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企业依托智能化系统开展设备管理
姜浩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姜浩,. 新能源企业依托智能化系统开展设备管理[J]. 低碳研究,2021.11. DOI:10.12721/ccn.2021.157120.
摘要:
随着新能源公司对设备智能管理系统手机App的开发和应用,满足了新能源电厂在设备技术监督、设备台账、工作周期及进度智能化管理的需求,促使新能源电厂设备管理实现数字化、远程化、集成化同时为新能源电厂设备可靠性管理、设备检修维护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和业务支撑平台。最终达到减轻人工统计工作量、提高机组设备生产维护工作效率、积累知识、安全高质量生产及远程监督的目的。
关键词: 新能源企业;智能化系统;手机APP;设备管理
DOI:10.12721/ccn.2021.157120
基金资助:

1设备智能管理系统手机App实施背景

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以信息化推动企业业务创新和管理升级,一直以来都是工业从业者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在众多工业企业中,新能源发电厂作为一个新兴而又迅速崛起的行业,与传统能源相比较,有着发电设备数量多、分散、网络覆盖率低、运行自动化程度高、维护人员少等独有的特点。国内各大集团的新能源管理者也想尽办法发展自己的信息化管理方式。但简单的复制传统能源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新能源电厂的管理中显得有些水土不服,SAP、Oracle等众多比较成熟的信息化系统,在面对新能源网络覆盖率低、工作零散繁杂等实际情况时,最终成为一种负担。开发一款便捷、适用、网络环境依赖低,让业务执行者清楚自己什么时候需要做什么、怎么去做,让管理者清晰了解各项工作实时进展的软件,才是让新能源电厂真正走上信息化道路的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2设备智能管理系统手机App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2.1携带不方便、用户体验差

现有的设备管理软件在过度追求功能齐全的同时,也大幅增加了系统复杂性,软件的操作专业性强,通讯速率要求高,用户体验效果较差、界面不友好、缺乏移动终端。新能源电厂设备分散,网络覆盖率低,大部分检修维护工作在野外开展,很多数据无法在工作现场直接采集,需要手动记录后回到场站再进行二次输入,工作重复且工作量大,数据出错、遗漏经常发生,既不利于系统后续统计分析,也无助于现场工作效率提升,运维人员急需一款携带方便、普及率高、用户界面友好的操作系统。

2.2数据化程度低,未形成数据资产

实时数据的采集、及时分析都是围绕基础资料展开,所以在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中,基础资料的真实性、科学性、唯一性就不言而喻了,它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的一切工作的基础。

2.3缺乏设备状态趋势分析

以一个5万千瓦装机的风电场为例,电场的发电、输变电设备每年均需定期维护,除常规维护内容外,还需开展绝缘、油样、气体、接地电阻等技术监督工作,每年设备检测采集的数据至少10万个,每一个检测数据都散布于各种检测仪器、纸质记录表格及检验报告中,将这些数据整理、分析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风电场仅有的5~6名运维人员,工作量巨大,统计工作容易遗漏且出错概率高,再将这些数据与历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仅靠人工操作无法实现。目前,行业内常规处理方式就是仅对检测数据异常的设备进行针对性处理,未开展数据变化趋势分析及不同设备之间的横向对比分析,无法对设备进行状态趋势分析。

2.4缺乏监督提醒功能

新能源电场检修越来越精细化,逐步向专业化、流程化推进,现归纳新能源电场风机技术监督72项,涉及油样化学、振动、金属、控制及保护4个技术监督专业。输变电技术监督220项,涉及化学、金属、绝缘、电测、电能质量和继电保护6个技术监督专业。每项工作有定期维护要求,但因监督项目数量巨大,时间节点不同,仅靠人工无法做到精细化技术监督管理,缺项、漏项情况突出,同时,也未将技术监督项目融入设备定检项目中。

2.5设备巡检无法量化监督

新能源电厂由于受资源分布和发电设备的局限,风机、集电线路、箱变设备数量较多且都分布于山区,巡检项目及内容多、地域分布广、工作量大、耗时长,电厂运维人员不能做到每日对设备开展巡视检查,在运行正常的情况下,户外设备基本每月才能做到巡视一次,如何保障每月的巡检工作覆盖率100%,每一个设备应该巡视检查的内容100%被执行,保证应该被发现的缺陷100%被发现,是设备日常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3设备智能管理系统手机App在新能源电厂中的应用

3.1基础数据完善

通过电子表格批量导入、手机App或PC录入功能快速完成设备历史数据的整理和上传,同时,运用手机或电脑对风机、输变电设备上发生的备件更换、故障处理信息及方法进行进行第一时间录入,录入功能支持手机文字录入、拍照上传等功能,同时,支持离线使用,网络恢复后信息自动上传,避免二次搬运的重复工作。

3.2设备状态分析

以设备信息、历史运行数据为基础,从机型、设备配置、参数设置、运行环境(温度、湿度、海拔、风速)、发电量、故障情况、运行数据变化趋势等方面开展自动数据对比,分析出设备周期性损坏规律、环境因素与设备损坏之间的联系等结果,针对后续可能出现损坏的设备发出预警信息。通过设备状态分析功能,系统自动开展机械、绝缘、化学等技术监督数据对比分析,并结合系统中预设的运行标准值,发现异常数据时发出预警,并将数据异常的设备自动跳转到缺陷管理模块进行跟踪督办闭环。

3.3巡检过程监督

巡检过程监督设置外部巡检和内部巡检两项功能,内部巡检指在网络覆盖下的升压站巡检工作,通过选择文字所描述的设备状态和填入设备运行参数来判断设备好坏,每日提交巡检结果,以文字及设备运行参数为主。外部巡检是指在升压站以外的风机机位及高压架空线路无网状态下的巡检,巡检人员到达该区域后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缓存巡检结果,在有网络覆盖的区域自动上传。通过内部、外部巡检相结合的方式,保障新能源电厂所需巡检设备全方位覆盖。通过巡检人员上传的设备运行状态描述、运行参数、视频、图片等内容,设备管理者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查看,确保巡视工作按时、按量完成。

3.4工作跟踪闭环

对于定期性工作,在系统录入场站定期维护工作计划后,系统将按照设置的提醒时间不断发送提醒信息,直到电厂按计划完成工作闭环为止。对于不定期工作,系统自动以历史数据分析、巡检及维护记录等信息为基础,提炼出设备缺陷清单,并发送消缺提醒,管理人员在反馈消缺计划后,系统根据反馈的时间节点发送相应提醒信息,每个环节确认完成后提示才会消除,到时间节点未完成,则每隔一天提示一次,必须整改完成后才能关闭提示。

3.5优秀经验推广

搜集并整理内外部专家对于相同型号设备的一些典型维护保养、故障处理总结等具有借鉴意义的成果,上传到系统后台,与设备的缺陷、故障处理项关联。当设备发现缺陷或故障停机时,检修人员在App内输入故障代码,则会弹出故障处理指导界面,直观地展现该故障所有可能发生的故障点,且依据之前该机型故障处理反馈依序排列不同故障点发生的概率,现场运维人员再结合SCADA故障报文开展检修工作,在找到故障点后,将该故障处理方法同步更新到系统中,通过设备智能管理系统自动更新并完善故障库,不断积累经验,实现区域智慧共享。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能源企业依托智能化系统开展设备管理对于设备稳定性提升,降低风机大部件被动更换次数,降低输变电设备跳闸次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管理效率提升,通过对数据进行自动对比分析,不用再进行人工分析,自动查找出存在问题设备,避免分析出错的风险,为新能源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李明礼.智能化系统常见问题与管理维护策略[J].通信电源技术,2017,34(5):247-248.

[2]王仪翔.浅析智能化系统设备维护的改进措施[J].数码世界,2017,(9):137.

[3]翟凯.智能化系统故障与维护分析[J].通讯世界,2019,26(6):48-4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