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我国针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采取了很多措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以此来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林业资源是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保护整体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因此只有维护好自然保护区的林业资源整体生态平衡,才能够有效地实现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1 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概述
1.1 自然保护区概述
在整个社会中,林业资源属于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号召下,开展自然保护区建设已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关键之举。此项举措的主要内容为:为保护某地域内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濒危物种以及自然遗迹,相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划分自然保护地,之后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措施,实现对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的特殊性保护,保障林业资源质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1.2 林业资源保护利用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着丰富的自然物种,包括各种动植物等。做好林业资源保护工作,能够为这些动植物营造健康、和谐的生长环境,从而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其次,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林业资源有着一系列生态环保功能,如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缓解大气污染等。做好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有利于最大化地发挥林业资源的环保功效,使生态环境更为和谐、文明。最后,有利于提升自然保护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自然保护区的稳定经营,借由生态环保工作,唤起大众的环保意识,将先进的环保理念根植于大众的心中,推动环保事业的持续发展。
2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2.1完善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法律
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为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管理带来强有力的保障。相关部门有必要仔细分析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现存问题,结合林业资源开发乱象,出台一系列约束力强的法律制度,规范旅游企业的开发行为,使自然保护区的经营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相关工作者应积极利用法律手段,打击任何足以威胁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不法行为,督促相关责任主体认真履行职责,为林业资源开发利用营造更为科学、合理、规范的环境,增强相关责任主体践行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提高林业资源的管理效率。
2.2打造科学的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机制
(1)建立责任体系,明确部门分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下,相关工作者应仔细分析各级部门在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中承担的具体职责,针对林业资源保护利用的需求,在各部门之间建立起完善的合作沟通渠道,指导各级工作者有序地完成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例如,日常工作中,林业部门负责监管诸如占用、破坏林地的不良行为,监测林地中是否存在有害生物,开展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自然资源部门负责严格把关新建项目选址,制止破坏林地的行为;森林派出所负责配合相关职能单位开展各项执法行动等.如此便可形成一张相对完善的林业资源保护管理网络,促进各项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此外,为进一步提升林业资源管理成效,相关工作者也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各部门之间建立起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实现信息共享,使林业资源保护管理变得更为高效。
(2)完善效益补偿制度设计。设计科学合理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有利于约束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单位的行为,使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变得更为科学、有序。为达到目的,政府部门要发挥好宣传引导作用,在尊重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及时为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等森林资源的经营者给予生态补偿。同时完善对补偿基金设立、筹集、使用办法的设计,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为良好的条件,促进森林资源营造、抚育、保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3培训工作人员,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工作人员是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的执行主体,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号召下,相关部门应针对各级工作人员做好培训工作,夯实其知识、技能储备,增强其生态环保意识,督促其矢志不渝地落实生态环保要求。具体可采取如下策略:首先,应加大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宣传力度,借助微信、微博等平台,将位于时代前沿的林业资源保护知识及时普及给相关责任人,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各项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顺利落实。其次,强化业务培训,针对各级工作人员,给予科学合理的业务培训,提升其保护、管理林业资源的能力。为提升培训成效,有关单位可定期从相关机构中聘请专家学者去自然保护区,指导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实践,将各项先进的生态环保理念、技术带入自然保护区,促进林业资源保护提质增效。
2.4制定基于科学技术导向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具体应做好如下几点:首先,建设完善的林业科技创新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学技术为核心,以提升自然保护区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建立符合时代发展形势的科技创新机制,调动先进技术、先进人才的力量,着力解决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借助工作实践不断检验林业科技创新成果,从源源不断的实践中积累大量的发展经验,借助这些宝贵经验,解决林业生产、林业科技创新与林业资源保护中存在的矛盾。再次,积极鼓励科研人员借由技术承包、转让、服务等一系列的手段,不断创新实体经济发展形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最后,做好应用技术分析工作,利用先进技术监测森林生态系统的实际情况,加大优质品种培育力度,为自然保护区获取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结论:总而言之,为了提高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效率,有必要建立森林资源保护评估系统。该系统必须科学、统一和合理。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分析目前在保护森林方面是否存在任何问题,结合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现状。合理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建立林区森林资源科学评估体系。为了采用新的保护理念,实现林区的全面转型,有必要将所有类型的森林资源划分为保护区,并在不同地区提供专门的行政人员。
参考文献:
[1]方怀龙,张东方,玉宝,皑妍.林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优化模式的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13(05):8-13.
[2]曾全固.浅谈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建设现状与对策[J].林业建设,2013(03):13-15+28.
[3]郝秀萍,田宏,许彩霞,刘婷婷.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初探[J].内蒙古林业,2012(03):15.
[4]翟媛媛,谈燕君,毛韦玉.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林业行政执法现状及对策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18(01):13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