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可以把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有效的培养出来。也就是说,在教学中从地理教学大单元出发,详细的安排地理教学的步骤,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学习和讨论地理知识,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大单元教学理念,全面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
一、单元教学
单元教学是指相对于单个课时的多个课时教学,教师须将同类别的教学内容进行单元整合,以连续多个课时的形式,依照学生认知规律并综合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从整体上把握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单元教学不仅仅是由单个课时拓展为多个课时,也不是从备一节课变成备一章课。单元教学既可以依据教材章节,也可以对教材章节进行次序调整与合并,甚至是跨章节、跨学期、跨学年的重新整合。
二、以“大情境”为整合方式,转型核心素养课堂
大概念教学追求案例的“真实性”。因而,结合“大情境”下的单元教学是融合了大概念为统领锚点,大思路为落实途径,大情境为真实落脚点的转向核心素养教学的知识课堂。
1、设置可视化目标
在大概念的视角下,单元教学的内容注重关联性,强调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建程度。教师可以通过单元目标的达成度来评估单元教学效果。教师依据新课程理念要求和学生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迁移程度,确定行为动词、明确行为条件和行为主体及主题内容,设定具有可操作性、可视化、可迁移的单元目标。
以“相互作用”模块中“海—气相互作用”这一部分内容为例,《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首先分解概念,海—气相互作用是指海洋与大气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彼此适应的物理过程,包括动量、热量、物质的交换。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海面温度出现异常时引发的海洋异常现象。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取出核心概念。其次,结合学生目前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和核心素养的要求,确定核心概念下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最后,联结单元教学目标与生活实际,设置具有现实意义的目标要点。
2、设计真实性情境
核心素养发展是以情境作为载体的。单元教学设计要联系实际创设“大情境”。这里的“情境”即“问题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情境,是以问题或者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
在单元教学设计中,首先基于大情境聚焦重点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解决的步骤、情境所涉及的知识与思路对重点问题进行有机分解,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具体的分解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步骤:第一步,从真实的大情境中选择并提取有效信息,转换信息的表征方式,用地理概念、图表、规律等地理学语言描述大情境;第二步,分析大情境中的主要因素,将大情境转化为相应的地理模型;最后,应用大概念提出具有统领性的重点问题,并进一步应用具体概念把重点问题分解为可研究的具体问题,结合具体问题设置相应的情境。
譬如,以“海—气相互作用”这一模块为例,基于大概念提取“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为重点问题,通过有机重构可以分解为“水热交换”“水热平衡”和“水热异常”三个角度,在每一个问题中都设计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通过水循环、大气环流、大洋环流等方式完成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由此结合具体情境予以知识构建和问题解决(见图1)。其中海景房的案例通过海洋对青岛沿海地区气候的影响引出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信息,同时海景房咸湿的独特特质打破了学生对海景房的美好向往的单一看法,让课堂更有生活气息。
三、实施单元教学,渗透学科知识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具备综合思维能力,这也要求我们在大单元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具体来说,在教学思路确定之后,在大单元背景下,就可以借助主题单元内容由浅入深向学生渗透地理学科知识。首先对东北地区区域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料进行搜集,具体包括了自然资源的储量,三大产业的比重以及经济总量的贡献,还包括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首先要分析东北的区域发展现状,比如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现状,这样就对东北区域发展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接着通过分析现有资料,找出目前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受到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哪些方面的制约,得出第一二产业是东北经济发展主要依托,第三产业在东北总体处于比较薄弱的水平。然后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之所在,即东北地区新兴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完整的新产业链条没有建立起来,这是造成其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同时落后的产能也造成了自然资源消耗数量较大。最后,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借助问题分析解决问题,那就是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推动东北区域经济获得新的发展。这样以上述内容的学习为例,学生对区域发展就会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从大单元的背景下锻炼了高中生对地理知识和想象的分析、概括和总结能力。
四、总结教学效果,加强实践反思
目前大单元主题教学在高中地理教育中已经是大势所趋。这就需要我们对单元教学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大单元教学的进一步完善,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高中地理教学效率提升上去。对于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比如作业问题,作业是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学生对单元知识的宏观理解和掌握,以及对地理现象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老师只能通过作业来侧面了解。我们在教学实践总结中还要充分认识到,大单元主题教学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这是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的重大突破。把原来的单方面的老师传授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自主认知、理解和探究,并在师生互动中提高了高中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结语
总之,目前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对于提升高中生综合地理素养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陷。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对地理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大单元背景下开展高中地理单元主题教学,这对于培养高中生综合地理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魏圣梁.基于大单元教学设计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综合思维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0
[2]黄云霞.基于单元教学法的地理教学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20(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