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将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的核心是人,要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多次就“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党的二十大报告更进一步明确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
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城乡关系动态运动的结果,可促进国土空间合理有序开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一环,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开封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开封市以人为核心,将群众的需求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近年来,开封市着力提高城市发展能级,高标准建设“六大片区”、 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一)城镇化率稳步提升
近年来,开封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截止到2022年末,开封市全市常住人口469.40万人,城镇常住人口251.27万人,城镇化率为53.53%。纵向对比2005年的32.68%,增幅达63.80%,城乡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但是横向来看,开封2022年城镇化率仍低于全国65.22%以及全省57.07%的平均水平,未来仍有相当的发展空间。
(二)高标准建设“六大片区”
新时代开封立足“西强、北美、东兴、南融、中保”的城市空间布局,高标准建设“六大片区”。各片区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独特定位规划发展的同时,注重各区域协调,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壮大开封市本级实力。进一步优化构建现有功能布局,使城市中各种形式的资源都能充分发挥效能,实现空间要素高效配置。
(三)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年来,开封市紧抓国家城市更新试点机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进行新的探索。以群众需要为根本,建好城市生命线,健全城市路网,改造老旧小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序推进“四厢二十坊”更新改造,进行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工作;推进工业遗产再开发,促进工业区空间提升与产业转型;以“三区一村”为主要内容进行城市更新改造等等。实现道路、绿化、管网贯通,文化、民心、幸福连通。
不断完善智慧化管理系统,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秉承绿色低碳理念、彰显人文城市魅力,不断努力于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建设。
(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新着力点。2022年开封各县(含祥符区)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超七成,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超七成。其中,尉氏县生产总值为471.68亿元,位列全市各县区位次第一。 农业现代化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县域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三、开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
想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更好地以人为核心,就要从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入手,其关键在于“人”。因此,发展规划政策的制定就要围绕“人”的角度来进行。需要纳入考虑的不仅仅包括经济因素,更涵盖人口与就业、人口素质、人民生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未来,开封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着力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质量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便是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有序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质量,事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事关共同富裕和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事关民生的保障与改善。
应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强化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支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农村权益。积极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 集体收益分配权。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全面享有高质量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以教育、培训等手段努力提升新市民整体素质,面对农业转移人口制定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增加培训补贴,继续推动“人人持证、技能开封”的建设。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完善教育入学政策。建立健全随迁子女全面关爱帮扶机制,在提升教育质量的同时,在情感上、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帮助,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探索参保方式革新、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无障碍转移接续办法,保证农业转移人口缴费不断档、参保续得上。面对进城农民的住房需求,适度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对有条件自购刚性需求住房的进城农民给与一定购房补贴,等等。
(二)以高质量的经济活动增加居民就业和收入
人口统计学指标往往被作为衡量城镇化率的关键,然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仅仅局限于人口的集聚。稳定的居民就业是人们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收支问题是关系人民生活,影响人民综合体验的基础。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需要以高质量的经济活动增加居民就业机会和提升居民收入。
应积极推进郑汴港深度融合发展,强化区域协调发展。全方位融入郑州大都市圈建设中去,使郑开同城化领域持续拓展、先行示范区持续建设、标志性工程持续打造。锚定“全国县域治理‘三起来’样板”总体目标定位,积极将兰考县纳入郑开同城化发展规划中。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促进高质量的经济活动发展,推动技术水平高、竞争能力强、发展韧性强的产业在郑开两地共引共建、协同发展,共同拓展两地居民就业与收入。
产业发展是增进居民就业和收入的重要支撑,坚持制造立市与文旅强市为开封主要发展驱动力,“双轮驱动”做大做强开封产业。积极打造新能源汽车、化工新材料、现代食品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文旅千亿级产业链条。以产业兴城,以产业拓展居民就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以产业带动居民投资空间扩大,居民消费层次提升。
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使城乡居民共享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益处。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城镇和乡村良性互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为补充的多元化乡村经济。
(三)高品质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
“以人为核心”要求新型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将目标延伸至人全面综合的体验与发展上。在“人”的根本上不断提升城市高品质生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统筹人民在经济、生活、生态、文化、安全五方面的需要,来建设城市、治理城市。城市不仅成为产业经济发展的集聚地,更要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宜居地、自然和谐共生的欣赏地、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地、独特地域文化的保留地。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完善中心城区综合功能。统筹高远站位与开封实际,打造分别以开放创新、绿色生态、产业振兴、高端化工、融合发展、文旅文创为发展核心的“六大片区”。编制合理、可行的整片区规划,兼顾保护与发展,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城镇空间布局,坚持党建引领、以人为本。以中心城区为主体,完善各城区综合功能,完善城市公用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民生切实所需,提升城市服务能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广泛运用科技革命的成果,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现代化城市,坚持改革创新、智能高效,使城镇的规划建设更为科学、发展更具动力。城市治理要与时俱进,更多运用信息技术革命成果等高新兴技术成果,推动智慧城市发展,使城市治理更加有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低碳美丽城市,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重视对城市历史文化遗迹的传承和保护,城市建设时要注重开封个性和特色,坚持以文化城、彰显特色。实现人、城镇、生态、文化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