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建设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丰富林业资源,可有效解决生态失衡问题,解决当前土地沙漠化问题,并能做到预防洪水等效果。然而,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仍存在诸多不足,生态建设关键较为落后、林业生态建设政策并不健全,环保力度也相对不足,林业生态建设仍有较大进步空。基于此,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问题进行研究显然十分必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可有效提升林业生态建设质量,有效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
一、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观念落后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落后的思想是制约有关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受建设观念制约,在工作中始终坚持老旧理念,建设观念较为落后,导致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难以推进,相关工作质量有待提升,工作方向并不明确,各项工作难以有序开展。一方面,在前期设计阶段,缺乏对当地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等深入了解,并未开展实地调研,多以经验为指导做出相关决策并制定建设方案,缺乏对林业状况的深入掌握,方案设计缺乏科学性,后续工作可行性较低。另一方面,在推动林业生态环境与建设过程中,有关工作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创新意识,并未进行多种路线的尝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效果较差。
(二)建设政策不健全
要保障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制度和有关政策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森林保护与建设政策有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相对较少。基于此,各地政府并未认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重要性,忽略林业保护和建设,在工作中缺乏严谨态度,各项工作的开展缺乏准确的政策依据。其次,并未建成完善的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机制,相关奖惩制度并未建立,工作人员缺乏热情,在工作中态度不严谨、工作懈怠,未认识到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三)环保力度不足
林业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过度地开发和不合理发展是造成生态失衡的重要因素,是破坏林业发展的关键。在推动林业环保工作中,部分民众未认识林业资源保护价值,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导致环保力度严重不足。首先,在推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过程中,普遍缺乏科学的指导,有关工作人员忽视环保建设价值,面对林业资源遭受重大破坏问题不加重视,未进行及时修复,最终导致破坏加剧,林业生态环境恶化。其次,当前我国林业资源生态保护建设模式相对落后,环保工作与林业生态建设并未实现有效结合,环保工作难以有效落实,导致林业建设存在隐患。
二、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策略分析
(一)不断加强环保理念
要推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质量的提升,首先应从思想层面入手,应及时转变原有思想,准确认识生态环境保护价值,不断加强环保理念,以正确思想为引导,科学制定建设方案,实现建设模式的有效创新,从而提高林业环保建设的质量。首先,要积极落实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以现代化建设理念为指导,完善林业环保建设模式,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国家政策为指导方针,合力规划建设工作,明确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方向。其次,在推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过程中要做好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邀请专业人员开展讲座、指导会谈等,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科学指导,不断提高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的专业性。此外,应树立长远发展战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明确当前林业资源破坏情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持续推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发展,以保护生态利益为根本,实现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协同增长。
(二)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
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是推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基础,是保障有关工作持续推进的前提。因此,当地政府应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视,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首先,应设立专项资金,有效利用当地土地,扩大林业种植面积,不断丰富森林资源,不断提高林木产量,不断促进林业生态建设,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目的。其次,应扩大融资渠道,以政府为主导,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不断扩大资金量,邀请相关企业参与林木发展工作,确保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资金充足。此外,应加大技术支持。将部分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工作中,探究林业建设新技术,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科技水平,提高林业建设工作效率,达到提升林木种植效益、提高林木成活率的目的。
(三)加强生态管理制度建设
完善的制度是保障工作推进的基础,要解决林业生态环境的现存问题,就应积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加强生态管理制度建设,可形成制度保障,提高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的规范性,确保各个环节的有序推进。一方面,可颁布相应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形成统一指导,结合相关规划要求有序推进林业建设工作,合理规定林地总量,科学扩大森林面积,对林地总量进行有效管控,保障林地总量在合理范围。其次,应做好实地调研工作,应积极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当地土壤情况以及气候规律,准确掌握当地林业资源保存现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率,对林业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此外,林业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做好建设项目用地审批,从规模、政策要求、范围等多角度入手,对当地土地进行合理利用,有效促进生态林业建设,维护林业生态安全。
(四)不断健全环保体系
基于“五位一体”总要求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强调,环保建设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基于此,在推动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健全环保体系,明确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从林业环境实际状况出发,严格掌控林业工作。要加快建立生态环保体系,将环保工作纳入主要工作内容,落实国家有关政策,不断推动生态林业建设,不断提高林业生态环境价值。首先,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视,明确各方责任,全力投入林业建设工作,做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其次,要实行生态重塑。要对当地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明确当地林业建设实况,根据林业特点调整林业建设方案,科学选择栽种品种,提高林木成活率,不断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林木产量,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结语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始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是解决我国环境破坏问题的重要方式。加快推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可有效扩大我国森林覆盖率,有效解决各类生态问题,提升环境保护水平,解决生态失衡问题并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因此,有关部门应积极转变发展理念,不断加强环保理念,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强生态管理制度建设、健全环境环保体系等举措,有效提升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质量,有效促进林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益华.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问题分析[J].南方农业,2019,13(20):68-69.
[2]宋治平.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问题分析[J].南方农业,2021,15(17):13-14.
[3]陈永国.对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问题的探讨[J].新农民,2021(1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