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优化路径
王成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成,. 企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优化路径[J]. 管理与科学,2021.11. DOI:10.12721/ccn.2021.157107.
摘要: 企业科研项目经费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因其主要资金来源为科研经费,对科研经费进行科学管理可保障企业科研任务的有序开展。科研经费管理到位,科研项目资金合法合规的应用,有利于确保科研资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鉴于此,本文对企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优化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企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优化路径
DOI:10.12721/ccn.2021.157107
基金资助:

一、企业优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意义

1、有助于提升企业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水平

如何做到创新思路外延性拓展,将科研人员从繁琐的经费报销中解放出来,唯有科研人员全身心投入到关键技术科研攻关项目中,创造更好的氛围环境,才能够促进科学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使科研项目经费能够为单位的发展服务,同时单位又能够很好地为科研人员服务,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2、有助于强化科研项目经费的监管力度

设置合理的内控监管制度,不强加干涉科研业务,构建严格的科研经费监管机制,坚持事前参与项目预算、事中配合和监督预算执行、事后及时总结项目经验成果,为科研经费的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科研项目能够真正发挥项目预算的的科学研究意义,项目成果也能够更好更快地转化落地,为国家科技创新提供新动能。

3、有助于防止科研项目经费费腐败案的发生

事实上,科研经费管理混乱早非疥癣之疾,关于科研腐败的报道也不时见诸报端。如何根除科研项目经费被挤占、挪用甚至贪污,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加上强有力的执行力,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明显效果。那么,优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不仅要做到收放有度,还要使内控监管不流于形式,科学合理的项目内控监管机制能有效预防项目经费的违规使用甚至挪用的情况发生。

二、企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优化路径

1、健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项目内管理度可最大程度的维持项目有序性,保证科研项目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具体来说,科研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借助科研成果取得收益,该收益可转化为科研技术、改革方案,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5]。相关单位只有健全科研项目内控制度,才能进一步规范项目资金使用流程,解决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的制度问题。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可引导管理人员依据管理制度,处理项目建设中的经费使用问题,增强人员责任意识,确保项目有序进行。除此之外,在补充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时,因项目经费管理中容易产生资金风险,出现实际支出、经费使用不匹配的情况,所以在制定科研项目内控制度时,还应利用制度的完善,设置合理的监督机制,明确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重点,协助项目管理人员科学调配项目经费,有效的核算项目成本。

2、强化科研项目内控力度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必要的内部控制可明确经费管理目标、人员管理责任。所以相关单位还应强化科研项目内控力度,有专业人员负责项目建设期间的资金使用情况,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完成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工作,更为科学的使用项目经费,同时可确保项目建设中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不仅如此,加强内部控制可使各部门确定经费使用的相关责任人,使其了解自身在经费管理中的法律责任,懂得在使用经费时结合项目实际需求。一方面,相关人员应设置内部控制组织,提前明确项目经费管理主体,随后分析其责任,便于在后期出现经费问题后,清晰的分析人员责任,减少损失。比如在科研项目中,项目负责人为经费管理问题的第一责任人,其在管理工作中应负责项目经费使用的全过程。另一方面,相关人员可应用精细化内部控制模式,将经费管理渗透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从日常管理事务中强化经费管理,提高项目资金利用率。

3、重视项目经费的事后监督

为有序落实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工作,还应重视项目经费的事后监督,将资金管理贯彻在项目实施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在此期间,相关监管部门应通过审计监督的方式加强经费管理,对资金使用、项目经费保管实施监管,以此确保项目建设中资金运作的安全性。

具体来说,首先,企业应在内部建立分层化的事后监督组织,设置审计监督部门,使其作为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约束机制,以此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其次,企业应在事后监督期间重视项目的验收工作,及时通过财务账单核算、固定资产验收的方式,分析项目经费使用的合理性。项目结束后,监督小组课依据项目负责任提供的财务账单、资金表格,汇总生成审计监督报告,资金验收合格后方可结束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工作。最后,企业在确定经费信息后,应将其整理为项目经费档案,且按照项目类型将其划分到对应存储区域。比如在划分档案时,可将其分为设备文档、技术文档、财务文档,不同文档内包含科研项目研究中的经费使用情况。相关管理者可按照档案信息,不定期核查项目资金数据,预防科研项目的资金风险。

4、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系统

企业可建设统一的科技项目经费管理信息系统,对区域内科研项目资金实施全程管理,以此明确项目实施中各项资金的具体用途,提高项目经费使用率。该信息系统可按照各级企业生成的财务报告,更新科研项目各个环节的资金记录,便于相关机构对科研项目实施经费管理,优化项目经费的管理流程。与此同时,企业应重视系统内资金管理的追溯性,提前按照法律法规,罗列资金使用期间的人员、管理责任,落实人员培训工作。为科研结构经费管理人员树立专款专用的意识,引导其合理的使用项目资金。

5、贯彻科研经费管理方针

首先,各级科研人员在进行科研项目预算时,应按照区域内财政项目库内的经费信息,合理的对项目经费进行预算。预算完成后,科研单位可将其编制在“待安排”的科研经费表格中,具体细化预算流程,分层管理科研项目预算工作。其次,科研项目立项、资金申报完成后,政府部门会依据提前制定的预算方案,制定相关采购任务。在简化采购流程时,可由企业直接与区域内财政厅对接,通过即收即办的方式,采购科研仪器。最后,简化资金拨付时,企业应基于国家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政策要求,实施集中支付的管理模式。在经费管理体系中,直接取消用款规划、用款编制等流程,而是按照审批过的预算信息、实际资金使用数据完成资金支付。另外,在国家“厉行节约”的大背景下,科研项目资金安排期间所产生的培训费、劳务费、差旅费、会议费可按照实际支出收取,对于公务用车、接待费用,则应坚持“只减不增”的管理原则。另一方面,“三个强化”,包括“强化绩效管理”、“强化诚信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企业应将试点区域的政策信息、项目建设信息作为资金管理的主要依据,且进一步完善单位内的绩效、采购、信息共享、财务管理方案,建立标准化的财务收支制度,规范项目资金使用流程。随后,企业需在有效监督管理项目经费的基础上,推进诚信建设,按照项目经费管理的实际需求,完成立项评审、项目建设、过程管理、监督审计等环节的报告讲解工作,并在科研项目合同内完善追究条款,强化失信行为惩处力度。

三、结语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要求各个部门和负责人之间进行充分的协作以及配合,切实强化对于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保障科研经费的科学性,合理性利用,同时也利于保障项目资金可具备安全性,提升资金的运用率,从而推动企业科研事业的欣欣向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宁毅. 科研项目经费全过程管理分析探讨[J]. 新商务周刊,2019(4):34-35.

[2] 郭广慧. 企业科研项目财务管理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9(29):20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