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若干思考
乔克华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乔克华 ,.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若干思考[J].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2021.11. DOI:10.12721/ccn.2021.157100.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自信逐渐成为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的根基,由此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研究的欢迎。文化自信与我国优秀传统革命文化的根本内核是一致的,都源自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受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继承其精神力量而来,历史优势深厚。经过人民创造性、选择性的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新的内容,时刻紧跟时代的脚步,加强文化的自我认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现已经推进了新时代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时代先进思想文化的解放。本文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目前文化自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意见,能够促进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思考
DOI:10.12721/ccn.2021.157100
基金资助: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继续提高人民民族自信心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基础之上,根植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不断发展[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来源于我国人民的伟大实践,是普通人民现实生活的直接表现,也是绝大多数普通大众精神世界在现实中的浓缩,充分证明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影响全世界的原因。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文化是任何国家固有的基本标准,文化自信的建设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摒弃传统谈文化自信,是相对于根本价值的丧失。中国特色文化自信建设以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为基础,融入祖先深厚文化底蕴,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团结为基础的现代文化精神,其能够可持续发展、自我完善、实际应用,还有利于创新价值追求和重要理念,从而促进我国的繁荣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和搜集资料提出文化自信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必须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千百年来,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几千年的文明史也强有力的表明,这些文化价值观和理念是可行的,仍然适用于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其次,从近代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必须为文化自信树立革命文化的背景,用老一辈革命家的爱国情怀、爱国志向、理想信念凝聚成的“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等,不仅是我国劳动人民、勇敢的战士和领袖们留下的重要精神财富,而且他们也是当今社会革命中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影响了几代人。通过建设新时代文化自信,中国人民可以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保卫国家的感情,可以提高民族凝聚。最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文化自信,应该以国际化的眼光为出发点,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提高民族竞争力,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实现中华文化全球化的影响[2]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设的现状

2.1 对国外文化的认识误区

现如今街道到处都是西方传入的奶茶文化、咖啡文化,汉堡披萨等小吃,而传统中国小吃的种类逐渐减少,部分传统特色小吃已经被人们慢慢遗忘,小吃文化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现代教育环境中,西方元素的深化逐渐影响了新一代青年的思想观念,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认识。我国的文化遗产名录搜集和记录了我国即将消失或已经消失的珍贵传统文化遗产,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数量巨大令人忧心。优秀文化的消逝意味着精神文明的逐渐消失,一个失去精神文明的国家就是行尸走肉,必须重视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保护[3]

2.2 对传统文化重视度较低

总的来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类:一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外部文化的渗透,人们逐渐忘记了原有的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信仰,开始了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不可否认,外来文化的传入给中华文化带来多元化因素,为中华文化的创新型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依据现在西方文化的影响状况来看,弊大于利,国人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逐渐忽视了我国固有优秀文化的重视,沉迷于西式文化的盲目吹捧中,长此以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将逐渐被淡忘。二部分人民开始产生对中华文化的怀疑,加之清末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华民族在半个世纪内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耻辱,到现在还留下部分遗留问题,影响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在“一国两制”的政治策略出台后,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但如果我国社会环境出现文化不自信的现象,必然会对当前的形势造成间接影响,新文化运动的错误思想对时代倒退的影响就是前车之鉴。

3.关于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3.1合理对待外来文化

我国清末闭关锁国政策的失误就可以看出对外开放文化的重要性,只有打开国门才能看清世界,才能在吸取国外优秀的资源的同时获得不断地进步。“取长补短”吸收国外文化体系中的先进思想,而不是盲目跟从,选择性地提取需要的内容,这也曾是鲁迅先生提出的重要思想。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不论是使用、储存还是破坏,都是“占有”。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大部分西方国家所不能媲美的,而且两种文化的发展方式、路径和模式本质不同,互相之间也很难相通,所以,我国文化自信的建设必须要创新。否则就会沦为叛徒,败国屈辱,谄媚外来文化,谋求荣耀。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对待外来文化,学会接受和肯定外来文化,同时善于融合西方国家的文化,吸收优势构建自己的一套文化建设模式[4]

3.2创新发展而不忘本

历史见证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兴衰演替,是现实最真切的表现。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带有负面能量的文化,应该果断摈弃,国人应时刻保持清醒的精神面貌和敏锐洞察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在建设这个世界强国的过程中,要理性对待外来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用以积淀中华传统文化,形成适合国家发展的属于文化自信的精神建设体系。展望未来,未来我国整体发展水平会有所提高,但我们不能停止一步一个脚印,开拓创新,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建设条件。

4.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必须坚持加强文化自信,利用文化化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殷丽霞.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若干思考[J].神州(上旬刊),2020, 000(009):39,41.

[2] 周伟.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

[3] 段青青.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价值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9.

[4] 车庆芳.增强新时代统战文化自信的几点思考[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 000(001):87-92.

作者简介:

乔克华,1977年,女,汉,山西省大同市,本科,讲师,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