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自媒体尤其是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给社会带来了活跃的文化传播渠道,机构和个人纷纷加入,医院也有不少医务人员以个人名义,录制简短医疗知识,向大众广泛宣传,深受网民追捧。为深入研究医务人员自媒体在医学文化传播中的意义,笔者于2021年10月25日对此进行了一次抽样调研。
1. 医务人员自媒体平台运行的主要特点
本次调研主要以抖音平台医务人员个人账户为抽样对象,以“医生”为关键词,采取等距抽样收集到北京、上海、四川等23个省、市(自治区)83家医院、排名前100位医务人员自媒体相关信息,经观察主要特点如下:
1.1 普遍实名化。98%的样本均标注实名、所在医院科室及学术方向、擅长等信息,笔者认为这是实现作者和读者之间高度信任和顺畅交流的坚实基础。
1.2 高职称骨干医生比重大。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自媒体平台占总数的94%,医师和职称不详者占3%。平均年龄46岁(不含未标注年龄者),最长89岁,最年轻31岁,30—60岁之间的骨干医生占54%(另有39%未标注年龄者,但据视频相貌特征也应归此列),60岁以上的医生占7%(其中2名80岁以上的老教授)。
1.3 医生与阅读者互动异常良好。如表1,全体样本人际和内容互动平均值高达1:2.09万人、1:3.68万人,即一名医生的一个关注或信息发布,有2—3万人回应,可见民众对医生发布信息的关注度。笔者同时发现,主任医师与其他职称等级之间的粉丝数、点赞数虽有差别,但均为百万以上级别,说明读者对医生职称高低并无苛求,这与梅奥医学中心资深营销专家肯特·赛尔曼的“患者体验大部分源于感性认识,而医疗水平在患者体验中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1]观点高度吻合。相反,职称不明者关注度相对较低。
表1:医务人员自媒体平台互动情况2
2. 医务人员自媒体的主要优势
2.1 弘扬正义。自媒体门槛低、传播易、利润丰,从业者趋之若鹫。部分人为追逐平台流量,不惜胡编乱造,推销无效药品。医务人员以自媒体传播医学知识,可有效遏制胡编乱造,维护民众健康安全。
2.2 浅显易懂。抽样过程中笔者见到很多医务人员专业外的优秀才能,诙谐幽默者引人入胜,拉家常者讲解浅显易通。凡以寓教于乐、喜闻乐见方式开展传播,均能获取海量人际和内容互动。
2.3 真实可信。以华西医院为例,最高日门(急)诊量曾创20000余人(次)、外科手术500余台。仅2020全年门(急)诊量达485万人次,出院病人23.8万人次,手术16.4万台次[2],说明华西医院以专家云集、技术高超赢得大众高度信任,医务人员实名化自媒体平台,对提高专家民众见面率、医院知名度、优化患者满意率等方面大有裨益。
2.4 容易实施。与机构账号相比,个人账号在申请流程、信息发布、刊发频率、用户亲和度和黏度等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3. 几点注意事项
自媒体门槛虽低,但医务人员应用依然须注意分寸。为此,笔者建议:
3.1 保持社会正能量。医务人员素有白衣天使美誉,凡参与医学文化传播者,均应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传播社会正能量,这样的自媒体平台才能走得更远、更久。
3.2 深入浅出策划制作。对高难医学术语、理论要进行“俗语翻译”、“再创作”,让大众听懂、看懂才是有效传播。当然,倡导“俗语”绝非低级庸俗,违反社会伦理。
3.3 确保节目内容精确。因医学异常严谨,凡拟向公众传播的视频,应谨遵学术精神严格把关、杜绝瑕疵,此为医学文化传播效果的生命线,否则将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和人身伤害。
3.4 关注大众热点。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医务人员唯有与大众需求吻合,才能与众共鸣。发表话题征集,读者即可通过私信、评论等方式交流,既增强平台互动,又带给读者亲切和现场感。
3.5 坚持实名化。事实证明实名化账户的推广效果非常明显,既然投身医学文化传播的行列,即应以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来对待相关工作,为读者负责、为社会负责。
3.6 注意索引信息标注。自媒体平台每天作品量巨大,除非读者添加关注,否则内容将如石沉大海难以查询。发表作品时应尽量对信息的标题、索引标签进行提炼,使读者即使未加关注也能海量搜索,从而提高传播面和增强传播面效果。
[1]人际互动比是指医生主动关注阅读者与回关人数的比值。该值越大,表明医生与读者互动性越好,反之则较低。内容互动比,是指医生发表的信息数量与获得阅读者点赞数量的比值,该值大小与人际互动性质相同。
[2]数据截止日期:2021年10月25日24:00时。
参考文献
[1] 田格媛.缔造最优患者体验之梅奥诊所秘诀[EB/OL]《健康界》(2014年11月26日)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20141126/content-464423.html,2014-11-24/2021-3-28
[2]《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简介》(2021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官网,2021年3月1日发布[EB/OL].http://www.wchscu.cn/public/about/281.html,2021-03-01/2021-03-28
作者简介:邓少雄,男,1995年1月出生,硕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医院管理和医院文化、医院国际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