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油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1外围油田低效采油
外围油田,通常位于边缘地带,具有特低渗透的特点,这意味着油藏的储油能力较差,石油储量难以轻易释放。然而外围油田的采油效率却常常低下,这个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两个关键因素:不足的地质勘探和不合适的采油技术选择。地质勘探在外围油田往往不够详尽,因为这些油田通常地理边缘位置偏远,地质条件复杂,勘探成本较高,投入相对较少。这导致了对油藏的地质特性了解不足,包括储层的厚度、渗透性、孔隙度等重要参数。没有准确的地质数据,采油工程难以精确规划,从而难以实现高效采油。其次,采油技术的选择也是问题的关键。外围油田的特点需要特别的采油策略,但往往使用的是传统技术,这些技术未必能够有效地适应特低渗透的储油层。由于对地质特性的不充分理解,采油技术的匹配性不足,可能无法最大程度地释放油藏中的石油。例如,特低渗透油藏可能需要更加精细的水驱或其他增产措施,而传统技术可能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1.2三次采油工程效果欠佳
三次采油工程一直被视为解决石油性质改变问题的有效手段,然而,其效果却往往欠佳,主要因为存在严重的厚油垢问题。这一问题引发了额外的人力物力投入,不仅增加了采油成本,还减缓了采油工程的进展。问题的根本在于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来解决石油性质变化的挑战。三次采油工程的关键目标是应对油井中石油性质的变化,尤其是在采油过程中出现的石油垢问题。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三次采油工程却常常导致更加严重的厚油垢积聚。这种情况通常要求额外的人力物力来清除或处理厚油垢,这不仅增加了采油成本,还延长了采油工程的时间。采油企业不得不面对不断增加的维护和清洁成本,同时也承担了采油进度放缓的风险。此外,现有的采油工程技术并没有有效地解决石油性质改变的挑战。虽然三次采油工程被广泛应用,但它并没有提供足够的创新,以应对厚油垢问题。因此需要更加智能和创新的方法,来应对油井中石油性质的变化。
2工程最优工艺方法
2.1注水问题的解决措施
目前油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注水、水驱等两个方面。在油田开发建设中,限制流完井技术和低效率的注水过程极易受生产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还会加重石油开采环境的恶化,如果这些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严重影响油田的开发利用。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采取一些针对性强的改进措施。首先,在新油田的开发过程中,可采用当前较先进的分段压裂工艺,并与实际情况紧密结合,通过不同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小油层的压开率,切实提升生产工艺。其次,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油水井分层注水的方式,确保所获得的开采参数更加精确,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注水效率低的问题。最后,为解决遥感测调技术滞后的问题,必须主动利用现有的、先进、有效的技术手段,尽可能地减少测调误差,最大限度地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确保所获得的测调数据的精度。
2.2三次采油问题的应对方法
三次采油工艺中产生的污染问题,会导致地层的物理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设备本身的生产效率,对这些问题必须逐一加以解决。例如对于可能发生的结垢问题,也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螺旋泵防垢技术是一种物理防垢手段,此外,还可以使用高效的化学除垢剂。对于某些地层较薄、物性改变较大的地层,可采用分层注水井的方式。同时,也可以根据油层的具体情况,对三元复合驱的分层注入方式进行创新,从而全面提高实际运行效率。
2.3周边油田高效率和低成本开发的对策
要想实现周边油田的高效、低能耗开发,就需要在进行勘探时,首先对油田的地质结构、岩石性质以及储量的大小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勘测,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采矿工艺。在对生产工艺进行选择时,可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分段控制压裂工艺,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储油层的利用率和小油层的渗透率。在有了充足的经济支持之后,企业可以使用兼具技术性和环境效益的采油工艺,将其应用于油田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采油效率。
2.4在实际生产中大力推广节能和环保技术
选择何种石油采油工程技术往往是由不同油田企业以及油井的差异决定的。各油田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相关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技术发展的方向。但是,在决定发展方向之前,还需要要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找出自己的实际需求和技术层面上的不足,寻求科技创新与革新的切入点,这样才能确保采油工作的更好发展。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由于油田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量一般较大,因此,企业需要找出技术上的差距,进行技术创新是应具有针对性,确保自己的技术水平与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相适应。例如,在油井原油实地勘探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到了大量的电子设备,因此,为了提高电子设备的管理水平,我们可以将这些电子设备管理方式升级为网络化方式来进行管理,并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强对其运行状况的监测,从而更好地达到数据联动的目标。这对于提高油气勘探的效率也有很大的帮助。在实际的采油工作中,要加强对井内环境的保护,尽量减少对地层造成的污染。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实际的生产中大力运用生物工程技术,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开采的效果。此外,为了更好地加强采油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在实际开采过程中,多使用新的工艺材料,这既可以让设备得到更好的保护,也可以提高开采效率。总之,要紧密地联系生产实践需求,充分关注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油田的健康稳定发展。
结束语:基于之前所述的内容,我们需要对结构进行调整。由于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外围油田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在二次采油阶段,水驱开发步骤需要进一步升级优化,不恰当的施工方式会导致油井内部大量积垢,这对整个石油开采工作带来了极其消极的影响。因此,在石油勘探前期工作中,必须加强数据信息的准确度,并为后续工艺流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在三次采油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该仔细研究实际情况,并进行分析评估,明确未来石油采油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选择最适宜的操作方法,以缩短石油开采时间和降低成本。因此,我们需要调整现有结构并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石油开采工作,以应对挑战和难题。
参考文献:
[1]朴松哲,时亮,于洋,等.石油采油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19):225-226.
[2]许友文.探讨石油采油工程技术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09):186+188.
[3]杨金华.浅析石油工程采油技术现状及展望[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14):251-252.
[4]张晓辉.试析石油工程中的采油技术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07):60-61.
[5]徐凤军.石油采油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07):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