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变电站概述
相较于传统的变电站来说,智能变电站主要集中了各种高新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的技术理念,积极采取了现代化智能设备基础来有效实现变电站自身的智能化以及数字化,进一步保障了相关信息资源能够做到实时共享,另外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能够根据相关数据信息采集以及检修过程来进一步保障整个系统的自动化发展。
由于智能变电站的组成非常复杂,智能变电站本质上包括智能终端和合并单元、GOOSE和全设备站系统配置文件等,为了更有效地确保受影响的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应根据实际智能变电站工况来对自动化设备进行有效调试与维护,进一步做好智能变电站的信息测量以及控制等工作。
2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调试中的问题
程序运行错误。程序错误是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比较常见的问题。自动化系统转型主要依靠的是持续性和稳定性运行的程序,程序若出现了错误,自动化系统运行就会停滞,非常不利于变电站的稳定和安全,在实践中,必须要重视程序运行的错误问题。
信号反馈。实际运用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中,信号反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信号反馈若出现了问题,无论是整个系统运行的价值,还是效率都会受到影响。分析和研究当前资料中可以了解到,有些智能变化电站信号反馈问题还存在,致使变电站应用的实效受到了严重地影响。
3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及其工程调试技术
3.1调试基础
智能化变电站工程调试技术的调试基础对象是变电站中引入的智能设备,包括硬件如中控机、传感器,软件如应用程序等,调试这些智能设备在模拟运行中的状态,观察运行是否通畅、指令是否准确、能否到达变电站的使用要求和目标。在对变电站一次设备的工程技术调试中,调试基础可以分两方面进行,一是上级指令的传达与执行,称之为集成系统调试,二是纵向指令有无矛盾冲突,称之为分系统调试,只有集成系统的指令通畅,且在指令执行时与分系统没有冲突,才能发挥智能变电站准确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其余各项功能如自动监控、隐患排查处理才能顺利展开。
3.2调试现场
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用工程调试技术中,调试现场至关重要。工程调试人员对现场环境条件进行判断,是否能够满足调试的要求,以此为基础,正常上电系统设备,并且有效地恢复通信网络,这个过程中,系统设备配置的软件和硬件,若符合工厂调试的结合,就表示调试现场系统的各设备正确地运行,安装工作对于相应技术的要求都能够满足,并且上电工作也正常。另外,调试现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重视检查设备的命名,对运动点表正确性进行核实,智能变电站系统设备必须按照现场要求的配置参数,各项功能技术性能对于变电站的要求都能够满足。调试现场的过程中,工程调试人员应该构建数据库和站控层设备,以此为基础,配置和安装应用软件,还要重视调试和生成各项功能的界面。在调试现场中,更好地运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工程的调试技术。
3.3智能变电站站控层装置调试
以变电站为背景进行相对应的站控层系统调试,在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与一般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相比,传统的智能变电站控制层功能并没有较大的不同,如相对应的主接线图、操作流程等都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智能变电站相关监控系统的功能在传统变电站如通信和高级应用中是不可直接进行应用的。应该注意的是,它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将相关手车位置与接地倒闸中的位置联系起来,以确保操作界面可编程化。其中,相关出口压板以及相对应的保护压板可以将其分别用红色和黄色进行显示,其他则可以采取灰色压板。智能变电站工程师需要理解具体的规则规定,确保在所有点位都没有错误,并且SOE时标与相关装置框架相同。如果信号发送到设备后台当中,则必须进行雪崩测试,以确保没有丢失点问题。此外,在编程操作期间,有必要合理地简化相关变电站的调试过程,以节省时间并提高实际的工作操作效率。在此基础上,智能变电站的远程动态信息点阵列在远程通信管理机中不存在传统变电站的许多问题。主要原因是在与主站通信时仍然使用104或101,远程激励的配置没有很大的区别。当远程接收时,如果有特定的条件,它能够确保主站和后台之间同时进行,这连续地减少了重复工作的可能性,并有效地节省了时间。
3.4现场调试
智能变电站工程调试技术的核心是现场调试工作,调试基础和调试原则均是为了给现场调试提供保障。在进行现场调试时,工程技术人员应该注意:
1)由于现场环境如温度、湿度等对调试结果的影响性非常大,工程技术人员要详细勘测现场环境,模拟现场参数,检查网络状况是否处于有效通信情况,检查相关联电力设备的现场情况,严格按照执行标准检测系统设备的软、硬件配置,确定了这些现场环境满足调试要求时,才可以正式进行现场调试;
2)因为调试使用的各类数据具有时效性,在现场调试时,可能会出现部分文件和数据的失效,此时工程技术人员应及时更新数据;
3)为了确保数据库和一次设备的完整关联,调试过程中要确认调度指令中的设备编号能够真实有效地对等起来,保证其准确性;第四,与工厂调试相类似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现场调试时,同样可以使用与系统相关的软件来实现自己对变电站的功能需求,根据这些软件反馈的信息与数据进一步对自动化系统进行调试。
3.5加强监管运行程序
从分析自动化系统运行上看,程序持续和稳定就是运行持续和稳定的基础,程序若出现了错误,程序控制的运行也就会有问题出现,所以,应该将专门监控程序设置,监督监控自动化系统持续运行程序和节点,程序一旦有错误出现,第一时间就要作预警,再矫正系统。
3.6加强自动化传输系统的数据监测
传输自动化系统数据的过程中,应该监管传输系统流量,对流量波动严格地监督,从流量波动上,系统出现的中断和受阻就能够一目了然。根据监控流量波动,调整传输系统,从而使传输数据信号的途径更加畅通,及时地反馈信号等。同时,也尽快地解决了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问题。
结论
随着现阶段社会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许多变电站的智能化要求也在随之提高,本文对智能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基本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智能变电站与普通变电站之间的区别,对站控层以及间隔层和过程层进行技术调试分析,提出IED单体的调试及维护基本要求,提高了智能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盼盼,蔡志昊.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0):2732.
[2]刘丽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安措的标准化设计[J].内燃机与配件,2018(15):156-157.
[3]孟荣,范晓丹.关于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及设备的几点建议[J].电气技术,2019,20(9):123-125.
[4]陈先勇,王雨峰,李瑞明.智能变电站过程层设备运行状态的监视方法及其应用[J].电世界,2018,59(10):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