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口腔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对于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口腔门诊接诊患者数量较大,且疾病类型较为复杂,因而护理工作繁重,护理人员高强度、高负荷工作时难以给予患者最佳护理服务,因此需要对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改革。本文展开对照研究,以我院治疗的100例口腔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在口腔门诊患者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的价值,现将研究内容作以下汇报。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之间我院口腔门诊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男性39例,女性11例,年龄在23~77岁之间,平均年龄(46.7±14.9)岁;实验组患者男性37例,女性13例,年龄在22~79岁之间,平均年龄(47.7±15.2)岁;对二组病患年龄、性别资料进行比较,差别不显著,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在口腔门诊治疗时也应用了常规护理干预,即:病症了解,治疗方法介绍,心理护理等。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了人性化护理模式,详情家下文:
1.2.1健康宣教
患者在口腔门诊治疗时,通过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一步了解患者对口腔疾病病因、症状表现、如何实施化疗计划、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等,并进行宣教,让病患对有疾病有关知识进行熟悉,并改善错误的认识,这样可在日常护理中,及时发现不适症状,并进行及时干预,实现治疗依从性的有效提升。
1.2.2心理护理
大部分状况下,因为大部分的口腔病症病人,会受情绪影响,使得病症治疗效果有异常情况产生,为此,护理者需要常同接受化疗口腔病患开展积极的交流及沟通,了解患者对疾病的看法和治疗效果,当患者处于负责任的情绪时,及时给予适当的护理,使患者能够保持平静的情绪并积极接受治疗。此外,也需要立足常规护理干预,积极引导病患家属,从而让他们能一起参与病患治疗中的心理护理干预,让病患建立自信心,可以有良好的情绪面对病痛,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2.3治疗后人性化护理干预
在接受口腔病症治疗后且出现消化道出血病症时,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临床跟踪观察,并关注患者口腔创口恢复情况与治疗后可能出现的感染或其他并发症问题,并且当患者治疗后出现疼痛时需要尽可能地去缓解其痛感。实验组主要采用了人性化护理干预,且其具体则主要是在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了更加细致的护理干预方式。可有效为口腔病症患者治疗期提供良好的护理保障,提高其对于口腔病症治疗相关知识地了解,并且使其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生活品质以及恢复速度均有所提升,实现对患者治疗期间的有效推动。具体包括了:
1.3评定标准
1)满意度: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主要分为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度越高的显示评分越高。之后对其中所涉及到的分数进行整理,得到最终评分。
2)治疗效果:对二组口腔病症治疗病患临床疗效情况进行观察。疗效评价标准:病症大部分消失或全部消失,疼痛感消失或轻度疼痛,没有充血或轻度充血。有效:创口消失一些但依旧存在小部分,疼痛减轻显著,充血好转,却依旧存在;无效:上面指标都没达到的。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算,计量数据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X2表示,P<0.05,代表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二组患者护理前后满意度评分
表1 对比二组病患护理前后治疗满意度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各项指标方面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P>0.05);护理后,对照组护理前、后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评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前后差异显著,差异含统计学含义(P<0.05)。
2.2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效果对比
表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效果比较
由表2可知,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后,治疗后17例无效,22例有效,11例显效,有76%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通过人性化护理后,0例无效,22例有效,28例显效,总有效率达到100%,比对照组优越很多,差异明显,有统计学含义(P<0.05)。
3讨论
门诊是医院接待患者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口腔科门诊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居民服务意识不断升高,因而对于口腔门诊护理人员的要求同样有所升高。在此情况下,常规护理模式已经难以良好满足患者需求,因此护理质量不佳,同时还可影响治疗效果及护患关系。
人性化护理模式为新型护理模式,该模式与现代护理的理念充分符合,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始终考虑护理质量。相较于常规护理,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更具有优质性、人性化和系统性,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诊疗、环境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满足患者生理及心理需求,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此外,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还可减轻负性情绪,对顺利、安全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对观察组采取了人性化护理模式,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健康宣教能够及时缓解患接受治疗的紧张、焦虑的情绪,树立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治疗过程中沟通能够提升患者术中配合度,使治疗能够顺利进行;治疗后的护理及人为关怀,告知患者治疗后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禁忌,使患者能早日恢复健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口腔门诊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可保证顺利治疗,临床可广泛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宋生琴,张文凤,刘玲玲.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9):132-133.
[2]王晓峰.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在口腔门诊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15):70+72.
[3]王辉.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2):13-14.
[4]刘凤.人性化服务护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探讨[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11(12):317-318.
[5]王晓峰.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在口腔门诊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15):70+72.
[6]丁成芬,杨军霞.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1):206.