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安全生产与事故预防策略研究
马志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马志超,. 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安全生产与事故预防策略研究[J]. 电气学报,2023.12. DOI:10.12721/ccn.2023.157116.
摘要: 在电力行业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变电站规模和复杂性的增加,安全生产和事故预防成为了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综合分析,总结并论证了在变电运行管理中,采取一系列的安全生产与事故预防策略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同时,针对当前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事故风险,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应对措施和建议,旨在提高变电运行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变电运行管理;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策略研究
DOI:10.12721/ccn.2023.157116
基金资助: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变电站作为电力传输与变换的重要环节,其安全生产和事故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变电站的运行涉及到复杂的电气设备、高压电流等,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因此,探索一套有效的安全生产与事故预防策略对于变电运行管理至关重要。

1.变电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负责电力传输和变换,其运行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变电运行管理直接关系到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合理有效的运行管理措施可以降低由于设备故障、短路等原因引起的停电和事故风险,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供电可靠性。变电站存在高压电流、复杂的电气设备和危险的工作环境,因此安全工作尤为重要。通过规范化的安全操作和培训,可以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降低人员伤亡和职业病发生的概率。变电站内的电力设备价值巨大,运行良好的设备能够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通过健全的设备保护和维护策略,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设备故障,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2.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安全生产策略研究

2.1安全文化建设

在变电运行管理中,建设健全的安全文化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安全文化是指在组织或企业中形成的一种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和规范,使安全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和责任。通过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和理解,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领导者需要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安全活动,传递出安全的重要性和对安全的关注,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工作。制定明确的安全价值观,明确守法合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推动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鼓励员工主动提出安全问题和改进建议,促进员工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经验传递。建立公正且有约束力的奖惩机制,激励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发现和报告安全隐患的员工,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建立监测评价机制,定期开展安全文化评估,发现问题、强化改进,不断完善和提升安全文化。

2.2安全培训与教育

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培训。该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措施、安全设备使用方法等,以确保新员工安全上岗并能够正确执行工作。定期组织针对变电运行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培训和教育。可包括安全操作技能培训、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知识讲座等,旨在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定期组织紧急情况下的演练与培训,模拟真实的事故场景,培养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应对事故的处理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安全通报、安全会议、安全宣传画等形式,向员工传达最新的安全政策和安全事故案例,及时更新员工的安全知识,提醒他们注意事故风险和防范措施。

2.3安全责任制度

上级领导在安全生产中承担重要的监督和领导责任。他们需要制定和推动安全目标和政策,确保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在变电运行管理中,应明确各级责任人的安全职责和权限,包括设备操作人员、巡检人员、维修人员等。他们应负责设备的安全操作、周期性检查、故障排除等任务,并及时报告安全隐患和进行记录。安全责任制度还需要包括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方面的安排。要确保每位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安全职责,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技能和知识。建立安全考核机制,对各级责任人的安全绩效进行评估,并根据考核结果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对积极履行安全职责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安全规定和造成安全事故的人员进行惩处。除了上级领导的监督外,还应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和监督。

3.变电运行管理中的事故预防策略研究

3.1设备维护与检修

建立健全的设备巡检与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包括定期清洁设备、紧固连接件、检查电缆、防护装置的运行状态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除了定期巡检和保养外,还应采取预防性维护措施。通过定期更换易损件、检查绝缘状况、检测电流和电压等,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设备故障隐患,避免故障发生。为了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设备的定期检修和大修。检修过程中,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维修和校准,确保设备在完好状态下运行。利用现代化监测设备和数据采集系统,对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设备运行异常和潜在故障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3.2风险预警与控制

针对变电运行管理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分类。包括从设备、人员、环境、供应链等多个维度对风险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各类风险的优先级和影响程度。建立风险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变电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通过合理的监测指标和阈值,及时发现并预警风险的可能出现,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计划和措施。包括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技术控制措施、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紧急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等。通过开展风险管理与应对培训,提高员工对风险的认知和意识。培训内容包括风险识别、应急处置、安全操作规范等,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风险预警与控制工作需要不断改进和持续监督。定期回顾和评估当前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根据经验教训进行相应的修订和改进,确保风险控制工作的持续有效性。

3.3应急准备与应对措施

制定变电运行的应急准备计划,明确各类事故的应急流程、责任分工和沟通机制。包括事故报警、应急处置、协调与救援等内容。应急准备计划需要经常修订和演练,以确保其有效性。组织和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包括消防器材、应急通信设备、急救设备等。对这些应急物资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满足实际应急需要。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真实事故场景,检验应急准备与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和人员的应对能力。演练中要注重多部门、多岗位的协同配合,检查和改进现有应急准备计划和措施。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应急技能和应对能力。培训内容包括应急流程、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急救措施等,以确保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应急知识和技能。

结束语

在变电运行管理中,正确有效的安全生产与事故预防策略是保障安全运行的关键所在。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合理使用各类安全技术手段,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组织和协作机制,将有助于提高变电运行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需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不断优化和改进现有的安全生产与事故预防策略,以适应电力行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立新,刘莉,张星.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安全生产与事故预防策略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44(7):95-100.

[2]王永亮,郭伟,黄雪梅.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策略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9,35(2):42-48.

[3]李军,王建国,杨晓青.变电站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策略研究[J].电子科技,2018,31(11):127-131.

[4]杨宁,刘志刚,李红梅.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安全生产与事故预防策略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9(6):75-8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