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海洋石油钻完井作为石油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点环节,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人员安全。然而,随着海洋石油钻完井技术的进步和深水、超深水、高温高压等复杂环境的开发,海洋石油钻完井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风险也日益严峻。主要安全风险包括高压气体、有毒气体与液体泄漏、钻完井泥浆失控、设备故障与人员操作失误,以及自然灾害与环境风险等。这些风险不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还可能对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一、石油钻完井过程概述
海洋石油钻完井是从海洋中开采石油的关键步骤,其过程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和技术。海洋钻完井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钻探海洋深层地层,找到并完成提取海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整个钻完井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钻井前准备、钻井作业以及完井作业和井口管理。在钻井前准备阶段,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和数据分析,以确定钻井位置和钻探目标。接着,设计钻井方案,包括选择适当的钻头和钻井液。钻井作业阶段包括实际的钻探工作,使用钻井设备将钻头深入地层,同时注入钻井液以冷却钻头、排除钻屑、保持井壁稳定等。钻井液的配方和流量需精确控制,以应对不同地质条件带来的挑战。钻井作业完成后,进入完井作业阶段。这一阶段包括井口设备的安装、井筒的完井处理,以及后续的井口生产准备工作。井口管理则涉及对井口设备的操作、维护和完整性检测,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海洋石油钻完井过程中的主要安全风险
2.1高压气体、有毒气体与液体泄漏
海洋钻完、井作业常涉及高压环境以及含硫化氢气体,特别是在深层地质结构和高温高压地层中。钻井液作为维持井壁稳定、冷却钻头和清理钻屑的重要介质,通常以高压注入井筒。然而,这种高压环境增加了泄漏的风险。高压气体泄漏通常是由于地层气体的突发释放、井筒破裂或封隔器失效等原因引起的。当地层中存在高压气体时,如果井筒壁或封隔装置未能有效承受压力,可能会导致气体以及有毒气体泄漏。这不仅会导致井喷、火灾、爆炸和有毒气体伤人,还可能对周围环境以及人员造成严重污染和危害。井喷是由于气体、油或水从井筒高压释放,引发剧烈的喷发现象,极其危险。高压液体泄漏主要发生在钻井液系统中,通常是由于设备密封不良、井筒完整性不足或连接松动等问题引起的。液体泄漏可能导致钻井液性能发生变化,影响全井筒的稳定,增加井喷的风险。
2.2钻井泥浆失控
钻井泥浆是一种混合液体,用于冷却钻头、清理钻屑、稳定井壁以及控制地层压力。它在钻完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泥浆失控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影响钻完井作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泥浆失控主要表现为泥浆的过量或不足。当钻井泥浆注入井筒的压力过高时,可能会导致井壁塌陷,进而引发井喷、泥浆外漏等问题。泥浆压力不足则会导致钻井液无法有效地带走钻屑,使钻井液的循环受阻,增加井壁坍塌、井下工具损坏、以及卡钻的风险。
2.3设备故障与人员操作失误
设备故障通常由设备老化、设计缺陷、材料损耗或保养不当等因素引起。例如,顶驱的旋转部分可能因长期使用而导致润滑不良,进而引发过热和机械故障。这种故障不仅会导致钻头卡滞,还可能中断钻井作业,增加作业成本,并引发井喷等安全事故。操作失误则主要源于操作人员的经验不足、技能不足或操作粗心大意。人员操作失误包括不按操作规程操作设备、误判地层压力或错误调整泥浆参数。操作失误还可能引发泥浆系统紊乱,影响井壁稳定性,甚至导致井涌、井喷及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2.4自然灾害与环境风险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和台风。地震可能引发海底井壁破裂或井筒设备损坏,增加钻完井作业的风险,并对海洋环境造成二次伤害。台风可能引起钻完井过程中井下稳定不足,导致钻完井作业失败,也可以引起设备损坏、人员伤害造成严重后果。环境风险包括油气泄漏、泥浆污染和危废及废弃物处理不当。油气泄漏通常发生在井口或循环系统中,一旦泄漏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火灾或爆炸风险,还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泥浆污染主要发生在泥浆处理和回收过程中,如果泥浆处理不合规,可能会对海洋环境造成长期的污染。另外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危废以及废弃物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海水污染,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三、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3.1 风险预防与控制措施
风险识别与评估乃是预防措施的基石。在开展钻完井作业之前,必须对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予以全面的识别与评估,涵盖设备故障、操作失误以及地质灾害等诸多方面。经由风险评估工作,能够针对性地拟定预防举措,从而降低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海洋石油钻完井作业中,各海上设施必须要完善和应用风险辨识手册和清单,并在作业现场进行宣贯、学习和保证各项风险的控制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
完善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也是把控风险的重要途径。制定详尽的设备和人员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并保证所有操作人员熟知且严格遵循。这当中包含设备的正确操作方式、应急处理流程以及安全检查步骤等,如此能够切实有效地减少因操作失误所引发的风险。设立独立的联防联保以及监管机制,也能减少人为失误,每一个工作人员设立联防联保清单保证自身安全同时保护他人安全,另外设立独立安全监管体制,随时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监管,这些安全监管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少人员的“低老坏”,保证各项管理规定及时落地。
3.2 应急预案与响应机制
制定细致周全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这些预案应当囊括各种可能出现的紧急状况,例如有毒气体泄漏、井喷、设备故障等等。预案需要清晰明确事故的分类、应急资源的配备、应急组织的构成、响应的步骤、职责的分工以及资源的调度等内容。在制定时,要充分结合海洋环境的独特性以及可能遭遇的风险,确保预案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构建高效的响应机制,涵盖事故报警系统以及应急指挥中心。同时,每一个海上平台都应当制定契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单独应急预案,以保障其适应性。务必保证在紧急状况下,能够迅速发出警报并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应急指挥中心应当承担起协调各方资源、统筹规划应急措施的重任。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是保障应急预案有效性的必要举措,对于每一个海上设施均是如此。通过模拟真实的事故场景,训练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检验预案的实际可操作性。这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从而提升整体的应急处理水平。
四、结语
通过在海洋石油钻完井领域全面施行风险预防与控制措施,制定详尽完备的应急预案,大力加强安全培训以及人员管理工作,并且定期开展设备的维护与检修,能够显著降低安全风险,有力保障作业的顺利推进。在未来,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安全标准的持续提升,海洋石油钻完井作业的安全管理必将进一步得以优化和强化,从而为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构筑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婧余.石油钻井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Diss.西南石油大学.
[2]顾菲菲."海洋石油钻井作业风险管理与安全评价."石油矿场机械5(2014):4.
[3]张光锦,范立晶.石油钻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策略探讨[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23(12):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