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枫香栽培造林技术
廖太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廖太进,. 林业工程枫香栽培造林技术[J]. 林业研究,2023.2. DOI:10.12721/ccn.2023.157248.
摘要: 枫香是一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生态绿化树种,能够入药也能够制作家具,并且具有较高观赏性,还能够保护周围生态环境,从而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舒适的居住条件。本文基于枫香的特性、结合xx市的气候环境,分析了林业工程枫香栽造林技术以及后期养护管理,以期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 林业工程;枫香栽培;造林技术
DOI:10.12721/ccn.2023.157248
基金资助: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早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因此绿化工作应选择喜阳喜水的树木。枫香是一种落叶乔木,不仅有着美丽的外表,还具有发达的根系,因此适应能力较强,并且具有抗旱与抗倒伏能力,应用枫香育苗造林,也正是利用了枫香的灰尘吸附能力,达到防风固沙的目的。

1.林业工程枫香特性分析

枫香树是一种阳性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喜光照,在幼年时期能耐阴凉,适合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适合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主根又粗又长,能在短时间内耐水淹,发芽率高,而且能在干旱等恶劣条件下生存,还具有耐火、抗风性[1]。枫香幼苗生长缓慢,进入成熟期后,生长速度会很快。枫香可与各种树种混种,其中以榆科和樟科为主。枫香叶片中的花青素含量高,随着气温的变化,叶子会从绿色变成红色,特别是在霜冻过后,叶片中的叶绿素会被破坏,叶子中的糖分会增多,叶子会变得更加鲜红,颜色也会随着颜色和糖的比例而变化,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如图1所示。

捕获.PNG

2.枫香的育苗技术

2.1 种子采集处理与储存

选择枫香种子时,一般根据育苗量、播种面积决定种子类型。种植人员在选择母种树时,需要保证母种树外形优美,无病虫害,确保采摘的种子质量。其次,了解母树结实量,确定母树增减数量。干旱地区种植枫香,采种时间尽量选择在10月中旬或者10月下旬,此时蒴果的颜色逐渐转黄,处于成熟阶段,质量有所保障。采种时,种植人员应注意保护母种树,确保自身采摘安全。采摘完毕后,请在空旷地带晾晒种子,晾晒时间一般为3~5天[2]。晾晒后,种植人员可以将裂开蒴果中的种子取出,并摘取种子之间混杂的杂质,剔除干净后,放入干净的袋子中,贴上标签储存,储存地点宜阴凉通风。储存过程中,种植人员需要做好防潮防湿工作,防止种子腐烂。如果储存时间长,则需要使用麻袋进行包装,放入低温、干燥的冷库中进行储藏,效果更佳;如果储存温度为常温,则需要定期检查种子储存情况,如是否有虫子侵蚀等,以确保种子质量。

2.2 苗圃地选择及整地

选择苗圃地时,种植人员需要考虑种植区域与周边居住区域的距离、交通是否方便,保证种植期间管理到位。可以选择pH值为5.5-6.0的砂质壤土,内部养分充足,可以达到种植条件,促进枫香茁壮生长。为了保障苗圃地平整度,种植人员需要做好整地工作,及时处理地面灌木杂草,以免杂草抢夺枫香种子营养。秋季时,进行深耕工作,为种子越冬做好准备,保证温度适宜,种子生长正常。如无法完成秋耕,则需要在播种之前,提前15天完成春耕工作。深耕时,大约挖至土层15厘米~20厘米即可,同时灌好底水。无论采用哪一种耕地方式,种植人员均应注意施肥量,将腐熟的有机肥作为主要肥料,在施肥期间喷洒至土壤间。苗床布设后,种植人员需要混合敌克松和腐殖土,将其制作为药土,均匀播撒至苗床上,进行土壤消毒。

2.3 催芽与播种

播种前,种植人员需要取出提前储存的种子,进行种子催芽处理。在温水中浸泡种子,加快种子出芽速度。温度维持在40~50℃最佳,浸泡时间1小时即可。捞出种子后,清洗干净,放入于24℃左右培养箱中,种子上覆盖湿布,每日使用温水冲洗种子,温水温度为30℃即可。待到三分之一的种子露口后,则可以进行播种。四月初播种,在播种之前,先浇好底水,水分渗透后再播种,每667平方米播种2.5~3.5千克[3]。在播种后,用细沙土覆盖3厘米,然后轻轻压实,然后用一层稻草帘来保持土壤湿度。在种子没有出土之前,最好不要浇水,种子出土在播种后4周左右陆续发芽,再等大约15天,大多数的幼苗出土后可以去掉草帘。

2.4 播种后管理

在幼苗时期,要采取人工除草措施,避免对幼苗的根部造成损伤。在定苗之前,每隔15天左右进行一次除草,然后在定苗后25天左右进行一次除草,在整个幼苗期间,要进行6~8次除草。当幼苗有2~3个真叶时进行一次间苗,当叶片开始互相覆盖时,再进行第二次间苗。间苗的原则是去弱留优,剔除生长不良、密度过大的病弱幼苗,保证株距在5 cm×8 cm左右,选择在阴天或晴天晚上补栽幼苗。枫香在幼苗期主要是吸收氮元素。在硬化后,应降低施用氮素和提高施钾的用量。在施肥方面,采用了集中施药的方式,实行沟施。栽培者要把化肥集中施于幼苗的根部,以确保其养分的充分供应。同为了保证枫香的正常生长,还应随时注意其枝条的生长状况,适当修剪主干和侧枝。当枫香幼苗高80-100厘米、地径l厘米时,就可以出圃。在起苗之前要浇水,要按先后顺序起苗,在起苗的时候要附带足够土壤,保证枫香幼苗根系的完整性,避免枝叶碰撞受损,在运输途中还要做好保湿防晒工作,确保幼苗健康。

3.枫香的造林技术

3.1 科学整地

整地时间通常为秋季,通过整地可以熟化土壤,保证枫香茁壮生长。整地时,种植人员需要根据地形选择合适的整地方式。例如,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厚力强时,可以直接进行移植;对于地势不平整、土壤肥厚力不足的地带,则可以选择鱼鳞坑方法进行整地。按照50 cm×50 cm×40 cm的规格,整平土地。接着,在坑外围堆砌碎石,防止水土流失、固定大苗种植位置,提高枫香整体成活率。另外,种植人员需要做好原造林地植被保留工作,选择生长性强的大苗。发挥枫香抗风防御作用。

3.2 合理混交

丘陵和低山地区移植枫香时,种植人员需要结合造林经验,选择合理混交方式,开展造林工作。例如,株间混交、行间混交、条状混交。混交时,种植人员应考虑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选择可以和枫香共同生长的树木进行造林,如马尾松、杉木等[4]。混交期间,对于生长速度较快的树木,则可以留有充足空间进行种植;对于生长速度缓慢的树木,则可以减小间距,增加种植密度

3.3 栽植技术

每年4月上旬时,土壤逐渐解冻。此时,种植人员可以使用顶浆栽植方法,选择根系发达的苗木进行种植。种植期间,种植人员需要先将苗木扶正,再进行填土处理,同时注意主根和侧根的处理,避免发生窝根现象。对于土壤较为贫瘠的沙石地,则可以选择客土回填方法,在填土填至一半时,进行提苗。踩实土壤后,继续进行填土工作,待到土壤超过苗木根茎2厘米左右时,即可停止填土工作。然后对苗木进行浇水,铺上地膜后,维持土壤水分,保证幼苗根部温度适宜。

4.林业工程枫香栽培造林养护管理

4.1 选择壮苗移栽

在枫香移栽运输以及种植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运输方法,运输过程必须保障枫香壮苗水分的保留,避免因为水分蒸发而导致枝叶干枯,因此枫香壮苗运输移栽最好在夜间进行。移栽人员要根据运输时间,来做好前期的养护材料的准备工作,在移栽的过程当中要进行喷水养护,从而避免枫香壮苗因水分流失而失去活力,保障成活率。如果运输路途较远,要注意车内温度不宜过高,从而导致枫香壮苗出现枯黄腐烂等损伤,移栽过程当中也要利用一定的器皿来维持植物根系的生命力。夏天种植时要带大土球,捆扎的草绳必须要收紧,最后把绳子的末端牢牢地系在树根上。在包扎好土球后,要用湿草绳把树干缠绕起来,尤其要小心在吊装过程中不要损坏树皮。在种植之前,要在事先挖好的树洞上喷洒药剂,然后按照6:1的比例将土壤和肥料混合均匀,再用15cm厚的土层填充到坑底部。在使用起重机吊运壮苗的过程中,使用喷洒装置对土壤进行全面消毒,消毒后慢慢地将壮苗放下,然后分层填土,加固围堰,最后还要浇透水。

4.2 做好病虫害防护工作

一般情况下,枫香病虫害高发季节在春末秋初,相关部门单位一定要根据实际环境状态,针对性地做出防虫害的方案措施,可以利用杀虫剂来消除病虫害现象。抗虫害防治工作对于枫香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在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时,以综合防治为核心,增加对植物巡护检查的次数。在修剪植物根系与枝叶的时候,为了控制病虫害现象,需要全面修剪避免病虫害传染,在修剪的时候也要注意剪口平滑,并做好养护,保证枫香观赏性不受过多影响。物理防治不会对枫香正常生长产生太大影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近些年,应用物理防治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控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显著提高了防治效果,对生态环境也起到了保护作用。在枫香育苗造林养护工作中,养护人员可以根据害虫的习性选择合适的设备,例如太阳能灭虫灯与太阳能捕虫器等等,这些设备应用太阳能作为工作能源,不仅能够起到节能效果,同时还具备较高的病虫害防护价值,有利于保护枫香的健康生长,同时也不会对周围环境与景观效果造成破坏。

5.结论

种植枫香既可以解决地区绿化问题,也可以美化周边环境,落实生态环境维护工作,通过高效育苗造林技术可以提高枫香成活率,充分发挥其生态价值,为城市带来更具生态绿化作用的绿化环境。枫香的生长性使育苗造林绿化具有动态性,后期对枫香的科学养护也有助于城市绿化保持长期的良好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小健.浅析枫香栽培造林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2,25(08):138-140.

[2]韩海萍.枫香多目标育种及栽培技术[J].乡村科技,2021,12(29):87-89.

[3]吴幸城.马尾松与枫香混交林造林技术分析[J].绿色科技,2020(01):52-53.

[4]邓伟团.乡土树种枫香栽培管理研究[J].乡村科技,2019(16):63-6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