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推进,大数据越来越多被运用到各行各业的管理中,大数据分析为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大数据时代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打破传统模式,树立全新的数据管理模式,将大数据有效地运用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一、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特点
1.人力资源构成的复杂性。在建筑施工企业中,人员构成复杂,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具备一定理论知识水平但缺乏工作经验的职场新人;二是施工管理经验丰富但是学历不高、证书不齐的老员工;三是企业从外部招聘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或技术人才。这些人才的特点构成了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的复杂性。
2.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建筑企业因其行业特点,一是没有固定的生产场地和部门;二是工作时间上的不确定,施工时间跟据工期和进度而变化;三是人员的不稳定,依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工作人员会实时进行调整。建筑企业需结合实情,对自身管理进行变换,人力资源管理便有着流动性的特点。
二、建筑企业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下存在的问题
1.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缺乏长远意识,不能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盲目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不能高质量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由于思想上对HRM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向HRM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及财力,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些限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面临着资金、设施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而且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企业对HRM工作的宣传较少,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对HRM工作的认识和了解较为肤浅,不能明确其重要性及作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不能积极参与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难度。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规范。部分建筑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没有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管理方式。一是没有做好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和储备规划,在遇到用人高峰期时才发现人员不足;工程完工之后人员大量闲置,不能合理安排。企业未能帮助员工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员工良性成长。二是员工引进后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开发。很多企业没有从人力开发的角度和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员工培训计划。三是没有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筑企业工作环境艰苦,在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单调生活环境下,员工的思想波动比较大,没有积极的、完善的激励机制,没有实现个人抱负的平台和机制,没有以人为本的关怀,会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挫伤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容易造成人才流失。
三、大数据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缺乏更新,传统管理形式的持续存在,人才竞争激烈。因此,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对于管理模式的创新变得尤为重要。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对于提高公司绩效和将知识转化为运营成本的最佳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企业竞争本质上是人才之间进行的竞争,想要企业的整体实力得到提高,就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公司内部的知识和技能是统一的,员工的选择和培训应该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得到推广,这样知识就可以转化为公司的运营成本,优化了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促进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四、大数据时代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1.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升员工企业认同感
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够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帮助人力资源工作安排提供量化参考,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首先,企业根据每一位员工的能力、需求等方面建立详细的电子档案,并根据企业短期、长期以及市场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考量,安排合适的岗位和工作量,最大程度利用好每一位员工。并且,建立在大数据之上的人力分析,能够将员工潜力充分发挥;其次,便是部门间的配合。第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内部的配合。从人力资源配置、培训、绩效考核等等,能够建立立体化的数据分析,便能够提高整体工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从而搭建出合理的绩效模式。第二,人力资源部门和业务部门的配合。人力资源管理最终是为业务部门所服务的。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将业务部门的需求和市场实际情况进行匹配分析,在了解业务部门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在大数据科学性、客观性前提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力提高员工的配合度,也提高了员工的企业认同感;最后,企业应走出门外,和行业内的其他企业开展交流活动。大数据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我们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中谋求发展,也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寻找未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让员工融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同时提高企业的认同感,为企业发展助力。
2.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化水平
在创新HRM模式时,企业应注意工作人员的主体地位,以工作人员为中心开展HRM工作,以此降低HRM工作的难度,保证该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企业在大数据时代下应注意革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实施物质激励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工作人员的心理需求,合理应用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奖励,并为工作人员提供晋升途径,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引导工作人员将自身发展诉求与企业发展诉求进行结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HRM工作中,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人员之间存在的差异,分析员工的共性需求及个性化需求,以此为依据合理的确定培训方案,加强对员工的管理。
3.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创新大数据采集方式
在未来AI智能背景下,把科学技术与建筑企业相互融合贯通,创新数据采集方式。例如,为每个项目配备几个智能机器人,调入项目部的员工报到时就把个人基本信息录入到智能机器人的数据库中,并设置刷脸打卡模式。将智能机器人放到施工现场,一方面员工到现场后可以刷脸打卡,另一方面工作期间智能机器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现场巡视,采集员工在施工现场的工作表现和工作能力等相关数据,以及对现场施工安全进行监控,记录现场安全问题,通过联网,将数据实时传输到项目领导的手机中,方便项目领导对现场人员进行实时管理,降低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风险系数。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这种渗透式的应用方式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很大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信息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经典事例,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它既让企业的管理工作更加便利又让企业身处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因而企业积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大数据贯彻到其工作当中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在未来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还需要不断对人才流动性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避免企业因大数据的应用而无法保留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歆.浅谈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1(8):43-44+110.
[2]朱谈莞.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外企业文化,2021(6):59-61.
[3]叶蔚萍.关于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思考[J].智库时代,2019(39):29,31.
[4]梁纯志.浅谈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变革[J].纳税,2019,13(28):286.
[5]和云,安星,薛竞.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4(63):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