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
罗亚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罗亚,. 关于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J]. 林业研究,2023.2. DOI:10.12721/ccn.2023.157253.
摘要:
目前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不仅为林业资源保护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也为森林防火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森林资源是人们生存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的一种物质保障,不仅能够在防治水土流失和净化空气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也能改善生态环境。这就要求林业部门积极承担职责,不断加大林业资源保护力度,制定完善的森林防火管理方案,为后续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基础。本文从林业资源保护要点入手,展开阐述,针对如何做好森林防火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探讨。
关键词: 林业资源保护;防火管理;生态发展;经济损失
DOI:10.12721/ccn.2023.157253
基金资助:

【引言】现阶段社会整体创新发展,在大力发展经济过程中非常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了保障森林资源保护和防火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就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选用针对性的方法,在提高森林资源保护效果的基础上,提高森林防火管理水平。森林资源保护这项工作要求使用森林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过程中,严格遵循节能性原则,既要使各类资源最大程度上发挥应用价值,也要深入挖掘森林资源的潜在价值。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森林防火工作有效性,就要不断细化防火管理方案内容,提高森林维护水平,降低森林火灾发生概率,避免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

1林业资源保护要点

1.1适当加大执法力度,严格管控违规行为

结合各个地区的森林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可知存在恶意破坏和滥用的情况,这就要在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时不断加大执法力度。

比如:在实际开发和使用森林资源之前,一定要保证此项行为经过相关部门的认可,同时还要保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提高森林资源使用科学性。一旦森林保护区域有不相干的人员私自进入就要严厉警告,在强化人们森林资源保护意识之后,严格规范森林资源利用行为。对于湿地公园而言,需要合理安排巡查人员进行管控,通过加大巡查频率的方式,真正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科学合理优化森林产业结构,保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要求政府注重处理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并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调整方案,具体包括严格管控森林原材料开发力度、提高森林资源使用效率。总之,在加大森林资源保护执法力度的基础上,严格执行森林资源保护计划,同时做好森林资源生态价值宣传工作,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到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

1.2注重应用先进技术,创造森林资源保护模式

传统形势下的森林资源保护方式比较落后,为了不断创新保护模式,将现代社会先进技术和设备应用其中,如注重应用火灾传感器,在有效减少工作量同时,提高森林资源保护效果。不仅如此,还要将太阳能遥感自动天气观测系统作为辅助性工具,高效分析风速、温度、土壤含水量等多项指标,不仅可以精准确定资源保护情况,也能减少人类活动对森林资源造成的破坏[1]。以我国各个地区的重要森林资源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分析,将先进设备作为保障,构建森林资源信息化管理体系;并要将无人机航空摄影技术作为依据,进入人类难以进入的区域,主要就是通过航拍的方式确定森林资源分布情况,为后续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将监控设备安装在森林资源保护站中,对违法违规人员进行监管,最大程度上发挥警示和震慑作用。

2提高森林防火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2.1高效应用物联网技术,为防护管理人员提供技术保障

森林防火管理工作不能忽视,技术人员自身应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科学合理地结合物联网技术和防火检测监测技术,在全面掌握森林火灾的具体情况同时,为森林防火管理人员高效工作提供诸多便利,这样在出现森林火灾之后可以第一时间采取措施,防止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在火灾管理过程中高效应用物联网技术,也能帮助管理人员了解林木生长情况,在处理异常问题同时,降低森林火灾发生概率。对于森林火灾管理人员而言,需要将感应设备放置在关键位置上,既要实时监测森林内部的温度和风向,也要利用电脑精准记录各项数据信息,从而为管理人员做好统计和整理工作创造条件。此外,将高清摄像头安装在林业种植的范围内,并在射频技术的辅助下,获取和整合林木生长情况、地理位置、种类等多个方面的信息。

2.2合理设置防火隔离带,提高森林防火管理有效性

在实际开展防火隔离带设置工作时,森林防火管理人员应具备较强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不仅要精准分析林区所处位置、地势情况、占用土地面积等多个方面的数据信息,也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火隔离带建立方案[2]。与此同时,设置隔离带过程中细致分析风向,需要让主风向间保持垂直,避免产生飞火问题。一般情况下,隔离带的最佳设置位置是“山脊下背风、上谷上迎风”,此区域的植物数量比较少,可以为后续做好维护和清理工作提供保障。比如:将森林防火隔离带的距离需要处于“<5Km”的状态,一旦具体设置的距离过长,就会产生防火效果差的问题;设定宽度过程中需要结合树木的实际种类进行分析,乔木之间的防火隔离带距离应保证在50m左右、灌木之间的距离为62m、草地之间的距离为10m。

2.3不断创新防火方式,从源头处控制森林火灾

森林防火管理人员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结合现代化森林防火管理要求、森林破坏程度、病虫害防治要求等多项进行分析,积极与“森林防火办公室”进行合作,将“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团队”建立工作落到实处。对于指挥中心而言,应安排充足的值班人员,不仅可以突击访问,也可以开展森林火灾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高效应用计算机控制、监控等多种类型的智能火控系统,在实现智能化和信息化防火工程建设目标之后,提高消防机械化水平。

结束语:

总之,自然资源种类非常多,森林资源就是其中非常重要一种类型。为了保证实际开展的森林资源保护和防火管理工作符合预期要求,就从多个角度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基础上,防止产生浪费森林资源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坤陵.森林资源保护与森林防火管理措施研究[J].乡村科技,2022,13(06):86-88.

[2]涂志明.森林资源保护与防火管理措施探讨[J].南方农业,2022,16(04):144-14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