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土壤的状况,并能及时地发现土壤中的异常情况,并针对其上的生物特征,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另外,土壤的监测可以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大类,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的监测技术也变得越来越灵活,能够对各种污染物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控制土壤污染的目的。本文对土壤环境污染及监测技术发展进行了探讨。
1土壤环境污染的类型
1.1化学污染分析
化学污染是造成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重要因素,是指在化工企业生产中,由于污水和废弃物的随意排放,会引起某些化学物质的渗入,引起土壤的各种化学反应,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化学污染可分为两大类:无机污染和有机污染。首先是无机污染,包括酸雨、工业废水、汽车尾气等,这些污染物中含有汞、铅等重金属,会以氧化物和硫化物的形式存在,造成严重的后果。而所谓的“有机污染”,就是农药、化肥等在土壤中的应用,会产生某种化学反应,在土壤中积累,从而导致环境的污染。
1.2物理污染分析
所谓的“物理污染”,是指工业矿山开采,建筑施工,以及城市生活垃圾的聚集,都会对土壤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土壤中,污染物通常不会因化学变化而溶解,而是以固态形式存在于土壤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风化等问题。
1.3生物污染分析
生物污染是指病毒、细菌等有害生物通过水、废物等进入土壤,引起环境污染。生物污染是一种很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也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并且大量繁殖,在短期内会产生大规模的扩散,并且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很难控制。
1.4放射性污染物分析
放射性污染是近几年我国新出现的一种污染类型,由于人类活动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其中以核工业和核试验为主,对人类和土壤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放射性污染会导致土壤的物理和化学作用,从而导致土壤的性质发生巨大的变化,并且会通过土壤传递影响到人体的功能,从而导致人体的血液和其他方面的变化,这一点值得关注。
2土壤环境污染监测在应用中的主要技术
2.1遥感技术的应用
该技术是近几年来在土壤环境污染监测中应用的一种新技术,利用电磁波进行信号采集、处理,从而实现对地表环境的检测与识别。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壤环境污染的监测,能实现对地形、地表环境变化的实时响应,并能达到较高的实时性。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土壤中的生物特性,使其产生不同的电磁波,使其产生不同的信号,并利用光谱来判定与其有关的对象,进而确定不同时期土壤环境的变化。在遥感技术中,也可以利用红外波段来检测污染。遥感技术由遥感器、监控平台、信息传送等组成,利用遥感器进行拍摄、扫描等功能,并对影像进行处理,分析地表特征,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精确的数据。遥感技术在应用上有多种方法,如:可见光、红外、X射线等,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条件进行选择。在实际应用中,不仅可以检测到更大的区域,还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并且不会受到时空条件的限制。
2.2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综合的空间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备,对地理区域内的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和运算,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将地理信息系统与土壤环境污染监测技术相结合,能够加强对土壤背景的调查和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在监测技术中具有数据管理的作用,能够对土地区域的有关数据进行精确的统计,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并对其进行动态的预测,从而为今后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能够从对象中抽取出信息,利用网格方法将其综合起来,并以人机互动的形式进行数据模型化。在实际应用中,它可以与其他的软件工具相结合,使模块化的工具更加完善。
2.3水平定向钻进技术的应用
水平定向钻井技术是指在不挖掘地表条件下,采用布点取样的方法获取土壤样品的工艺。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存在着一定的随机性,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将监控范围进行分区,按网格形式将其分成多种类型,再进行系统的随机选择,在布点上,工作人员要留意样品的能力,并针对所监测的项目进行详细的说明,从而达到区域和环境的要求。与其他技术相比,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可以不对地表的土壤产生任何的影响,也不会破坏植物和人类的活动,同时也能在钻井期间收集到有关的数据,从而避免了对管道的干扰,并且在监控的时候更具弹性。
2.4生物监测技术的应用
生物监测技术是利用生物个体、群落在一定时期内的动态变化来反映目前区域的土壤环境状况。生物监测技术是一种比较灵敏的方法,可以从生物学的观点来分析问题。事实上,某些土壤中的某些生物,其对污染物的响应是不同的,从而直接反应了其表面的污染性质。然而,生物监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而且其种类繁多,因此在选择时要从整体上考虑。目前,生物监测技术已广泛用于土壤环境污染的监测,可依据不同的地理位置,选取适宜的植物和动物,开展大量的调查,以提高监测的精度。生物监测技术能够不断地提高监测能力,并在指标分析方面取得进展。
2.5化学、物理学技术的应用
化学物理技术是一种基于化学、物理等学科理论发展起来的监测技术,在实际中有着重要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高分子有机化学、物理材料学等领域的迅速发展,化学、物理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土壤环境监测。目前,在土壤监测中,常用的化学和物理技术有激光熔蚀法、氢化物发生法、离子色谱法等;通过强化化学和物理方法的运用,可以对土壤中的元素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从而使监测的结果更加科学和可靠。另外,针对当前土壤有机物的监测,常用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均有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3发展方向及发展对策
3.1重视有机污染物监测
有机污染物是土壤环境质量监控中一个重点,一旦发生有机污染,将会对当地的土壤生态造成严重的影响。而造成土壤有机污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农药的滥用,不仅会对作物的产量造成一定的危害,而且还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在今后的土壤环境监测中,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土壤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力度,并将各种土壤监测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对基础性有机物、阳离子性有机物的科学监测,以实现对土壤有机污染的控制。
3.2增强现场快速分析技术应用
在实际的土壤监测中,现场快速分析技术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今后的发展阶段,还需进一步推广。由于它具有监测速度快、准确度高、易于操作等优点,因此,监测人员应加强对现场快速分析技术的认识,掌握使用要点,对土壤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以便更好地了解污染的来源和现场污染状况。另外,随着这项技术的推广,有关的检测和分析设备也要进行优化和升级,主要是向着简单、复合型方向转化。同时,为了便于更好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监测任务,达到实际监测的要求,要不断提高土壤监测仪器的性能。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土壤环境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加强对土壤环境污染研究,不断完善和落实检测技术,在土地应用中实现生态环境、生存状况及合理生产相协调的和谐土壤环境。本文探讨了土壤环境污染及监测技术发展。本文探讨了土壤环境污染及监测技术发展,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嵇华.土壤环境污染监测技术的应用发展现状[J].化工管理,2021,(15):165-166.
[2]邢雨哲.土壤环境污染及监测技术现状分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03):79-81.
[3]徐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1):83-84.
[4]李烨.浅析土壤环境污染监测技术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8):52.
[5]任崇才.土壤污染现状与监测方法概述[J].冶金管理,2020,(15):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