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
何柯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何柯,.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J]. 中国环境保护,2022.8. DOI:10.12721/ccn.2022.157074.
摘要: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矿山开采对资源造成的破坏越来越被重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是矿山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两大主题,也是当今社会、政府主管部门以及矿山企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矿产资源是资源的一种,人们想要利用矿产资源就需要对矿山进行开采,在获得利益的同时必定要破坏矿山环境。因此对于矿山地质环境的综合治理方法、治理措施来说尤为重要,本文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 矿山开采;地质环境;复垦;问题;治理措施
DOI:10.12721/ccn.2022.157074
基金资助:

在地下开采矿山的过程中,地质环境的保护以及矿山山体的稳定性能始终是无法避开的永恒课题。诚然,地下开采矿山会带来相对可观的经济效益和令人满意的社会效益,然而,对资源的开采本身就是一柄“双刃剑”,随之而来的就是矿山地质环境的损害和保护问题。地质环境的损害“牵一发而动全身”,极易诱发地质灾害,所以,需要广大矿山开采方未雨绸缪,尽力减少自身开采行为对地质环境带来的不良冲击和消极影响。

1 矿山地质环境复垦的有效治理措施

1.1矿山的地面沉陷问题治理

矿山地下采空区以及矿山疏干排水最终导致的地面沉陷、造成地裂缝问题,因为疏干排放地下水,最终将会改变其地下水流的原本自然渗流、地下水径流条件,因此水浮力逐渐消失,地下水的潜蚀作用也会使充填物逐渐流失掉,继而发展形成地质空洞,在矿山内部真空吸蚀力以及重力的共同作用下也可能会造成矿山塌陷。对矿山内部采空区的环境综合治理,主要就是为了预防和控制其地表残余沉陷问题的进一步发生。在此基础上可以采取的方法有4种:(1)矿山内部全部需要充填采空区内部的支撑覆岩,以最终能够彻底消除矿山的地基沉陷隐患;(2)矿山局部支撑覆岩或者是地面构筑物,需要减小其采空区空间的实际跨度,进一步防止出现顶板垮落的问题。现阶段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注浆柱、井下砌墩柱以及大直径钻孔桩柱或者是直接运用桩基法等;(3)矿山注浆加固以及强化矿山内部采空区围岩的结构,能够充填采动覆岩的断裂带以及弯曲带岩的土体离层以及裂缝,使之最终可以形成一个刚度比较大、整体性能比较好的岩板支撑结构,使其可以更加有效地抵抗矿山老采空区塌陷进一步向上发展的问题,使矿山开采区地表只会产生比较均衡的沉陷问题,以确保矿山开采区地表构筑物的安全性;(4)采取必要预防措施。矿山自身释放老采空区的内部沉降潜力法,在矿山采空区地表并未利用之前,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加速其矿山老采空区的活化以及覆岩沉陷速度,有效消除对矿山地表安全有比较大威胁的地下空洞结构。

1.2采后泥石流的治理

矿山开采大量的矿产资源,将会为泥石流的出现提供大量松散固体杂质,可能会造成矿山结构的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现象的发生。开采矿山自身矿产资源以及修筑开采运输道路,这些均会对矿山的植被造成非常大的破坏。因此,切坡不合理、废矿井陷落而引起的矿山地表崩塌等要素还可使沟内的土量急剧增加,使矿山地面的径流系数显著增加,洪峰流量也会随之增加,进入到雨季后,在地表山洪冲刷作用下,矿山表面大量的松散物质由雨水的浸润饱和液化之后而造成的过度充水而发生下滑,便形成了泥石流灾害。此种泥石流灾害也就被称为矿山泥石流灾害。在这方面的综合治理措施,应当在整体泥石流发生流域内,运用蓄水、拦土、拦水、排导以及造林等多种治理和防治措施,其上游宜采用蓄水以及引水隧洞等治理和预防措施,将其上游的清水水流科学引走,使该水流和松散堆积体能够脱离接触,以更好地避免泥石流灾害的真正形成;并且还可以修建拦挡坝,以拦截住形成泥石流体杂质的来源。在泥石流的中游,能够采用挡土墙结构或是土钉墙等防治措施,从而才能够防止泥石流体对于矿山表面道路农田以及房屋建筑的破坏力度。

1.3尾矿的化学污染的治理

矿山中的废石、废土以及矸石固体废弃物被大量堆放,侵占了大量的矿山土地资源,最终将会造成矿山污染水土体被化工、黑色金属矿物质污染,其中尾矿总量要占到矿石总量的50%~80%。对于矿山中尾矿的综合运用和开采,第一就是矿山尾矿的能源利用与开发。事实上,尾矿作为一种高质量原料、材料已经得到一些颇为实际的利用。尾矿材料能够用作建筑工程材料,但把尾矿材料作为建筑施工材料时,还需要非常慎重的研究和考虑,因此要对尾矿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综合地研究与分析,查看分析其中是否存在着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物质。运用尾矿作为矿山开采井下充填的作业材料,现阶段已经取得非常成功的作业经验,当前很多矿山开采都在应用。这导致矿山中尾矿资源的利用范围以及开采率大大地提高,这样就能够减少尾矿资源的堆存数量,同时又能够将尾矿这一宝贵的资源保存于地下,以便于今后重新进行开采和利用。   

2 完善矿山土地复垦的建议

2.1完善土地复垦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可操作性

我省政府应结合地方特色,出台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下一步土地复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结合国外先进国家在土地复垦工作中的经验,如对土地复垦资金的提取、复垦后土地产权处理、土地复垦工作的监管等,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为土地复垦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提高矿山企业的土地复垦意识

土地复垦工作最终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矿山企业,他们是复垦工作的执行者,所以必须提高矿山企业土地复垦的意识。首先政府应该不断加强土地复垦法律的宣传,使矿山企业意识到土地复垦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其次应加强对矿山企业在土地复垦方面的培训和提出一些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在土地复垦方面的业务知识,也可以提高矿山企业土地复垦的积极性。

2.3加大评审力度,提高编制土地复垦方案的质量

为了提高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水平,一方面国土主管部门应聘请在土地复垦方面有造诣的专家,针对土地复垦涉及的各个方面对中介机构的编制人员进行培训,增加编制人员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在对完成的方案进行评审时,专家应该从自己的专业角度结合矿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实际性的问题。土地复垦方案涉及许多如环保、采矿、地质、财务等不同的专业知识,中介机构应该聘请一些不同专业的人才,每个人结合自己熟悉的专业知识编制属于自己的一部分,这样方案的质量就提高了,为后续土地复垦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4 加强对矿山土地复垦的监管

土地复垦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在实施的每一个阶段,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进行一系列的监督和检查,建立一整套的资金保证制度,确保复垦资金的合理使用和专款专用。从省到县,在国土部门中设立专门的监督执法机构,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进行土地复垦的矿山企业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土地复垦专项执法活动,使土地复垦的管理工作日常化、经常化。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复垦是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开采矿产资源,在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首先力求消除产生负面影响的各种因素或降低影响程度,对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过治理措施达到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通过规划及各种管理手段,采取防范性措施,减少环境问题的发生,尽量避免矿山环境破坏或将其消除于矿山建设、生产过程中,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何兰军,张林生. 地下开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问题探讨[J]. 安徽地质,2015,4(01):65-68.

[2]王聪,杜丹. 地下开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问题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2016,9(15):13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