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是航空工业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逐渐由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向系统化管理转型,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航空工业企业应增强产品质量控制意识,构建包含企业发展特点的管理模式,积极借鉴同行的优秀管理经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航空工业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航空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模式的构建原理与依据
1总结先进的航空企业质量管理经验
通过分析国内外的航空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模式,发现不同的质量管理形式之间不仅存在差异性,还拥有很多共同点。首先,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离不开坚实的基础及科学理论,同时需要健全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其次,立足于质量管理工作流程的角度进行分析,应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明确具体的工作流程,确保存在的实际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最后,为了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应该认真总结统计方法,做好统计工具的分类、应用工作,合理优化内部组织结构,不断提升自身的组织能力及管理水平,使得质量管理得到全面落实,并获得显著成效。
1.2分析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论是航空工业中的哪个企业,在实际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出现很多问题。部分企业在生产条件方面受到一定限制,采用的作业方式过于传统,依然使用固化的手工作业形式,导致员工的劳动强度过大,很难在岗位工作中投入更多精力,久而久之弱化了工作的积极性。部分企业生产车间主任缺少对自身岗位职能、责任、义务的正确认知,在监督生产的过程中,仅关注零件的偏差问题,忽略了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此外,企业的管理模式、方法未经过科学的论证及实践的验证,致使频繁出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无法满足航空工业企业的发展要求。为了降低以上问题的发生概率,企业的领导人员、管理人员应提高对质量控制的重视,正确引导员工的思想意识,从而提高综合发展实力。
2.航空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步骤
2.1明确管理目标和流程
为了保证航空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模式符合基本要求,同时能够满足快速稳定的发展需求,应重视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有针对性的调整、优化管理流程,合理明确统计方法和工具,增强管理模式与过程控制的结合意识。通过分析航空工业企业现存的主要问题,依据生产状况制定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案,构建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不断提高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效性。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领导需正确认识自身的岗位职能及责任,合理配置人力、物力等资源,让不同工作在落实的过程中拥有充足依据。此外,明确质量管理模式的基本步骤,主要包含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明确目标、风险控制等,进一步突显综合评价成效。较为常用的分析问题方式为市场调研、使用运行图等,实际目的是在短时间内查找引发重点问题的原因,依据实际情况编制解决问题的方案。
2.2重视质量管理风险控制
为了降低质量管理风险的发生概率,需要正视管理过程控制带来的挑战,做好风险识别、预测、预警工作,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风险,减少此方面问题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应增强反省意识,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做好处理,选择合适的方法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让各项工作得到合理依据,有效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为构建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航空工业企业稳定有序发展。
3.航空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分析
3.1深度挖掘问题,总结分析原因
以某航空工业企业为例对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方法进行分析,此企业生产的某型号飞机的垂尾前梁接头孔存在质量问题,具体指孔位的波动偏差不符合规范要求。立足于零件测量的角度进行分析,利用两个工作人员进行多次测量,减少零件本身随后测量值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对零件号、孔号、位置等变量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出现波动的位置,充分利用收集的数据信息编制相应的图表,反映各种参数的实际变化,正确选择计算方法拓展质量管理空间。除此之外,分析可能引起位置偏差的各类因素,应该加强对材料、人机等不同方面的总结,确保在短时间内找到引发质量问题的真正原因,提高质量控制效率。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对数据的归集、分类、计算得到中心值的趋势,强化测量值的对称性,将回归分析结果作为主要依据,使得位置度与因素之间的回归系数得到合理明确。
3.2明确管理目标,正确识别风险
针对航空工业企业的质量管理而言,需要明确工作目标作为引导,应强化镗孔夹具的刚性度,使得夹具的夹紧力得到改善和提高,降低零件孔位波动问题的发生概率,确保出现的偏差符合规定要求。增强改进夹紧力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意识,由于在改进镗孔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会投入更多的技术成本,为了减少此类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应做好准确预测、合理控制等相关工作。除了会增加成本外,还容易因返工延长交付时间,给企业的信誉带来不利影响,质量管理部门应增强以上风险防范意识,依据实际情况、基本需求制定科学的管理规划,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3.3制定处理方案,突显评价效果
针对以上可能存在的风险,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做好改装改进设备合理性的论证,并进一步阐明短期、长期受益以及顾客的满意程度和公司战略方面的定位分析。在交付时间方面,可以制定一个赶工期计划,预存 3 至 4 架垂尾,解决工期交付时间的问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适当增加镗孔夹的刚性,以支柱和衡量作为结构件进行有效的焊接。通过改善镗孔夹的厚板结构,增加其横向和斜向方面的加强力度。从整体的评价效果来看,通过新的钻孔夹具的改进,位置波动明显降低,垂尾的拒收单数量降低到规定的范围内。改进后的客户满意度增加,采购量在不断提升,公司的利润也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结语:加强航空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充分关注企业效益的整体评价分析,注重企业的质量和受益。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质量管理模式努力降低企业成本,体现管理的特色。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确定具体的管理目标,对风险要做好宏观的把控;并通过团队的分析和综合的判断,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跟上评价,做好管理的闭环。通过对该项目的研究表明航空工业质量管理模式非常具备操作性,可以进行全面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牛树华.关于航空研发制造企业提升质量管理工作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18):17-18.
[2]刘洪德.航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6,(2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