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导线走线验收及附件安装作业多功能工具研究
王金沛1 杨俊1 李成涛2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金沛1 杨俊1 李成涛2,. 一种用于导线走线验收及附件安装作业多功能工具研究[J]. 电气学报,2023.5. DOI:10.12721/ccn.2023.157046.
摘要:
架空输电线施工安装间隔棒及走线时,四分裂及以上导线,作业人员需要在导线上行走,当站立于导线上,其自身重力导致4分裂子导线间距变化很大,有时上子导线与下子导线间的距离大于作业人员的身高,作业人员走线会很困难,且不便于间隔棒固定安装。同时,传统安装间隔棒间距需要通过长米尺测量,携带测量不便,施工安装麻烦,且作业安全得不到有效把控,如果下方有交叉跨越电力线路,很容易造成触电风险。
关键词: 导线走线验收安装作业多功能工具
DOI:10.12721/ccn.2023.157046
基金资助:

现考虑研制一种用于导线走线验收及附件安装作业多功能工具,既可以实现各子导线间的距离固定,便于作业人员走线验收、附件安装以及次档距测量。提高工作质量及作业安全性。

1、研究内容和实施过程

1.1解决分裂间距调节问题

此工具能够满足不同四分裂间距的导线进行安装,设计调节丝杆,方便调节,按导线直径40.6mm,分裂间距调节设为400mm~500mm之间。解决间距调节问题。1.png1.2解决上两子导线收紧问题

通过上下、左右两侧各增加两个滑轮,可以有效将导线包围于滑轮底槽处,防止导线串动,有效的控制导线间距及收紧状态。2.png1.3解决下两子导线固定问题

通过在两上子导线下分别各增加两个滑轮,可以有效的固定上下子导线间距。当作业人员需要安装间隔棒时,安装较短连接杆,保证安装间隔棒时所需的分裂间距。当作业人员需要行走时,可以安装较长连接杆,能够轻松实现作业人员行走,又不至于下子导线下垂距离过大,影响行走。3.png1.4解决现场安装便捷问题

在上导向轮处设置锁销铰链结构,需要打开导向轮安装于导向上时,可以拔除锁销,打开导向轮,然后将导向轮锁扣,安装拆除方便。同时导线轮可以有效的将导线进行包裹,防止导线轮在行走过程中擦伤导线。4.png1.5解决行走测距问题

通过在两上导线一侧滑轮处增加计圈器,轮槽底径为48mm,一圈行走的距离为150mm,一般50m需要行走333圈。工作人员在走线时,可以便捷的进行行走距离的测量安装及验收工作。

1.6整体完成

一种用于导线走线验收及附件安装作业多功能工具,包括上下、左右侧导向轮。导向轮中间处设有滚动轴承,可以极大的降低导向轮行走时的阻力,便于作业人员行走。在上子导线导向轮中间设有调距丝杆,当作业人员需要停下进行安装作业时,可以将调距丝杆进行紧固,固定导线间的分裂间距。下子导线导向轮与上子导线导线轮中间设有调节杆,只需进行插拔更换调节杆,可以进行两种距离的调节,方便快捷,分别满足工作人员作业时及行走时的需要。另外,在上导向轮处增加计圈器,可以方便的进行滚轮行走距离测量,便于作业人员走线测量及安装间隔棒。5.png2、项目创新点

(1)基本实现了不同分裂导线间距的调节功能,适应能力强,同时能将上子导线进行收紧作业。

(2)实现下子导线在行走及作业时不同要求对于间距的不同要求,利用自动锁销,可以方便进行调节杆更换工作。

(3)导向轮设置成可打开的铰链结构,便于现场安装及拆卸。同时上下导向轮材料为MC尼龙,可以完全包裹住导线,有效避免导线在行走过程中损伤。

(3)导向论处设置计圈器,可以便捷进行行走距离计量,便于现场作业人员展开验收或安装工作。

3、总结

架空输电线施工安装间隔棒及走线时,四分裂及以上导线,作业人员在导线上行走时,其自身重力导致4分裂子导线间距变化很大,作业人员走线困难,且不便于间隔棒固定安装。同时,传统安装间隔棒间距需要通过长米尺测量,携带测量不便。

一种用于导线走线验收及附件安装作业多功能工具,由上下、左右侧导向轮组成。导向轮可将行走导线卡与内侧,当作业人员需要行走时,只需拧松调节丝杆,便可轻松往前行走,同时记录行走距离,便于现场间隔棒安装、验收工作。当作业人员需进行间隔棒安装作业时,收紧调节丝杆,各子导线的分裂间距便可固定,便于作业人员安装间隔棒。各导向轮安装方便,只需打开、锁紧锁销,便可实现安装及拆卸工作,方便快捷,提高检修作业效率。特别在交叉跨越上作业时,能够避免由于测量工具的原因引发的作业风险,保护作业人员安全。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