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加强电力营销管理成为供电企业发展生产、扩大市场份额的主要途径。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供电企业市场垄断格局逐步被打破,以客户为中心的电力营销格局逐步成形,逼着企业不断创新营销理念,探索新的营销模式。尽快提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对于争夺市场份额至关重要。在市场主导的电力市场,电力营销应该审时度势,尽快适应这一变革。电力营销所取得的成效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攸关企业生存与发展。鉴于此,笔者针对市场形势,对现阶段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提出了创新型营销理念和电力营销策略,对供电企业改革与发展有指导意义。
1、电力营销管理的价值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人们需求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电力营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电力营销的不断创新,可以加快电力企业的发展,增强电力企业经济实力。创新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也可以有效保证电力营销管理的工作效果,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效保障。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各类信息也在被广泛应用。快速变化的市场,需要电力企业不断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制定出符合市场需要的管理制度。因此电力企业在营销管理中也要不断创新,让复杂传统的电力管理工作不断简便化,发展化。以推动电力企业在电力影响管理创新模式下快速发展。
2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现状
2.1营销管理的意识不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供电企业虽然也在积极优化电力营销管理策略,但受传统经济体制影响,外加供电企业处于市场垄断状态,导致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意识和用户服务意识不强,尤其是整个电力营销管理的综合性、科学性、系统性不强,其涉及的市场化程度较浅,致使营销人员现有的营销管理观念与实际市场需求相脱节,导致供电与用电之间关系紧张,也就会降低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价值,不利于推动供电企业的持续发展。
2.2营销手段有限,开拓市场成效不大
低压客户由于点多面广,采集失败户数多、电费回收难等问题是实现营销精益化管理的最大障碍。供电行业长期垄断,在市场调研和电能产品研发与创新方面不予重视,致使企业常年“肯老本”,所占市场份额没有明显的涨幅。具体来讲,由于市场调研不到位,企业不能全面掌握电能市场及客户心理预期、用电需求,不能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在市场开发方面“浅尝辄止”,缺乏深度和广度。而且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缺少一套健全的营销技术支持系统,相关的技术体系、营销管理机制始终未见雏形,致使部分营销管理工作未能有效落实。
3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创新路径
3.1创新营销管理理念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供电企业要重视创新自身的电力营销管理理念,优化和调整供电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保证其能够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明确客户至上的营销理念,以满足新时期用户的不同用电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经济、有针对性的电力服务,从而推动电力营销理念的有效落实;在保证电力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树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加大用电营销理念的宣传推广力度,从对环境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两方面来加深群众的理解,倡导用户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工作中尽可能使用电能,不断拓宽电力市场,为供电企业优秀形象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以实现推动供电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3.2用电价格策略
加强市场调研,同时抓住外部市场煤价下行的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燃料管理,降低发电成本,力求在电价方面为客户提供更多优惠。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电价政策,准确落实分类电价标准。同时针对工商业用电量较大的客户进行目标市场分析,通过有效的用电价格策略提高发电利润。另外,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向更多的客户普及电价优惠政策,并从专业角度为客户的用电需求提供指导,以期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实现电企“双赢”。
3.3促销策略
进一步拓宽渠道增收节支,全力抢发电量、严控成本费用支出,全面提升管理。在政府所提出的产业政策、能源政策、价格政策等的基础上,加大电能产品的宣传力度,刺激消费。在边界市场积极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等营销策略,坚持新型电能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将新技术家用电器及使用电力能源的生产设备作为重点营销项目持续推进,积极推环保电能产品(如地源热泵、蓄热电锅炉、空调、电坎具等)的营销。进一步强化全员服务意识,提升服务的规范性,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全员全过程服务模式建设,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
3.4健全营销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和营销管理机制,采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模式,充分发挥用电市场的导向作用,完善供电合同管理,加大供电企业内部各组织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力度,保证电力营销理念的有效落实;强化电力营销过程中人员的监督管理,提升其电力营销的专业素养,保证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开展电力营销,牢牢抓住市场需求,杜绝恶意竞争,科学地进行电力市场开拓,以不断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并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广大群众的认可。
3.5通过创新合作降低电费回收风险
电费回收工作的顺利进行,是确保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应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创新电力管理模式,降低电费回收风险。根据数据分析出,电费回收风险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深入研究,将电费回收风险降至可控范围之内。我国已经进入信用时代,可以通过征信服务,实行电费回收周期担保方式,在可接受风险范围内对客户进行有效管理。也可以利用网络大数据对个人实行流程化管理模式,对于用电企业,对其公司资金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管理措施,降低在对未来电费回收中的风险。
3.6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提高电力营销管理岗位的薪资待遇,以吸引更多高素质的营销人才进入到供电企业,从而保证其能够带动创新供电企业原有落后的营销理念,不断满足新时期用户的用电需求。完善供电企业的营销规章制度,定期开展内部员工的培训和再教育工作,使其明确不同用电类型的收费标准以及供电企业的发展需求,保证其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营销思路,能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综合考虑电力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从而创新电力营销管理理念,提高供电企业的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深化的新时期,供电企业在电力营销管理过程中只有不断创新营销管理理念,开展精准的市场调研活动,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和风险防控意识,建立健全营销管理机制,并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培养高素质的营销人才和管理人才,才能保证电力营销管理理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满足买卖双方对电力的使用需求,帮助供电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不断提高供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皓.浅析电费电价分析方法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24):231-232.
[2]吕品.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现状及创新路径[J].商业文化,2021(23):34-35.
[3]汤贝妮.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大众用电,2021,36(0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