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69万亿元,同比增长31.1%。2021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跨境电商进出口8867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出口6036亿元,增长44.1%;进口2831亿元。近些年随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与贸易摩擦加重,传统外贸行业发展不景气,但跨境电商进出口却逆流而上。跨境电商作为“互联网+”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已然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的发力点。在倡导“一带一路”大背景下,跨境电商具有低成本、覆盖广、高时效的独特优势,为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和创新外贸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同时,政府支持政策的密集出台也为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一、烟台市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2020年,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18.4亿元,较2019年增长1887.2倍,增幅巨大。足以可见,政府在引导跨境电商由传统一般贸易向“9710”“9810”跨境业务过渡的积极导向作用。但是纵观2020年,杭州市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总额1084.2亿。相比之下,烟台市企业在跨境电商进出口成交单数及成交额上与国内跨境电商先进城市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二、政府扶持政策对于跨境电商的发展的推动作用
对于跨境电商产业政府扶持政策的研究,国内学者从跨境物流建设、政府监管、人才供应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政府应大力出台扶持政策,支持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阮喜珍(2014)认为目前市场的法律还不健全,经济环境的成熟不够,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仍然需要政府部门的发展指导、监督管理和政策支持。[1]熊雁琳(2017)提出政府在制定跨境电商政策时应考虑到企业的需求为主导,以跨境电商为主体,应积极促成信息共享,重点关注容易出现纰漏和相对薄弱的环节,在政策方面大力支持跨境电商的发展。徐应楠(2017)的研究从政府角度出发,在跨境电商政府扶持政策上提出了六点意见:一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二是加快配置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体系;三是在跨境电子商务方面成立行业协会;四是加大投入财政资金扶持;五是建立的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增强制度管理的力度;六是加快跨境电商产业园区的建设,使得该行业聚集起来。
2015年3月,国务院同意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同时成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构建起了“六体系两平台”为核心的顶层设计,破解了跨境电商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难题,实现了跨境电商制度体系的再造,形成了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制度体系,成功复制推广到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中。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杭州市政府先后推出了多项扶持政策,促进了杭州跨境电商发展,并颁布了大量专项管理制度,分两批次先后出台了85条制度创新清单,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杭州综试区在促进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于2015年颁布了《浙江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和《关于推进杭州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通知(试行)》,2016年颁布了《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2017年颁布《关于做好杭州市跨境电商政策兑现申报工作的通知》和《杭州市跨境电子商务促进条例》[2],2019年颁布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金融支持浙江省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政策出台之紧密,内容涵盖,跨境电商人才引进培养,跨境电商主体培育,跨境电商园区建设,跨境电商平台建设,跨境电商物流建设,跨境电商融资体系建设等多项内容,培育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后,杭州市政府落实浙江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我省外贸企业渡过难关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认真做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应对疫情的政策补助工作,从金融、财税、参展补助、防疫物资、稳岗等方面提出帮扶举措,帮助企业积极应对疫情难题,鼓励企业不裁员、少裁员,提供百万资金支持,以补助疫情期间跨境电商企业的人力成本。可以看出,杭州市跨境电商能够实现飞跃式发展不无道理,杭州的各项新举措体现了杭州市政府能够因地制宜,极大程度地发挥了本地的优势,加上基础设施的完备,成为标杆城市理所当然。
2015年8月,山东省政府出台《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建设综合服务平台、打造特色产业聚集区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扶持新举措,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海外仓,提供一站式仓储配送服务,在沿海各口岸实现关检合作。对符合条件的电商出口货物,优先办理增值税和消费税免税、退税政策。烟台成为跨境电商综试区后,2020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中国(烟台)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打造融合当地特色的“三平台六体系三路径”,打造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 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发展平台 ,打造人才培养公共服务平台;构建跨境电商信息共享体系、智慧物流体系、金融服务体系、信用体系、风险防控体系和统计监测体系;拓展数字贸易赋能传统制造业路径,拓展特色商品进出口跨境交易路径,拓展跨境电商开拓国际市场新路径,并提出加强政策扶持,推进现有政策落实,统筹商务发展政策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引、企业培育、园区发展、教育培训、品牌建设等领域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海内外金融资本注入,形成长效政策支撑,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出台扶持措施。[3]
杭州成为跨境电商的第一示范城市,除了因为其有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企业阿里巴巴,具有良好的互联网创新基因,成熟的电商产业链之外,可以说杭州电商的迅猛发展离不开杭州市政府政策的支持,目前杭州正在成为跨境电商企业争相投资的热土。与此同时根据人民网的新闻报道显示,杭州大多数跨境电商企业是不足50人的小企业,跨境电商从业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杭州市政府意识到人才是推动跨境电商发展的智力支持。因此,从2013年起,杭州市政府开始将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纳入规划之中,提倡产教融合,深化政府、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建设跨境电子商务教学实践基地,培养跨境电商专项中高级人才。相比之下,烟台市在人才战略布局上略显被动,2021年上半年烟台跨境电商综试区与当地院校签署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支持跨境电商企业与驻烟高校建立“订单式”人才 培育合作机制,探索推进校企共建跨境电商人才实训基地,引进更多专家学者,鼓励开展社会化培训,招引更多专业人才,打造跨境电商“双创”基地 ,持续放大跨境电商发展的集群效应。
通过分析以上两市政府在跨境电商政策上的支持,从时间上对比,烟台市成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明显晚于杭州市,与此同时烟台市跨境电商政策与制度的颁布也晚于杭州市。从政策数量上对比,烟台市跨境电商政策与制度数量明显少于杭州市。客观比较结果显示,杭州市顺应时代发展,深入企业内部了解企业需求,供给侧结构倒逼政府改革,战略上具有前瞻行,行动上具有果断性。 从内容上对比,烟台市需结合地区发展实际情况与地缘优势, 根据独有的产业带结构模式,培育品牌企业,制定可操作性强、为发展提供保障强有力的措施。通过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烟台市跨境电商的进出口总额和政府政策支持上仍有较大发展的空间,未来可以从宏观环境、交易流程、物流保障、制度建设、监管体系方面加强建设,开展特色产业带线上拓展行动,推广“产业带+跨境电商”模式,优选纺织服装、机械产品、农产品、汽摩配等本地优势产业,带动出新型业态,全面融入 “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和 RCEP 产业合作平台,共同打造畅通安全高效的跨境电子商务通道。
参考文献:
[1]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政府扶持政策研究 赵丽娜 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6-11-01
[2]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烟台)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0-07-10
[3]盐城市与杭州市跨境电商发展比较分析 2020-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