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科技创新发展,人类社会已经摆脱早期生产资料、生活品必须从天然物质中直接获取过度依赖的状态,能够充分利用化学方法制作的化学品、化工产品数量、种类、规模和占人类社会用品的比例越来越大,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化工作为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物料储运运输销售过程具有危险性大、工艺过程复杂、低温真空高压高温、生产危险性极高的特点,在化工生产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对机械设备、人员财产、企业形象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和影响。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就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企业安全管理的特点,抓住易发问题关键环节,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推进化工企业实现安全运行意义十分重大。
1精细化工生产管理的必要性
化工行业的发展可为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完善与应用,研发出多元化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并被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生产活动中,实现化工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但与此同时,还对化工生产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由于精细化工作业性质的特殊性,极易在生产期间发生安全事故,这是因为化工生产时所使用的原材料表现为易燃易爆的特点,且部分材料还有较强的毒性,增大火灾、爆炸、人员中毒风险发生概率,若不对生产原料、工艺加以管控,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化工生产具有较高的风险性,需加强对生产各环节管理工作的重视,为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化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2精细化工生产管理存在问题
2.1精细化工生产安全意识不足
化工产业存在的安全问题,大多与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有关。员工生产安全意识不足,虽然建立了相关制度,但由于没有全面落实,导致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由此可见,化工企业在安全生产宣传方面做得并不好,无法使安全理念深入到各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的思想中,生产过程无法保持警觉,必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统计我国近些年化工安全事故数据可以看到,事故大多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并且以违规操作、忽略安全问题为主要原因,尤其是很多员工为了操作便利,生产过程中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从而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不仅造成人身伤害,也为化工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2.2安全管理队伍综合素养不高
在安全生产操作过程中,不少员工缺乏创新意识,固守技术含量低的传统作业模式,不注重提高专业技术素质,不注重形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在精细化工设备安装、部件更换以及运维的过程中,存在随意拆卸设备零件、随意改变流程布局、随意进行施工检修停的现象,运维管理缺乏全局性系统性,这就必然导致人为操作故障率显著提升。
2.3缺乏完善管理制度
一些化工企业开展化工生产作业时,缺乏健全且完善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与管控,且未针对各生产环节设置专项管理人员,实际生产时,安全防护工作不到位现象时有发生。此外,化工企业所配置的管理人员以及生产人员对于生产流程以及标准未做到细致理解,在各部门缺乏交流、沟通的情况下,不利于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而管理人员不能全面认识自己的工作职责与管理内容,极大程度影响管理成效,且当遇到管理漏洞时,未就问题展开多层次分析并加以处理。
3精细化工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策略
3.1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教育
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员工是否具备安全意识至关重要。安全意识不足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所以化工企业的领导或管理人员,必须要及时更新现代安全生产理念,并确保员工能够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把安全培训教育和企业长期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帮助员工掌握更多安全知识,在提高生产安全的同时,也能发挥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企业必须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安全培训,结合实际生产活动制定培训方案,强化员工的个人能力与操作水平;同时根据生产情况制定安全制度,要求员工严格遵守,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规范生产操作;企业还可以通过安全讲座等方式加强安全教育,不断为员工灌输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保障精细化工生产安全。
3.2提高安全生产与管理意识
首先,要树立安全第一的原则,在企业范围内广泛的开展宣传,利用口号、案例、新闻报道等方式全面的呈现安全事故对精细化工生产的危害性,从思想上加强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其次,要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的相关培训活动,结合员工实际的工作内容,为员工提供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掌握一定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针对性的解决精细化工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便于员工更好的开展生产工作;再次,针对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违规操作问题,应当深入追究原因,严厉进行处理,以此为戒才能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规避安全风险;最后,要充分利用各类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参与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对工作责任心强、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力好的岗位、团体和个人,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也可以通过设置安全生产奖、文明奖等方式加大激励力度,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3.3健全生产管理制度
首先,站在多角度分析精细化工管理任务与目标,全方位考量精细精细化工生产现场环境,实现对各类风险因素与影响因素的全面把控,结合分析结果,合理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并确定极具规范化的管理细则,为风险因素的管控提供参考。其次,对生产流程展开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确保涉及到的所有环节与工序均在可监管的范围内,规避一系列生产问题的发生。再次,根据管理要求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合理健全责任制度,并搭配相应的监督管控制度,将管理目标细化为多个小目标分配给具体人员、部门与岗位,有利于管理工作的有效、高效开展与落实。同时,还需剖析企业全体职工专业素养与能力,包括管理人员、生产人员等,依托于不同部门性质,针对性的制定激励、奖惩制度,增强作业人员多方面意识,从根本上规避生产工艺操作不规范、管理工作不到位、工作态度不严谨等问题的发生。最后,搭建科学的风险管控与防范系统,要求生产管理人员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管理,确保所有生产操作均按照规定流程执行,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保证精细化工安全、有序生产,就需积极落实各类生产管理问题的的处理与解决工作,加强对生产安全以及成本的管控,与此同时,还需制定健全的生产管理制度,起到约束生产行为的作用,做好生产人员的管理工作,采取科学且可行的生产管理手段,以严谨、专业的管理态度,确保生产活动高效、安全、低成本运行,促使化工企业管理水准以及经济效益得以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曹大成.分析精细化工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化工管理,2021(29):88-89.
[2]赵健.精细化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1(15):67-68.
[3]王天胜.精细化工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14):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