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造林及抚育技术的应用
郭兴隆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郭兴隆,. 林业造林及抚育技术的应用[J]. 林业研究,2024.1. DOI:10.12721/ccn.2024.157345.
摘要: 林业作为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并且具备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环保意识。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对造林技术与抚育技术有着比较高的要求。通过造林与抚育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减少外界因素对林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全面提高在林业造林工作的开展效果,推动我国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就林业造林与抚育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林业造林;抚育技术;应用
DOI:10.12721/ccn.2024.157345
基金资助:

在林业生产过程中,通过造林技术与抚育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为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全面提升林业生产效果。因此我国林区部门还要基于林区的自然环境与土壤条件,合理选择造林技术与抚育技术手段,合理配置林业资源,让林业资源能够得到高效利用,提高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1 林业生产中造林技术应用要点

1.1 科学整地

在林业生产过程中,整地工作也是造林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整地效果直接关系到后续林业苗木的生长效果。在造林整理期间,要结合林区的实际情况,通过机械设备辅助等方式,进行杂草与灌木的清理,让区域内的土壤条件能够满足相应的造林需求。在造林区域如果面积比较大,而且杂草繁茂无法进行机械除草时,可以通过化学药剂喷洒的方式进行除草处理,对杂草与灌木进行杀灭,随后通过统一处理的方式,为造林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在整地操作时,要根据造林地域的特点进行整地方式的选择。在地势比较平坦的情况下选择全面整地的方式,对林地区域直接翻垦。如果造林区域内的丘陵比较多,在整地时需要采取局部整地的方式,保障造林效果。

1.2 确定造林结构

在林业造林中,相关部门要根据区域内的气候情况与土壤性质情况,合理确定造林结构,对树木种类与培养方向进行明确。在造林种植过程中,要对树木的品种进行合理选择,还要做好树木密度的控制工作。目前在林业发展中,为了保障林区的生态性,一般多是采用混交林种植技术。通过混交林种植的方式,可以提高林区的病虫害防治能力,对林区种植效益的提升也有着积极意义。在造林活动中要对树木的生长速度做好控制,对各种植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明确,保障混交林种植效果。此外苗木作为林业生产的重要资源,苗木质量会直接关系到后续的造林效果。在林业生产中要做好林业苗木的合理选择,做好苗种的优质栽培工作,提高整体造林质量。在苗木栽植时要选择一些健壮的苗木,对于不成熟的苗木不得应用到后续造林活动中,避免对造林整体质量造成的影响。苗木栽植时间主要选择在春季比较温暖的气候,在栽种之后要及时进行科学管理,提高苗木对于外界环境的整体适应能力,保障苗木的存活性。在栽种结束一段时间之后,林区管理人员要及时对死苗与损伤苗进行清除处理,保障苗木的生长密度,提高整体造林效果。

1.3 合理选择植树造林技术

在林业生产中,为了提高造林效果,除了做好基础性的造林工作之外,还要结合造林工作的开展需求,进行植树造林技术的合理选择,提高林业苗木的存活率。近年来随着我国林业行业的不断发展,植树造林技术类型也在不断增多。因此在林业造林期间,需要对各类造林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明确。目前在林业造林中,常见的造林技术包含有以下几种。

直播造林法。这一造林方法在应用中有着造价便宜以及造林效率高的应用优势,一般适用于一些土地比较平整区域内的造林工作。在直播造林方法应用中,主要是将种子直接播撒在土壤内进行造林作业,也不需要预先开展单独的育苗作业。但是在直播造林法应用期间,对造林区域的土壤质量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土壤内的含水量与肥力要足够,才能保障种子的萌芽。因此在直播造林法应用中,要对造林地区的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考虑,在土壤质量达到相应标准之后,才能应用该造林技术。

分殖造林技术。分殖造林技术主要是选择树木的根植部分,将其植入到土壤之中,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育苗处理。在分殖造林法应用之后,可以大幅度的缩短树种的育苗时间,还有助于幼苗的健康生长。就操作方法进行分析,分殖造林法有着应用比较简单与存活率比较高的应用优势。这一造林技术在应用中依旧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幼苗也会继承母树的优良基因与不良基因,在后续树木规模化成长时也会遭受到一定的限制。

植苗造林技术。植苗造林技术作为目前我国林业生产中的一种常见技术手段,该造林技术有着适应性强与对林地要求不高的应用优势,但是操作流程比较繁琐,在造林之前要先进行育苗处理。林区育苗现阶段采用的是容器育苗的方式,在育苗地区的选择时要尽量选择一些交通发达、与造林地比较近的地块,避免长距离运输对苗木造成的损伤。在育苗过程中要做好育苗播种与苗期处理工作,根据幼苗的播种需求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在出圃之前要进行练苗,在幼苗能够充分适应外界环境之后再进行苗木的移栽,保障苗木的存活率,获得良好的造林效果。

2 林业造林生产中的抚育技术

2.1 穴面覆盖技术

在苗木移栽之后,为了避免林区水分蒸发过快的情况发生,还可以通过穴面覆盖技术进行处理,通过杂草、石块与枯枝对穴面进行覆盖,或者通过覆盖塑料薄膜的方式,在对苗木起到良好增温效果基础上,对于土壤水分蒸发过快等问题进行解决。尤其是在一些气候比较干旱的地区进行造林时,就需要根据现场造林情况,采取穴面覆盖技术对水分蒸发的问题进行解决,保持土壤的墒情,为幼苗根系的发育提供保障。

2.2 水肥管理

在造林过程中,为了保障苗木的生长效果,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水肥挂你工作,为苗木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水肥条件。一般在春秋季造林工作技术之后,在降水量不充足的情况下,需要在造林之后浇一次透水,为幼苗的成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如果造林地的土壤蓄水能力比较强时,可以适当的减少林区灌溉的次数。在造林过程中,不同苗木在生长时对于水分的需求有着一定差异性,因此在水肥管理中,要根据苗木的种类合理进行浇水计划的制定。在林区施肥时,可以结合林区灌溉来进行,一般施肥时以腐熟农家肥与复合肥为主,施肥量要做好适中,促进苗木根系的健康发育,为幼苗的后续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病虫害防治

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其还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导致林区苗木死亡,对造林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林区抚育过程中,林区管理人员要将病虫害防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病虫害问题的发生,为苗木生长营造良好的条件。不同地方林区的病虫害发生类型不同,因此要结合区域内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目前病虫害防治中包含有生物防治技术与化学防治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造林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适当引入天敌或者人工诱杀等方式,获得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结束语

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合理应用造林技术与抚育技术手段,能够减少外界因素对苗木成长造成的不利影响,也是保障林业生产效果的重要方法。因此我国相关林业部门需要树立良好的林业生产理念,结合林区具体情况,合理应用造林技术与抚育技术手段,通过系统化与精细化的林区管理工作,提高林业生产的整体效率,保障林业生产水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昊.林业造林及抚育技术探讨[J].广东蚕业,2021,55(6):89-90.=

[2]陈晓岗.林业造林及抚育技术的应用[J].广东蚕业,2021,55(12):101-103.

[3]杨阳.林业生产中的造林抚育技术及管理措施分析[J].新农业,2023(9):45-46.

[4]张金山.林业造林及抚育技术的应用探讨[J].文渊(中学版),2021(10):1435-143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