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森林资源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林业种植中有害生物呈高发频发态势,严重威胁了树木的正常生长,从而影响了林业产业的发展。因此,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势在必行,应该采用更加经济有效的手段,不断提高防治水平,减小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增强大自然的“免疫力”,进而为树木的正常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林业种植中有害生物灾害的现状
在林业种植中,有害生物是自然灾害中的一种,不但会危害树木的正常生长,而且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产生严重的生态危害,世界各国都深受其害,主要有以下五点原因:一是,人工树林大量建设;二是,外来物种入侵;三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四是,保护意识缺乏;五是,滥用化学药剂。我国是林业有害生物高发国家之一,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有害生物种类繁多;二是,传播危害连年递增;三是,入侵形势日益严峻;四是,损失严重。
2林业种植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起步也比较晚,直到1989年我国才颁布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林业有害生物法律法规《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目前,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的总体方针为“预防为主,综合预防”,总体原则为“谁经营,谁管理”。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是,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任重道远,目前仍然存在非常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七点:一是,防治工作机制不完善;二是,林区防护意识不足;三是,防治技术比较传统,效率低下,经验不足;四是,滥用化学农药,生态环保效益较差;五是,缺乏专业人才,人员综合素养较差;六是,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七是,监测环节不严格,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林业种植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建议和措施
3.1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
为确保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对现有的工作机制进行优化和完善,使防治工作有章可循,主要有以下五种措施:一是,严格落实生产责任制,厘清权责界限,实现人人皆有权、出事必追责,防止出现事后相互推诿的现象,使防治工作有据可查;二是,积极构建和发展社会化防治组织或机构,逐步优化和完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机制;三是,林业相关部门要对防治工作给予一定的支持,及时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重视相关人员的管理以及培训工作,制定科学规范的技术规程;四是,林业有害生物具有蔓延面积广、发展速度快等特点,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治流程,提高应急能力;五是,合理分配资源,防止出现资源浪费、配置不合理等现象。
3.2加大资金投入
资金问题是决定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成败的关键,因此,为解决资金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措施:一是,不断拓宽防治资金筹措的渠道,采用“经营防治一体化”的方式,让相关企事业单位积极筹措资金,而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政府机关的拨款,使政府拨款变为辅助性资金,降低他们的依赖程度;二是,意识到防治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不断增加资金投入,特别是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根据“早发现、早治疗”的方针,增加防御减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三是,加强林业相关部门的概预算工作,划拨防治工作的专项款,务必做到专款专用,从而确保防治工作能够有效推进。
3.3采用科学有效的防治手段
传统的防治方法基本都是使用化学农药,虽然这种方法具有效率高、费用低等优点,但是久而久之,不但会造成严重的污染环境,而且还会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增大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因此,应该采用科学有效的防治手段,主要有以下四种措施:一是,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多种技术进行综合防治,如物理防治法、生物防治法、化学防治法等,最大限度地提高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二是,积极培育和推广优良树种,优化树种结构,采用多元化的种植方案,倡导种植混交林,增强生物多样性;三是,确定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深入研究它们的生长和分布规律,及时调整防治重点,尽力减小它们的危害性;四是,引进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重视他们的薪资待遇、学习培训、上升渠道等问题,优化队伍结构,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3.4严防生物入侵
除了做好国内防治工作,还应重视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问题,严防这些生物的入侵,主要有以下四种措施:一是,在过境检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检查工作,在入境之后,相关部门仍然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复核复检,做到万无一失;二是,在交通运输的重点路口或路段增设检疫检查站,加强外来物种的检疫检查工作,降低带疫传播的风险;三是,加强林业植物的合格证明的检查工作,只有出具检验检疫证明的树种才能种植和繁育,尽可能地防止种植有害树种;四是,充分利用手机、电视、网络等信息技术,加大对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能够了解这些生物的危害性,增强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5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工作
监测预警工作能够为制定预防措施、技术引进以及技术研发等提供一定的指导。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工作,可以采取以下五种措施:一是,建立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站,构建立体监测系统和平台,将监测预警纳入日常工作范畴;二是,建立灾情公众报告平台,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其中,及时收集有害生物灾情信息;三是,采用更加先进的仪器设备,做好防治档案的管理工作,确保各种资料、数据的齐全与完整;四是,不断优化和完善林业有害生物信息的采集和报告制度,构建相应的数据库,及时发布与灾情有关的预报预警信息,提高监测预警的质量,从而降低灾害损失;五是,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的普查以及各种专项调查工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之一,对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调节作用。如今,我国林业有害生物日益频发,形势严峻,严重影响林业建设与法治,危害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及相关从业者必须加强林业种植中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不断提高防治的质量和效率,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扩散蔓延态势。促进林业部门的有序发展,为生态环境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分析与探讨了林业种植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鲜红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种子科技,2020,38(12):88+90.
[2]王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种子科技,2020,38(11):107+110.
[3]王兰梅.探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农家参谋,2020,(13):137.
[4]张贵军.生态视域下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研究[J].绿色科技,2020,(01):139-140.
[5]于晓娇,林翠娟.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6):170-171.
[6]王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现状及措施[J].现代园艺,2019,(2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