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壤问题日益严重,不利于土壤的正常利用。近年来,我国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土壤污染的研究工作。数据显示,目前土壤中重金属的超标率较高,尤其是汞、砷等重金属的含量,镉的含量也比较高。技术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分析其在土壤中的各种类型,从而制定出有效治理土壤中重金属的方案,保证重金属污染得到更好的治理。土壤中的重金属种类繁多,其对土壤的影响很大。一旦积累量大了,就会导致土壤的空间特征发生很大的变化。做好土壤重金属含量实时监测,动态分析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污染变化,确保土壤重金属污染得到合理解决。
1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
环保部门采样的土壤监测数据显示,30万公顷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中其重金属超标率超过12%。目前,中国总耕地的16%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威胁。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呈现局部分布;中部地区环境污染相对严重,东部和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相对较弱。原因是中部地区有丰富的煤炭和矿产。其次,污染物主要是无机化学元素(铜、铅、镍、镉、锌、铬、砷、汞);其中镉的超标率最高。但是污染物有地区差异。比如华南地区的污染物主要是汞和砷;比如东北的大连、辽宁等老工业基地区,铬、砷、汞等重金属污染严重。中西部地区,如云南,深受砷、铅、镉等金属的影响。
2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方法
2.1生物修复
生物修复的原理主要是指借助生物的某些习性,对重金属污染进行有效的抑制和改善。比如蚯蚓可以为土壤自净能力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在处理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方面也有明显的作用。如果土壤污染指数较高,改种林木、纤维作物等非食用植物也是有效方法。其中,铁线蕨在吸收重金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土壤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能力,还可以吸收镉。通过多年种植,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的镉含量。
2.2 化学修复
在这方面,可以加强土壤改良剂和抑制剂的使用,改变相关的理化性质,如电导率、PH值等。从而充分发挥土壤中重金属的氧化及还原和沉淀的作用。例如,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可以帮助提高PH值,为镉、锌等氢氧化物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有效控制其在土壤中的浓度,防止对植物正常生长的过度伤害。
2.3 生态修复
通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作用,将土壤中的重金属转化为安全物质的方式。(1)植物修复:是指利用自然界存在的或人工培育的、能够积累重金属的植物来修复土壤。(2)微生物修复:利用土壤中的一些细菌,如凝胶细菌、蓝藻、硫酸盐还原菌和一些藻类来吸收和分解重金属。
3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对策分析
3.1科学使用化学肥料与农药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有效地预防病虫害,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但是化肥和农药中有重金属,很容易导致土壤污染。一旦施肥过多,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破坏,甚至破坏土壤的营养结构,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严重危害。对此,相关部门应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根据作物的生长的实际需求以及土壤中元素的含量,合理控制化肥的使用,避免土壤污染的隐患。
3.2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应用
目前,国内外土壤修复方法主要有电分离法、化学氧化法、生物堆法、表土法、热处理修复技术、土壤置换法和土壤翻耕法。其中,热处理修复技术主要应用于汞、砷等易挥发的金属污染物,也可以根据金属元素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回收利用。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成本比较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处理一些挥发性金属时,可以对被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或者更换被污染的土壤,用新的土壤填充,这是一种非常传统且高效的修复方法。这种将污染部位和废弃污染土壤进行转移和混合的方式,只能减少目前的重金属污染,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修复问题。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人类的危害非常大,其来源非常复杂,后期的危害更为严重。应从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入手,严格控制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加快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全面加强监管执法。
3.3发挥政府作用,加大环境监管治理力度
土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人们的生活质量就会下降,生存环境也会受到严重破坏。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政府有关部门应做好土壤污染的监管工作,提高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效果。政府部门要制定环境治理和修复的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保证环境污染监管的顺利进行。做好工农业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提高土壤重金属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应重视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的选择,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政府部门可以制定专门的执法检查标准,定期开展专项检查活动,确保更好地保护土壤。专项执法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仓储设备和污染治理设施的维护,以提高环境管理的整体效率。目前,大多数管理部门对土壤污染的检测和管理不够重视,没有根据区域环境特点制定全面合理的环境准入制度,导致污水管理和控制难以进行。基于此,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做好区域环境治理,减少土壤污染对耕地的影响。根据土壤污染的不同,制定有针对性的土壤污染控制方案。对于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可以通过非粮食作物修复或农业调控来解决。必要时可采用化学修复来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从而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与研究机构的联系,积极参与土壤结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壤修复方案。加大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研究的投入,制定合理的投入方案,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3.4防止重金属污染发生
污染预防在任何污染预防和控制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然,对于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应该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如何避免工厂重金属排放,减少加工工艺中重金属残留的产生是防止污染的关键。对此,政府应大力加强环境监测系统和污水管理,严肃处理工厂重金属超标排放问题。同时,相关研究部门也应尽快研究重金属回收工艺。
3.5加强公众参与和监督
推动公众监督重企排污和生产,积极引入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积极引导环保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做好重金属污染防治和环境质量的宣传教育,进行科普,提高人们对重金属污染严重性及其对环境危害的认识。同时,做好绿色消费宣传教育,引入绿色消费理念和营销管理模式,促进农村社区绿色消费理念的树立,有效减少重金属废弃物的形成。
结束语
在农业领域,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造成重大危害,因此加强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十分重要。其中,相关部门要分析农田重金属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制定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不断提高土壤修复和改良水平。同时,由于农业生产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农业技术研究者应深入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因,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1]陈云进,李振宇,杨树平,张宇,王红梅,王华. 云南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对策初步研究[C]//.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2017:368-373.
[2]吴丹. 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方法与对策[C]//.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2013:169-172.
[3]郭勇,童艳君.我国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8):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