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是治水事业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为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海勃湾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突出问题导向,因地制宜施策,把节约用水工作当成重点和必须要抓的大事,结合水资源管理实际,重点抓好水安全、水管理、水环境、水生态及水文化建设,推动全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1生态环境治理中水土保持应用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与社会经济及人文建设有着密切联系,为了能够全面保障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质量,则必须要加强对各项工作的认识,而且有关生态环境部门需要对工作进行不断落实并掌握多样化工作开展所面临的问题。再加上当前社会情况下,国内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面临较多的问题,主要就是水土流失,导致植物覆盖率大大降低,这不仅会影响人们所居住生态环境,同时还会导致多种问题的产生。因此,在实践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多种类型工作的认识,并合理的对各项工作进行优化,提出针对性解决问题,合理的展开水土保持工作从而将各项工作的优势更加全面发挥,从根本上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基本质量,避免水土流失问题的产生,使得国内绿化植被面积能够得到进一步扩大。而且通过水土保持工作的合力开展,能够从根本上使得生态环境基本质量不断提升,并从各个环节杜绝水土流失问题的产生,使得我国绿化面积能够得到不断扩大,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其优势更加全面展现,而且针对综合分析来讲,为了能够避免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则应该对各项工作开展现状有着充足的掌握,并通过工作的优化与完善来最大化保障环境治理的效率。
2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2.1水资源分布不均
尽管我国水资源存储量较为丰富,居世界第六,但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巨大,且聚集性较为明显,水资源分布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受降水量不可预见性的影响,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整体呈现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状态。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对人们的日常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制约着经济发展。
2.2水土流失预防工作不够完善
水土保持工作除了治理以外,最主要的还是水土流失预防工作,但由于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及经济的发展,水土流失预防工作很难真正落实。人们现在已经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在采取相应的保护、预防措施,但当下的水土流失预防工作还不够完善,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支持不足、监督管理不完善,相应的水土流失预防工作还不够全面,依旧有许多水土流失问题不断发生。
2.3水土流失较严重
水土流失问题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约1/3的土地资源面临着水土流失问题。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措施进行治理。一方面,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资源质量下降,土壤缺少营养,降水得不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水土流失导致森林、植被覆盖率降低,加剧了生态环境失衡,当暴雨来临时,极易引发洪水,形成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3风景园林在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探讨
3.1风景园林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相比生产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措施,风景园林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就更为普遍,如现在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大型生态湿地公园,成都市范围内就有青龙湖、白鹭湾、北湖、白鹤滩、桤木河、凤凰湖等众多的生态湿地公园。由于生态修复本来就是利用生物的多样性从而形成一个小型的生态循环系统,达到环境治理和修复的效果,因此,生态修复中更注重的是不同植物对环境修复的功能。那么,风景园林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则无需考虑植物的种类,仅需在此基础上按照层次、色彩、风格等方面进行搭配,加以公园里的廊道、庭院、石桥、雕像等景观建筑就基本能达到一步一景,处处是景的观赏效果。而在一些生态修复工程中风景园林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项目采用人工复合生态床系统基于污染物生态处理的原理,整合了多介质土壤层系统和人工湿地的优势,既处理了生活污水,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3.2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实施“承载力倍增”战略,将水资源承载力倍增作为支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谋划推进,积极开展工业、农业、生活三大领域节水改造,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助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实现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积极促进农业节水,打造节水型农业基地,立足耕地面积小的现状,集中发展设施农业,实行集约经营种植,推动水源、耕地等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充分挖掘农业节水潜力,推广节水新技术成果,完善农业节水灌溉设施,“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2750余万元,在千里山镇团结新村、新地村、王元地村、新丰村、巴音乌素村实施了2.75万亩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改造工程;实施了神华水权转换工程,将2.47公里农田灌溉渠道改造为管道,对4.278公里农田灌溉渠道进行了衬砌,年节约用水136.91万立方米。通过上述工程举措,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17。
3.3加强对评价与技术创新应用的重视
水土保持技术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虽然能够有效将自身的优势发挥,但是在实践运行环节仍然会受多种性影响,导致其效果无法得到保障,所以未来能够有效解决多种因素影响及限制,还应该加强重视,确保可以遵循各项技术应用原则,并做好相对较为全面的评价工作,掌握各项技术应用开展所面临的问题,从而从根本上对各项工作进行落实,这样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能够发挥推动的作用及效果,杜绝所产生限制保证技术应用的高效性。针对多种类型技术应用所面临的问题,有关工作人员需要注重自身责任,确保可以通过参与各项培训,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能力,并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工作的创新,使得激素的应用效果得到保障,弥补传统技术应用所面临的问题为水土保持及环境治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奠定基础。
结束语
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的同时,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因此,可以大胆地推测,水保和环保工程以后的发展方向可能将艺术观赏价值纳入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工程的评价范围中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参考文献
[1]柳红.水土保持规划对生态环境和谐稳定的保护作用[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21(12):63-66.
[2]胡迪.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1,49(08):196-198.
[3]韩冲.浅议生态环境保护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因素[J].农村实用技术,2021(08):139-140.
[4]方俊.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设计策略[J].农业与技术,2021,41(14):160-162.
[5]施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3):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