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对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十分重视,于2019年印发了《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中对未实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国有企业提出了具体要求,意见中明确表示,实行社会化管理后,国有企业新办理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与原企业分离。社会化管理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企业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化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管理服务。该指导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我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问题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进展,正在向全面实行的阶段进发。
一、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意义
所谓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指国有企业已经退休或以后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企业分离,将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任务移交给当地街道或社区,以此实行社会化管理。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曾经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成员,将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国家为企业减轻负担,进一步加强退休人员队伍管理的良好举措,是对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尊重与认可。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曾经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稳定和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建议加强和不断完善对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力度,继续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精神和物质层面上进一步关爱退休人员,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另外,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受教育程度较高,思想水平较高,是我国老年人群体中最活跃、最先进的一个群体,其中包含着很多经验丰富的技术型人才、管理人才与业务型人才,甚至有的退休人员在年轻时从事着较长时间的党政工作,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养。另外,国企退休人员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与外界各阶层人员交往甚多,影响面巨大,可以说,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力量。因此,进行社会化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与到社会各项活动中来,用其思想、经验、技术与能力,继续在构建文明、和谐社会活动中发挥余热,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对国有企业退休人员进行社会化管理的工作十分繁琐,可以说点多面广,工作量极大,如果仅仅依靠部分管理人员对退休人员进行管理服务的话,管理效率和效果很难得到保证。为了保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顺利实施,国有企业应该积极宣传发动,对在职的退休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思想动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他们克服困难,积极推进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移交,确保各项移交工作按期完成。二是加强与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的沟通,理顺各种关系,保证退休人员的各类档案等资料顺利移交。三是积极与退休人员联系沟通,讲解政策,分析利弊,化解矛盾,让退休人员安心放心到社区、街道接受管理与服务,积极参与本管理辖区的组织生活及各项活动。
2.不断建立和完善退休管理制度
首先,要考虑到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与一般养老金领取人员的差异与不同,考虑到其年龄较大、人数较多且分布广泛等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确保个别待遇或福利在一定时间内不变;确保企业退管部门与退休人员关系不断,让退休人员仍有归属感;确保退休人员在社会化管理初期,社区或街道办不了的事情,找到企业还能办,让退休人员有安全感,以此保证社会化管理能够顺利推进。其次,还要逐步建立统一的、标准的社会化管理工作流程,实现社会化管理的规范化发展,从而不断提升社会化管理水平,为确保国有企业退休人员老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建议结合国企退休人员队伍中存有一些经验丰富的党群工作人员的情况,让他们参与社区基层党群组织的各项工作。在退休人员的接转过程中,鼓励和发动党员退休人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与宣传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重新找到社会价值。加强对党员退休人员的管理,要及时将退休人员的党员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基层党支部,让有特长的党员发挥作用,为社区党建工作添砖加瓦、再立新功,使其成为社区中其他退休人员的榜样,促进国企和地方退休人员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3.共同完善新形势下的退休人员保障机制
国有企业在对退休人员进行社会化管理之后,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还需要定期地看望、回访退休人员,对困难的退休人员,特别是患重大疾病人员进行帮扶慰问等等,以此提高退休人员对社会化管理的认可及满意度。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还应该与退休人员所在社区或街道及时沟通,建立联系渠道,定期对接,及时了解退休人员的生活情况。有关资料显示,部分国有企业在对退休人员进行社会化管理之后,出现集体性待遇和活动大幅度降低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会引起部分退休人员的负面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推进社会化管理和社区稳定将有一定难度,所以,完善退休人员的保障制度很有必要。齐鲁石化公司在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后,近三万名退休人员的待遇,比如每年一次的健康查体、重大疾病困难帮扶、节日慰问金发放等都完整保留,退休人员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依然存在。多种福利及待遇并没有因为社会化移交而中断,退休人员依然把齐鲁石化当做自己的家,在推进齐鲁石化基业长青、和谐稳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4.提升社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一方面,建议地方政府加大资金与人员投入力度,设立部门机构负责社区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同时加强专业培训力度,定期为工作人员提供培训,促使其掌握养老服务管理专业知识,培养人性化服务理念,提升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养老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建议工作人员加强自身管理素质的提高,不断完善尊老敬老爱老理念,发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鼓励退休人员积极主动了解社会化管理情况,认识到社会化管理的必然性和优越性;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国际国内形势学习或讲座,让退休人员获得更多的存在感和幸福感,体会到党和政府对退休人员的关心和重视,促使退休人员产生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工作人员工作,推进社会化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促进社区街道和谐文明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平稳有序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为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立足退休人员法定权益保障和服务需求,整合管理服务资源,创新管理服务方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做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后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全面共享建成小康社会新成果,实现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刘英.浅议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人事档案的新要求[J].现代交际,2017(4):121-122.
[2]董振廷.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对于财政支付压力的影响分析——以中小学教师为例[J].社会保障研究,2016(5):27-36.
[3]葛仁军,袁晓智.《辽宁省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规范化整理和数字化工作实施细则》解读[J].兰台世界,2020(5):4-8.
[4]张戈.企业养老服务的社会化管理问题分析[J].社会与公益,2020(5):82-83.
[5]刘东权,罗成翼.不断调整的脚步——基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后的思考[J].天津社会保险,2017(3):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