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张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钰,.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J]. 林业研究,2023.5. DOI:10.12721/ccn.2023.157279.
摘要: 林业资源对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长时间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林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我国目前面临着资源短缺的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加强林业资源的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工程,不断提高我国森林资源面积和覆盖率,在新时代背景下应用新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了对林业资源的有效管理。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分析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为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优化建议。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DOI:10.12721/ccn.2023.157279
基金资助:

1.3S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功能

3S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三者的统称,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很好的实现对林业生物灾害的监测。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很好的为用户提供不同精度的数据,所以三者集成化发展,可以实施快速、及时的空间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为林业的灾情进行监测并提供精确的资料。为林业生物的预警水平和决策能力有了较大水平的提升,同时管理系统信息的开发成功,为林业有害生物的管理决策和有害生物的综合整治也提供了新的途径。

2.三诱技术在森林害虫监测和诱杀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三诱技术是利用昆虫信息化学物质、灯光和颜色进害虫进行诱杀的技术。昆虫信息化学物质诱杀是充分利用昆虫信息素和合成性信息素对昆虫的引诱作用来对害虫进行监测和防治。灯光诱杀是充分利用害虫的超光性和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来实现对昆虫的诱杀。颜色诱杀是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超色性,利用色板和粘性剂来引诱害虫。三诱技术有效的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了环境,同时在诱杀害虫的同时不会伤害到害虫的天敌,所以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推广和应用的前景较为广阔。

3.林业有害生物的鉴定技术正向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快速发展

目前有多项技术可以对于形态相近、幼虫阶段难以鉴别的生物在微观层面是进行辩别和判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EST)、随机增扩多态分析技术(RAPD)、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RELP)、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核酸序列分析技术、DNA探针杂交技术等都已在实际鉴定中进行试用。同时对于偏远地区,技术力量较为薄弱的基层林区,可以通过远程鉴定来满足鉴定的要求,这样不仅使偏远林区达到了快速鉴定的目的,同时技术权威机构和专家的作用也得以全面的发挥。

4.热烘处理、辐照处理和微波处理等除害处理技术日趋成熟

热烘处理将有虫害的木材在烘房内加热加压到能杀死害早的温度的方法。辐照处理是利用离子化能照射来破坏有害生物的正常生活,从而将其杀灭的办法。微波处理在加热、干燥、杀虫和灭菌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对木材的检疫处理更是取得非常大的突破。此三种技术主要是针对木材的检疫进行处理的技术,效果都较为明显,且都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5.适应林业特点的施药器械和技术更趋多样、高效和安全

在林区中有高大的树木,在对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上则需要特殊的施药器械和技术。这也一直是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难点。在最近几年内,一些射程长、功效好、对环境污染少和节约用水的技术和器械在防治工作中得以应用,同时在高射程农药喷雾技术上结合了风送和雾化技术,更增加了射程的高度和远度,具有较好的穿透力,使防治效果较为明显。同时静电喷雾技术、烟雾载药技术、树干注药技术、灭虫药包布撒技术等在对生物害虫的防治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目前,随着3S 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航空技术在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对灾情的及时掌握和准确预测为林业生物害虫的防治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6.生物防治在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中的比重不断加大

我国已记载林木害虫天敌1500多种,并已对其中200 余种天敌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天敌的利用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最近十年左右的时间,我国对重要森林害虫天敌昆虫的生物学、生态学、行为学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解决了人工繁殖技术和野外释放技术。

7.营林技术的作用更加突出

营林技术措施贯穿于培育健康森林的全过程,也是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的治本措施,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的建立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与重建等许多内容。

在具体措施上:

一是筛选和培育抗性树种,提高免疫能力。

二是营造多树种配置的混交林。油松刺槐混交林的土壤肥力高于油松纯林,能够促进油松的生长,增强对松毛虫的承载能力,有利于对松毛虫的自然控制;通过调整树种结构,加大抗性免疫树种的比例,提高林分的稳定性,增加生物多样性;利用天牛飞行能力不强的特性,使用忌避性树种作为杨树林分的伴生树种或保护行,可在一定程度上阻隔天牛的自然扩散。

三是加强伐根嫁接、高干截头、萌芽更新等措施。伐根嫁接毛白杨等抗性树种,可充分利用伐根根系的优势,迅速恢复林分,减少造林工序,降低成本;高干截头减低虫口密度、有虫株率,并能够快速恢复林分;萌芽更新是利用伐根的萌发特性,通过对萌芽的抚育管理和定干,使林分在短期内得到恢复;及时清理天牛危害严重的虫害木,控制扩散源头,是治理天牛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四是加强对中幼龄林分的抚育管理。对中龄以上的林分要及时进行间伐抚育,合理修枝,以提高树木生长势和抗性。

8.化学药剂向着环境友好型快速发展

面对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更高要求提高和加入WTO后国际社会的绿色壁垒,我国政府已制定了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登记规定等相关法规和标准,禁止和限制了部分剧毒农药的使用。化学药剂的研发部门不断克服农药自身的先天不足,促进农 药向高效低毒低残留和更加专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无公害防治的要求。

张钰,女,汉族(1991-),甘肃天水人,本科,林业工程师。研究:林业技术。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