草也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剂量的化学药剂达到除草的目的。还需要根据苗木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并及时清除受病虫害影响的生长不良的苗木,避免传染性病虫害的大面积爆发。

4.4 灌溉和施肥

在建设林业绿化工程过程中,浇水灌溉是必不可缺的环节。尤其是在幼苗进行移植后,其根部缺少水分滋养,在绿化过程中就应提高灌水频率来保证幼苗存活,并且要时刻维持土壤湿度。更应注意的是,在夏季高温天气中,要紧密观察植物生长的规律特点和对水分的吸收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浇灌。要保证土壤中存在充足的水分,使水源持续作用于植被。

4.5 强化林火管理

火灾会对林业产生巨大的破坏性,必须要进行严格的防火管理,包括对管理人员的防火技术培训、防火方案的制定、防火设备的储备等。但是由于不同区域的火灾风险程度不同,引发火灾的危险因素也不同,就需要采用不同的防护措施,才能够达到有效的防范作用。但主要的防范措施包括对林区内可燃物种、结构和载量的评估,能够对潜在火强度进行科学测算,然后根据不同的测算结果进行分级管理。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火灾应急方案,一旦发生林火要能够立即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林火的蔓延速度,从而降低林火的损失程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森林对于自然环境有着非常强大的保护作用,并且在维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等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的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需要健康的自然环境做后盾,也正是因为如此,林业部门必须采取一些人工方法来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对于森林资源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富.浅谈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的运用[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2):127-128.

[2]于佳.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的运用探讨[J].种子科技,2020,38(19):45-4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