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
张文文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文文,.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J]. 城镇建设与科学,2024.9. DOI:10.12721/ccn.2024.157875.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当前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旨在通过发展乡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然而,在乡村振兴进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梳理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和挑战,分析政策支持与措施,并结合案例分析,探讨如何推动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重要性和挑战;政策措施;案例分析
DOI:10.12721/ccn.2024.157875
基金资助:本论文为2023年度云南旅游职业学院院级课题“云南高职旅游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YLZY10 。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中国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旨在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的流失,乡村文化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与威胁。乡村文化作为农村社会的精神支柱和历史记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于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本论文旨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思路和建议,并为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社会的精神支柱和历史记忆。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但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忽视了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将会导致乡村社会的精神财富的流失和社会价值的削弱。

(一)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对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乡村文化作为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通过挖掘和开发,可以成为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例如,江南水乡的水乡文化、黄土高原的陶瓷文化以及西南山区的纳西族文化等,都成为当地招商引资和吸引游客的重要亮点。通过保护与传承乡村文化,可以提升农村地区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对于农村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许多农村地区都面临着人口流失和社会结构变迁的问题。乡村文化作为农村社会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能够帮助农村居民保持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乡村文化传承也能够培养农村青年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对乡村发展的热情和动力。通过加强乡村文化教育、举办文化传统活动等方式,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乡村地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区域,通过保护与传承乡村文化,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国民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也能够为现代社会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和参考价值。

三、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与挑战

(一)乡村文化的传承环境相对较为薄弱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动,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失问题日益严重,许多年轻人离开农村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机会。这导致乡村文化传承的人才流失和传统技艺的断代。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也制约了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发展。

(二)乡村文化的传承方式和手段亟待创新

传统的口头传承方式在现代社会面临着诸多困难,传统技艺和文化知识的传承面临断层的问题。因此,需要探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来传播和保护乡村文化。同时,也需要加强文化教育,培养更多的文化传承人和专业人才。

(三)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缺乏有效的组织机制和持续的政策支持

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支持。然而,目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对于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政策和资源投入相对较少,缺乏长期稳定的支持机制。这给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四、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政策支持与措施

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政策支持与措施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可能采取的政策支持与措施:

(一)加强立法和政策保障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责任主体和权益保障机制,为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法律依据。同时,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财政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二)建立完善的组织机制

成立专门的机构或组织,负责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规划和协调工作。通过制定相关计划和项目,推动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施。与此同时,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确保乡村文化传承人和专业人才的稳定供给。

(三)加强技术支持和创新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虚拟现实等,开展乡村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借助高科技手段,将乡村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记录和传播,提高乡村文化的传播效率和影响力。

(四)加强教育和培训工作

通过建立乡村文化教育体系,提供相关课程和培训,加强乡村文化传承人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展览,加强公众对乡村文化的认知和关注。

五、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山西平遥古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为了保护和传承平遥古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组织了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培训,如中国结、刺绣、纸雕等。同时,还注重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通过成立相关协会和组织各类展览、比赛等活动,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

1.png图1 山西平遥古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案例二:安徽宏村的古建筑保护与传承:宏村是中国传统村落的代表,保留着丰富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宏村采取了多种措施。首先是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确保其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其次,针对宏村传统手工艺,如木雕、石雕等,开设培训班,传承古村的手工艺技艺。此外,还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到古村文化的传承中,通过开展乡村旅游、民俗表演等活动,将宏村的文化传统向游客和外界展示。

2.png图2 安徽宏村的古建筑保护与传承

以上案例表明,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民众共同参与,通过保护传统建筑、传统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开展相关活动和教育培训等手段,从而实现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六、未来展望与结论

未来,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通过政府支持与投入、建立机构与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和加强文化教育与培训等措施,可以有效推动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开展。通过持续努力,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将为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世岳.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18(2),55-56.

[2]张敏,刘伟.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路径探析.中国农村经济,2019(11),34-36.

[3]郭秀娟,王庆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20(4),81-82.

[4]张建新,张志刚.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以河北省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18(9),63-64.

[5]赵平华,黄丽丽.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84-8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