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技术是新型模拟决策技术,可以在研究实际决策问题前通过建立问题同态模型并进行动态运行实验,从实验结果分析最优的决策。将其应用在护理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可以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解决很多具有危险性和容易发生护患纠纷、导致患者受到严重损害才能决策的实际护理问题,简化了教学流程。同时,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实现图文、视听一体化,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有助于培养自主创新型综合人才,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
一、护理专业机能学实验教学的概念
护理专业机能学实验教学是整合了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和人体生理学三门课程实验部分,以疾病、健康规律的探索作为内容,为提高学生实践应用技能而开展的一项教学内容。由于药理学、病理生理学、人体生理学的理论内容较为抽象、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枯燥、难以理解,因此开展机能学实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但是,从传统实验教学方式所获得的教学效果来看,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失败率较高,而且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实践机会不均等、课程时间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更新,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微课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应用于护理专业机能学实验教学,其应用效果成为医学教育领域探讨的对象。
二、护理专业进行机能学实验的重要性
护理专业学生需要进行机能学实验操作,这部分知识点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教学时将各部分知识联系起来,知识点相互渗透与融合,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实践操作的能力,落实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提升生理学教学质量。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其操作过程需要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书写实验报告数据时要求学生详细分析、总结实验数据,因此能够培养学生养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夯实后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基础。机能学实验操作要求教师熟练设计实验并合理使用仪器,并提供各类相应的信息,预见到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学生提前准备预案,这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与提升教学质量,在实践过程中锻炼与提升教学能力,实现“教学相长”。
三、当护理专业机能学实验教学融入微课与翻转课堂
研究人员选取护理专业的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采集两组护理学生的一般资料数据予以统计学分析,两组护理学生在年龄分布及性别比例等一般资料对比中,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教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方法遵循的一般原则就是从理论延展到实践当中去,在进行实验教学时,首先由教师向学生讲明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方法,阐明相关注意事项、观察项目等,然后再由教师动手进行实验演示,学生观看。最后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解答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此种教学方法受到实验操作难度、实验材料成本、实验时间等因素影响,使得学生护理能力的提升缓慢。
四、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微课结合
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效果采用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微课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需要综合学生实验成功率、学生实验操作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对是否提高学习效率、是否能够掌握实验要点、是否有利于巩固理论知识、是否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否能够增强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能够提高实验技能、能否调动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的积极性、是否有效提升了课堂实验效率等进行考量。无论是机能学实验内容中的软件操作还是动物操作,学生都比较陌生,仅仅通过文字叙述和教师次数不多的演示很难实现有效的实验效果。而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和微课的方式,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感官性认识,使学生能够完成生理学实验的整个过程,摆脱实验课堂自身的时空局限,激发学生实验的自主性。借助虚拟实验系统等工具,能够仿真出实验过程,进行传统实验室所无法完成的实验,并可反复操作,减少传统实验所不能规避的条件等。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可以实现学生线上线下的混合学习,促进知识的内化和翻转,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本文数据显示:研究组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综合能力高于对照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以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学生。由此可见,借助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学生的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均能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他们对机能学的教学内容掌握得更加牢固。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教学在护理专业机能学实验中,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效果评价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由教师提前将要进行的实验课程录制好相关的操作讲解视频,一般在实验前一周将所录制的微课视频上传到学校校园网,与之同时上传的还有实验课程的电子教案、课件等资源,以供学生在课前随时学习,并可以与学生进行线上的交流。一般每堂实验课会选取一名学生进行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的讲解,这部分内容会持续10分钟左右。然后进行实验操作环节,由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当遇到问题时,学生可以选择教师进行指导,也可以查看虚拟实验系统上的视频,或者查看微课视频。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微课结合翻转课堂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均有十分显著的提高,对教学方法的评价以及满意度也有显著增加。
1、实验教学考核成绩: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其中包括护理学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技巧,护理学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考核使用试卷考试方式,考查学生静脉输液、导尿术、鼻饲法、吸痰法、心肺复苏等护理操作基本知识,平均分87分。实践操作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由教师和同学互评,平均分88分。这两项比没有使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时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2、教学效果评价:采用问卷调查表调查学生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普遍满意度很高
3、教学满意度:统计数据表明,使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学生的满意度为98.00%。
现如今,我国医疗事业发展十分迅速,无论是在疾病治疗,还是在临床护理上,都取得很大的进步,尤其是临床护理服务,护理内容更加丰富、护理手段更加新颖,提高了整体的护理效果与水平,满足了不同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需求,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另外,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对于临床护理的要求也逐渐增多,加大了临床护理的难度,需要在校教学的过程中强化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联系,以此提高实验教学实效性,培养出高素养、创新型的综合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青.虚拟仿真技术在中医辩证施护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2):108.
[2]林瑞晗.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20(6):131-133.
[3]柳奕奕.护理学虚拟仿真实验建设现状及发展模式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9(4):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