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相关理论概述
1.1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战略,旨在实现农村现代化,通过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等方面达成目标。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解决三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关键。乡村在实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需要解决乡村问题,二十大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指导,未来前景光明。
1.2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发展的新模式,以乡村特色为吸引,拓展了休闲和体验项目,满足了旅游者的需求。国内外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乡村环境和农民经营的重要性。
乡村旅游的特点包括:乡村性、低廉消费、参与性、地域差异性和以城市居民为客源市场。乡村旅游通过展现乡村特色,使游客感受到田园气息;成本较低且具有多功能性;游客可以参与农家乐、体验农民生活;地域差异使得乡村旅游具有灵活性;城市居民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他们追求乡村的清新与放松。
2. 乡村振兴背景下百泉峪村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条件
2.1自然旅游资源
百泉峪村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主要以养殖家禽和观赏性动物为主,并以林果业为主业。村子周围森林覆盖率高,有大面积的林木和丰富的植被。此外,百泉峪村注重生态旅游的发展,通过绿化荒山、修复矿坑等措施,打造了生态湿地和泉眼等绿色资源。同时,开发了多个生态旅游景点,并建立了农家乐和民宿项目。
2.2人文旅游资源
百泉峪村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基础,注重文化建设,打造了村史馆和文化创意中心,并建立了农家书屋和县图书馆分馆。同时,引进艺术机构和文人学者,提升了村子的文化底蕴。在饮食方面,百泉峪村拥有特色美食和购物场所,将美食、休闲和娱乐相结合。此外,村子还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结合生态优势,实现了红绿结合的发展。
3. 乡村振兴背景下百泉峪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3.1采用粗放式管理模式,产品缺乏内涵
百泉峪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采取了独特的发展模式,但在管理方面缺乏长期规划,导致发展效率和质量无法持续提高。同时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形式单一,缺乏本土特色和沉浸式体验,商业气息过浓,导致游客审美疲劳。
3.2 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完善基础设施。百泉峪村的民宿项目得到政府支持,但面临民宿质量和价格参差不齐的问题。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应注意避免质量和设施不完善的情况。景点分散需要指示牌引导游客,以减少时间的浪费。节假日期间人流量大导致交通拥堵和景区拥挤,厕所卫生清理也需重视。同时百泉峪村森立覆盖率较大,信号会受到影响,网络宽带和移动信号等技术方面还是存在不足。
3.3专业人才缺乏,服务管理水平低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但临沂市的人才政策无法吸引人才回乡,导致缺乏专业管理人才。景区服务人员通常是当地村民,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在财务管理、景点运营、人力资源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和旅游管理等方面存在挑战,尤其在应对游客问题时无法及时应对。缺乏足够的人才支撑不利于百泉峪村乡村旅游的长期健康发展。
3.4产品同质化明显,产业结构急需升级
百泉峪村是蒙阴县的乡村旅游发展区域,但周边旅游产业存在同质化问题,缺乏个性化产品。百泉峪村乡村旅游受季节和期限限制,导致游客集中在短暂时间内,给景区接待能力带来压力,影响旅行体验。规划开发乡村旅游需考虑长期策略,根据本地特色开发吸引游客的产品,以平衡旺季和淡季的情况。
3.5旅游营销缺乏推广力
百泉峪村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缺乏知名度和宣传渠道。没有建立官方社交媒体和官网,也缺乏主流媒体宣传,使得对外信息有限。在新媒体App中搜索结果不多,并且缺乏客观评价体系,导致游客兴趣不高。缺乏完善的宣传和营销推广,知名度受限,游客主要来自当地和周边地区。这影响了百泉峪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吸引力。
4. 乡村振兴背景下百泉峪村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4.1打造专属乡村旅游产品品牌特色,丰富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内涵
百泉峪村可以深度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打造独特的乡村旅游品牌。结合水资源、泉文化和生态旅游等特色,打造水生态品牌,避免同质化竞争。丰富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内涵,融合本土特色文化与旅游资源,以民宿建设为例,打造山水休闲与绿水青山的特色民宿品牌。整合生态旅游资源,将农家乐、精品民宿和生态旅游融合,打造乡村生态养生休闲旅游品牌。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六方面,全面提升游客体验,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4.2健全基础设施,打造智慧化旅游服务
百泉峪村乡村旅游发展应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道路、食宿条件,形成明确的旅游线路。加强农家乐评定和监督,提升食宿标准。设置交通标识牌、改善厕所清洁,建立停车场。提供旅游信息,制作旅游小册子和线路图。推进旅游信息化管理,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覆盖无线网络信号,开展乡村旅游+互联网建设,提供智慧服务系统,满足游客需求,提升旅游体验。
4.3引进专业人才队伍,加强科学管理
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百泉峪村应完善人才引进体系,招聘专业人才并提供良好的职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加强旅游服务人员培训,提升他们的责任心和专业水平。建立科学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工作人员职责。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专业旅游管理和信息技术人才,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提供多样化旅游服务,满足游客需求。
4.4打破传统模式,构建特色化发展模式
百泉峪村要解决乡村旅游个性化发展的问题。可以打造复合休闲度假主题农庄,充分融合本土特色和人文风俗,整合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形成全产业链乡村旅游模式。此外,在旅游淡季可以开发专属淡季活动,并结合当地优势,发展夜景观、夜活动等夜旅游项目。最后,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和传统习俗,培育全时段、全季候的特色农事、节庆活动,提升游客兴趣。
4.5加大对外宣传和营销的力度
百泉峪村可以通过活动营销、媒介营销、专业营销和形象营销等方式来提升品牌形象和吸引游客。通过举办节庆活动,如草莓采摘节、桃花节等,展示百泉峪村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推介旅游产品。利用抖音、微博、微信等平台开通官方账号,不定时更新旅游动态,增加曝光量。同时借助主流媒体投放广告,邀请旅游博主撰写游记,吸引更多关注。文旅融合方式推动乡村振兴,以文化提升产业,构建“文化+旅游”融合的特色化发展空间。通过创新农产品包装设计,精致化加工,传承品牌文化,打造绿色生态的形象。
5. 结语
乡村旅游为农村地区发展增添新动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但百泉峪村存在产品内涵缺乏、基础设施不完善、同质化和宣传推广不足等问题。解决策略包括丰富产品内涵、健全基础设施、特色化发展模式和加强宣传营销。
参考文献
[1]敖富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成都市:西南交通大学,2021.
[2]邬加白.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支持分析[J].江苏商论,2023,(02):81-83+109.
[3]王雪.乡村振兴背景下茶陵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株洲市:湖南工业大学,2022.
[4]吴美霞.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现状、问题与对策[J].甘肃农业,2023(03):5-8.
作者简介:张淑华(2000.2-),女,汉族,山东临沂,山东协和学院
作者简介:任昭君,女,硕士,山东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