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标题小4号黑体,内容小4号楷体,1.25倍行距)
GJB5000A《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是我国的军用软件能力成熟度评定的标准,是过程改进参考模型。其核心思想是把软件开发视为一个过程,并根据这一原则对软件开发和维护进行过程监控和研究。GJB5000A共分为5个等级,依次为初始级,已管理级,已定义级,已定量管理级,优化级。
根据GJB5000A四级新增的两个过程域:组织过程绩效、定量项目管理来分析,GJB5000A四级的重点是量化管理,建立企业和项目的量化管理手段。软件配置管理作为GJB5000A的一个支持过程,必然要将软件配置管理看作一个量化的过程,同时加强原有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一、软件配置管理要求
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产品”,典型的如代码、文档、数据等。软件配置管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保证这些软资产的安全性,防止如病毒爆发、设备损坏以及人为原因造成这些资产的损失;此外,诸多软件产品在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过程版本,软件配置管理对每一个软件产品进行识别和标识,对变更进行记录和控制,以达到工作产品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软件配置管理是GJB5000A二级的支持类过程域,贯穿软件生命周期的始终。其目的是利用配置标识、配置控制、配置状态记实和配置审核建立和维护工作产品的完整性,从而有效的提升软件质量和软件研制的能力。
二、GJB5000A四级管理要求
GJB5000A四级(已定量管理级)的重点是量化管理,关注通过历史数据形成组织过程性能基线,通过上下规格线控制数据的范围,通过过程能力模型对未来进行预测,并在监控中重点是消除偏差产生的特殊原因。这一等级共新增了两个过程域:组织过程性能(OPP)和定量项目管理(OPM),分别对应组织过程和项目管理过程。实现量化管理首先需要根据组织的目标确定并测量量化数据,在组织及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量化数据对组织和项目进行监控,以纠正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三、量化软件配置管理过程
1、完善软件问题收集机制,量化软件问题分布。
要实现软件问题的量化,企业应首先完善软件问题的收集机制,应根据项目特点,梳理软件问题的来源和分布。例如:(1)用户提出的意见和建议;(2)联试过程发现的问题;(3)软件测试过程发现的缺陷;(4)开发人员自测过程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改进意见等。企业应对各类软件问题进行汇总和分配标识。汇总各类软件问题。
并打通软件问题与软件变更的全生命周期关联,并根据管理目标量化软件问题的分布和缺陷分布。
2、量化变更频度和变更类型分布。
应考虑需求变更、设计变更、缺陷变更以及不同严重程度变更对软件造成的影响,细化不同类型变更的变更流程,针对不同变更类型和严重等级,确定变更所需关注的内容,并为数据量化管理提供支撑。
3、根据确定的质量目标完善量化数据
企业应根据项目特点和薄弱环节适当改进本时期的重点量化指标和标准,以防数据不适用或不准确。以下量化指标供参考:
(1)项目配置管理工作量:包括项目软件配置项出库、入库、建立基线、编制配置管理计划、配置审核等配置管理活动的工作量。
(2)入库配置项、版本数量:项目全部配置项数量和产生版本数量。
(3)入库周期:软件完成验证时间与办理完入库的时间差。
(4)基线建立数量:项目建立的基线数量和基线版本数量。
(5)变更频度:各阶段、各时期软件变更数量分布。
(6)变更分布:每个配置项发生变更的数量占全部变更的比例。
(7)变更周期:软件提交变更申请至完成变更入库的平均时间。
四、软件配置管理系统改进
为适应量化软件配置管理过程,应对软件配置管理系统进行改进,以实现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形成组织基线。同时,软件开发过程各专业活动应形成联系,例如软件发生变更就有可能影响到需求、设计、测试、计划等一系列相关活动,并产生一系列工作产品。因此,应打通软件配置管理与各业务活动之间的关联,以配置库为核心,以变更为驱动,将整个软件开发活动串联起来,逐步实现软件开发的工艺化管理。软件配置管理应适应实际开发需要,减少不必要的活动,融入到软件开发过程中,才能更好的为项目所使用,并提高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
五、结论
GJB5000A是推动企业软件工程化的良好指导工具,实施 GJB5000A能有效提高软件产品和开发过程质量。随着GJB5000A的深入推动,军方将来必然会提升对承制企业的软件研制能力要求。作为型号总体研制单位的我们必须时刻走在前列,不断提升自己的软件研制能力,实现GJB5000A四级、五级是大势所趋。
软件配置管理工作是软件工程化的基础,是实施GJB5000A的基础,要实现GJB5000A四级,则必须不断改进提升软件配置管理过程,根据企业的质量改进目标,策划并不断调整量化指标,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改进循环。
参考文献:
[1]杨阳. 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量化软件配置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杨阳,2006.
[2] Anne Mette Jonassen Hass.配置管理原理与实践.第1版[M].龚波,黄慧萍,王高翔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36~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