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能源分布式光伏发展优化举措
曹岩岩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曹岩岩,. 探析新能源分布式光伏发展优化举措[J]. 低碳研究,2021.11. DOI:10.12721/ccn.2021.157124.
摘要: 为深入提高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有效降低社会碳排放总量,应当不断探索新能源的开发路径。在电力供应时,可尝试应用分布式光伏技术,对太阳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聚焦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坚持“八个发展,建设现代化强企”,提高清洁能源消纳、利用水平,着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有效提升分布式光伏技术的应用安全性与可靠性,应当对新能源分布式技术进行合理优化完善,建构现代化分布式光伏电源并网系统,发挥出该技术的现实应用价值。
关键词: 新能源;分布式
DOI:10.12721/ccn.2021.157124
基金资助:

1 新能源分布式光伏技术发展优化意义

1.1 促进我国新能源事业发展

新能源分布式光伏系统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分布式光伏涉网频率风险合理管控,可打造多层协同辐射网络,保证信息的高效收集、分层管理、工作落实,提升分布式光伏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对新能源分布式光伏技术发展进行优化,可保障工作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层层展开,消除工作盲区,提高工作过程管控水平,有效促进我国新能源事业的发展[1]。如我国华东地区电力生产管理时,政府部门打造信息交流平台,为各个单位、企业沟通提供便利,对技术资源进行整合,有效提升分布式光伏技术的应用可行性。在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工作开展中,可建构良好的能源互联网体系,并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1.2 促进专业领域科学创新

新能源分布式光伏技术发展优化过程中,不断规避分布式光伏电源的无序风险,提升分布式光伏电源的并网安全性与可行性。笔者认为,在分布式光伏技术提升过程中,要不断促进相关专业领域的科学创新,提升我国电力行业的整体水平。鉴于新能源分布式系统运行的特殊性,在技术优化发展时,应当以问题为导向,根据高密度、强耦合的电网特征,研究探索电网频率稳定、电压稳定的技术路径,尝试建构多元协调的安全管控体系,使得分布式光伏电源系统运行更为可靠,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2 新能源分布式光伏发展具体优化举措

2.1 推动行业标准规范更新

在新能源分布式光伏技术发展优化过程中,应当不断推动行业标准规范更新,为基层技术更新提供参考标准,保证分布式光伏技术应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如国网华东分部推进分布式光伏技术时,为适应华东地区特高压直流闭锁扰动的实际情况,主动将B类分布式光伏频率扰动耐受下限,由之前的49.5 Hz下调为48 Hz,而耐受时间则由0.2 s提高2 min。笔者认为,在新能源分布式光伏技术发展优化时,应当推动光伏涉网频率整治工作落实,并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保证我国电力系统与国际先进新能源网源进行有效衔接,提升国家电力的整体服务水平[2]

2.2 建立高效的沟通制度

在分布式光伏电源系统建设时,应当突出电力单位与基层部门的沟通交流,对新能源分布式技术进行整体的风险管控,保证基层电力部门对相关工作的有序推动,确保分布式光伏技术的应用可行性与有效性。为保证基层各部门沟通的质量与效果,应当尝试建构高效的沟通制度,促使各个单位进行工作经验交流分享,使得分布式光伏涉网频率核查整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为分布式光伏技术的应用铺垫基石。如国网华东分部进行整改工作时,为保证相关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以周为单位对相关工作开展的进度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着重解决380 V分布式光伏技术存在的问题,确保各单位沟通的质量与效果,不断提升华东分部电力单位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2.3 把控新能源并网全过程管理

为落实新能源分布式光伏并网工作,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突出全过程管理,将垂直式与平台式进行协同开展,保证新能源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如部分地区电力企业对35 k V电网进行管理时,为保证不同电压等级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整体稳定性与可靠性,应当对分布式光伏电源进行风险管控,对尚未并网与即将并网的电网频率电压适应性进行科学评估,以保证并网工作开展的可靠性与有效性。由此可见,在新能源分布式光伏电源并网前,应当做好频率电压保护值设定工作,并对并网过程进行全过程管控,主动消除工作风险,保证并网系统的整体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3]

2.4 明确各级单位协同工作职责

新时期新能源分布式光伏电源并网时,为实现对并网风险的有效管控,应当由地区能源主管部门进行牵头,对不同单位的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听取,进而对整体工作进行把控,协同多家单位进行工作落实。鉴于新能源分布式光伏技术应用涉及单位较多,应当组织专家小组进行意见统筹,开展有效的顶层设计,确保相关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如国网华东地区电力企业开展相关工作时,应当在工作开展前期,进行大量的仿真研究,并编制相应的工作方案,由专家小组进行审核,对工作方案进行主动完善优化,确保后续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在华东分部的统筹管理下,可对分布式光伏电网的运行风险进行有效核查,并保证整改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2.5 打造多层级反馈机制

为有效推动新能源分布式光伏发展优化,应当打造多层级反馈机制,保证分布式光伏电源并网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在多层级反馈机制建构时,应当将政府主管部门、电力企业、新能源单位、设备厂家等进行有效衔接,确保各级单位的高效沟通交流。通过高效率的信息收集、分层管理、有序推动相关工作的落实,在多层次反馈机制的建构下,可破除多层次之间的信息交流壁垒,提升工作效率。在分布式光伏电源并网过程中,广泛收集各级部门的工作想法与意见,确保各单位的工作意见达成一致,为后续工作开展铺垫基石。在多层次反馈机制的运行下,可对大量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保证资源覆盖的全面性与可靠性,达到多层次反馈机制的运行预期目标。通过对多层级反馈机制的运行模式进行分析可知,在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工作流程中,可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工作落实,有效强化了过程管控,提高了新能源分布式光伏电源并网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确保各项工作开展的进度与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文中对新能源分布式光伏发展优化举措进行分析探讨,旨在说明该技术实际应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不断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与可靠,实现清洁电网发展目标,则需合理应用新能源分布式光伏技术,打造新能源清洁电网,推动我国新能源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雪,任东明,胡润青.中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现状与挑战[J].中国能源,2019(6):32-36;47.

[2]靳现林,赵迎春,吴刚.考虑分布式光伏和电动汽车接入的配电网空间负荷预测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9(14):10-19.

[3]钱平凡.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经济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J].发展研究,2019(10):49-5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