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新技术及运用分析
孙磊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孙磊,.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新技术及运用分析[J]. 林业研究,2023.10. DOI:10.12721/ccn.2023.157318.
摘要: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新技术的有效运用有利于帮助林业人员更好地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的破坏,进而在提高林业收益的同时,也加强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引导林业人员充分掌握并运用新技术,以此促进林业产业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新技术运用
DOI:10.12721/ccn.2023.157318
基金资助:

引言

有害生物繁殖能力普遍更强,蔓延速度非常快,在一定范围内难以控制,特别是短期内

无法根治,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根据环境的改变来调节其后代的遗传特性,从而形成了一场拉锯战。本文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新技术及运用进行了探讨。

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雷达技术的运用

雷达技术包括RS、GPS等,对无线电波信号进行分析,能够判断物体的所在方位。在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森林中的有害生物进行感应,并对存在的微生物进行扫描,将扫描到的数据信息传输到专门的系统平台上。工作人员在计算机上查看扫描数据,根据数据信息进行判断,掌握林地区域范围内害虫的活动轨迹,准确定位害虫的所在位置,还能够分析害虫在不同时间的活动情况,确定虫害的规模和虫害的严重程度,在雷达技术的帮助下,林场管理人员能够快速发现虫害信息,根据虫害的具体情况制定防范措施,及时消灭害虫,避免害虫危害林木的健康。通过雷达技术来检测林业有害生物较为便捷,能够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发挥作用,将虫害带来的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通常,林场的范围较大,林场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很容易忽略某个区域,而雷达技术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可以利用雷达技术设计病虫害监测系统,引入先进的监测设备和软硬件系统,保证监测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快速找出林场中所有区域的潜在危害。但是,雷达技术的作用有限,无法精确判断出生物的种类,需要进一步完善雷达技术和开发雷达技术,与其他先进的技术相互结合,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供更加多样化和精准化的服务。

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数字化技术的运用

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林业人员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对病虫害发生数据进行采集,及时将数据发送到系统中,在计算机系统中统一处理数据,将相关数据和信息发布到平台上,工作人员还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提供咨询服务,向有需要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信息。数字化技术具有高效性和准确性的特点,充分满足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要求,对林业人员更好地对有害生物侵害情况进行监控和防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外,由于现代科技发展迅速,数字化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较快,数字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还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数字化技术的研发和普及,完善林业的软硬件设施,并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同时,林业人员积极学习数字化技术的相关知识,并充分掌握数字化技术的运用能力,提高林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防治能力。

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转基因技术的运用

将某种生物的优质基因转移到其他生物体中,以这种方式改变生物体的基因,这就是转基因技术。相较于其他技术而言,该技术非常先进,将该技术运用在林业领域,能够彻底改变林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模式,不用再通过喷洒的方式防治害虫,避免林场的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对林场中的益虫进行保护,减少对林业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例如,将转基因技术运用在昆虫生物中,提取昆虫体内的信息素,信息素是一种化学分子语言,昆虫之间通过这种语言表达行为,当昆虫聚集在一起,或者处于一种警戒的状态时,会形成不同的信息素。性信息素主要用于吸引异性昆虫,这种化合物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内传播,科研人员对性信息素进行了运用,制造出了性诱剂,将其放置在释放器内,在林地的特定区域放出性诱剂,能够有效吸引害虫,以一种生态高效的方式将其诱杀,诱杀的过程中不会影响林木,对林业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但现阶段,我国转基因技术发展还不够成熟,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同时,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也需要花费很高的成本,公众认可度普遍较低。

4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生物防治技术的运用

与化学农药防治方式相比,生物防治的方法更加生态和环保,运用该技术进行防治时,需要考虑林木的种类和病虫害的类型,根据病虫害发生的规律提前进行预防,引入害虫的天敌和益虫,如瓢虫等生物,这种方法就是以虫治虫的方法。还有一种方法是以菌治虫,在林场中引入微生物,如苏云金杆菌等,当害虫感染病毒后,就会减弱自身的破坏性,大量死亡。生物防治技术较其他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的成本较低、效果较好,同时可以节省农药,减少对林业环境的损害。林业人员可以利用遥感技术、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全面监测林业中的有害生物类别,并结合林业的实际生物多样性情况,针对性地选择天敌生物对林业病虫害进行治理。例如,针对林业中的松毛虫危害,林业人员可以引进松毛虫的天敌生物,即寄生蜂,来进行治理。此外,还可以选择引进一些森林益鸟,例如对于松毛虫、棉铃虫、金针虫、金龟子等有害昆虫,可以引进灰喜鹊;对于白蚁、蝽象等有害昆虫,可以引进灰卷尾;对于天牛幼虫等可以引进大斑啄木鸟等。在具体引进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新建鸟巢等方式吸引益鸟在林区安营扎寨。此外,以菌治虫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例如通过白僵菌来治理马尾虫、毛虫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林业人员在采用微生物来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性,需要全面考察林地环境,因地制宜。

5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物理防治技术的运用

从物理的层面进行预防和治理,对林场的环境进行控制,引入工具,消除害虫。可以改变局部的光热环境,也可以调整林场局部区域的温湿度,还可以利用声波等方式进行防治,管理人员可以采用人工捕杀害虫的方法,虽然会耗费较多的劳动力,且病虫害防治效率非常低,也不易根除,但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较低,在林业有害生物病虫害较轻或尚无更好防治办法的情况下可以作为急救措施,先对虫害进行控制,商讨出更加科学的处理措施后,再改换其他的防治方式。例如,要想有效预防和治理松材线虫病,林业人员可以通过修剪残病枝的方式将林木病害部位清理掉,同时,也应将有枯萎状况或病害侵袭趋势的枝条一并进行彻底清理,进而降低树木受病虫害侵袭的密度,保证树木生长具有足够的养分。此外,随着近代物理防治技术的发展,很多林业管理者会在林场中安装黑光灯或其他工具,这种工具能够发出电光,光线的波长大约为365nm,能够有效吸引害虫并将其消灭,如果在林地中安装一盏20W黑光灯,就可以将林地50亩范围内的害虫吸引过来,快速诱杀大量害虫,部分工作人员还会使用高压电网灭虫器,利用各种先进的工具进行防治。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有害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较为严重,且传统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当下林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林业人员积极探索有害生物防治新技术,并加以充分运用,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关键。本文探讨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新技术及运用,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刚.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20,(35):33-34.

[2]赵荣荣.浅谈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20,38(12):92+94.

[3]朱彦辉.浅议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运用[J].现代园艺,2020,43(10):51-52.

[4]于晓娇,林翠娟.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6):170-171.

[5]朱玲.浅谈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研究,2019,(12):78-7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